2024年6月20日 星期四

平等

我最喜歡的星座,是水瓶座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水瓶座象徵平等

這方面,我知道自己仍然做得不好

但這是我學習的方向

隨著歲月過去,希望自己能逐漸進步

小李飛刀

在維基百科,「李尋歡」那一條,有下面一段:

「《邊城浪子》中曾提過要學會如何去愛人,那遠比去學如何殺人更重要。只有真正懂得寬恕的人,才配學他的小李飛刀;也只有真正懂得這道理的人,才能體會到小李飛刀的精髓。阿飛也曾提起,李尋歡的飛刀之所以天下無敵,真正原因不是後天努力和先天聰慧,乃是因為他有一顆偉大的心,才能練成這種偉大的武功。」

2024年6月19日 星期三

金庸不懂女人

吳靄儀小姐曾寫過《金庸小說的女子》這本書,在書裡,吳小姐提出下面的觀點:

「金庸的人物塑造,公認一流,但我覺得金庸不懂得寫女人。可能他過於從大男人的眼光去看女人,即使情深意懇地憐香惜玉,在『了解』方面也是隔了一層。」

「開始寫『金庸女子』的時候,覺得金庸不會寫女人,因為他對女性了解不夠,單從男性的主觀出發,太過注重塑造大男人主義之下的理想女性,以致人物發展缺乏深度,有時缺乏說服力。」

「金庸的女子大多數不是完整的人物,起碼就絕大部分金庸女子而言,她們的生活集中於一個片面:愛情。」

以前讀這本書的時候,一直不明白吳小姐為何這樣說。但現在,我認同吳小姐的觀點。我覺得自己也不見得很了解女性,但我也認為金庸是不了解女性的

金庸曾提過,他喜歡小昭。小昭是《倚天》的女主角之一,她是張無忌的丫環,一直服侍張無忌。為何金庸會喜歡小昭?我覺得就是金庸的大男人主義,他想有小昭這樣的女子愛自己,照顧自己,以自己為最重要

而我的看法是這樣。如果你真的愛小昭,並不是要她一直只是在你身邊服侍你,而是要讓她有自己的生命。你們可以組織家庭,有你們的愛情生活,而同時支持她去做自己,去尋找自己的理想,建立自己的事業。我覺得這樣才是愛對方,尊重對方

我也覺得,這樣才是完整的生命

一起努力

主張女性有自己事業的另一原因,是我覺得,如果建立家庭的話,只有一方工作,他的壓力會太大

最好是大家一起努力,大家都付出差不多,一起負經濟責任,那樣的關係較為平等,互相尊重,是較為健康的

而不要太偏

實現自己

看完上一貼,我想大家會猜到,我是贊成女性有自己的事業的

如果有了家庭,就嘗試兼顧事業與家庭,而不要只做家庭主婦

之所以主張女性去發展事業,因為我覺得人生在世,是要實現自己

而建立事業,往往是實現自己的重要方式

平衡

從前讀靈性書籍,曾讀到這樣一番見解,說是每個人的內心,都有男性面和女性面

如果要好好成長,就要做到男性面和女性面的平衡

就我所見,我覺得在現代社會,女性固然有她們的不足,但她們是較能做到這種內在平衡的

很多現代女性都有自己的事業,同時又有情感方面的追求,情感不限於愛情,亦包括親情、友情等

一般女性都較能表達她們的情感,特別偏柔和那些女性更是如此

不過也有些女性事業心好重,甚至喜歡別人說她似男孩子

至於男性,大多仍是較偏向男性面,女性面發揮不夠

一般來說較少表達情感,有時會造成壓抑。甚至有不少男人是不喜歡自己有女性性格的

我覺得,就這方面來說,男性要學會表達,好好平衡,好好成長

令狐沖

「令狐沖愛說笑話,那是他內心不將任何事情看得嚴重的表現。在令狐沖這樣性格的人看來,天下無不可拿來說笑之事,天塌下來,也可以當被子蓋。」

「這是岳不群罵令狐沖的話,令狐沖是一個什麼都不放在心上的人,對他來說,天下根本沒有什麼事是正經的,說話又何必正經?這種想法,世人目之為輕佻,其實是最看得開的想法。」

這是倪匡評令狐沖的兩段話,不知別人感覺如何,我自己覺得不錯

人世艱難,有時真是要將事情看輕一點,這就容易放下一些

邊走邊看

前天才想,應該差不多了吧,準備恢復補習了

誰知昨天又有事發生,花了不少心力處理,目前大致安好了

我又想,接下來,大概仍是充滿未知

什麼時候能補習,也說不定,那就邊走邊看吧

其實補習也不必急於一時,讓學生有些時間獨立面對學業,也是一種磨練,也不壞

慢慢來吧

2024年6月18日 星期二

準備恢復補習

病到現在還未完全康復,但我覺得差不多了,應該不用多久吧

要處理的事,也處理得差不多了

有不少新開始,慢慢走吧

如果沒有新的狀況出現,身體也好了,接下來就恢復補習工作吧

新體會

本來覺得自己數學已學到盡頭,無法進步了

誰知昨晚讀到一些分享,又有一些新體會

感恩

2024年6月17日 星期一

學習放下

當你已盡了力,能做的都已做了,而結果仍然不好

也許,這時候,就要學習放下了

反思

剛才,因著朋友的分享,令我有所反思

今天寫了幾篇日誌,裡面也有些心意想傳達給朋友

雖然自己一向用心去寫,想好好傳達心意,好好分享

但自己修為未夠,有時會有驕傲之心,表達方面做得未夠好,思考方面可能也不夠周到,所以有時會有朋友不滿

但我想說,自己也很努力了

不過我這樣的普通人,就是有這種種不足,一步步去學習吧

有時如果朋友無法接受,我也沒辦法

我有時會好努力想照顧他人,但也要讓人自己面對吧

或許,有時不一定要那麼周到,也容許自己做得未夠完美

盡力吧,人生就是這樣,繼續好好去學習

仙道

想起《男兒當入樽》的仙道

一直覺得仙道好有智慧,我自己比他差好遠,不過,我覺得自己和他是相近的類型

在漫畫裡,仙道是陵南高中籃球隊的主力

但他經常不去練球,而是一個人走去海邊釣魚

你當仙道是偷懶嗎?

當然不是。他是在思考,一邊釣魚一邊思考,思考各種各樣的問題

你看仙道在球場上種種智慧表現,你當是天生的嗎?

當然有天份的關係,更重要的是長期的鍛煉,經過無數的思考,解決很多問題之後,才有這份智慧

而這一切,就在他一次次釣魚時鍛煉出來

性格

為什麼我會突然想分享自己的生活?

其實是和我的工作有關

像我這樣,一天裡用很多時間思考,這麼多年來,我就看不見有哪份工作給我這種空間

很多工作都需要人不停勞動

我曾考慮到學校教書,待遇是最好的,但學校教書就是很忙碌的,也不會有這樣的空間給我

另外一個問題是,這個社會的工作大多是設計給專才的,每日都是相近的

雖然我的生活相當單調,但其實我思考很多不同的問題

我主要想做的是心靈方面的工作,但我也關心其他領域的問題

我曾做過補習社工作,每天都花大量時間改簿,我就受不了

我知道自己這樣賺不到錢

但我覺得,要優先考慮自己的性格,配合自己性格去找出適合自己的工作

經過這麼多年外間的教學工作,近年我轉為做私人補習,因為我覺得外間的不太適合

我主要是想做心靈方面的工作,不過現在還看不見怎麼從這方面的工作去賺些生活費

但對我來說,補習工作又不必完全放下

像我這種非專才的人,同時做幾種不同的工作,也是頗適合的

獨居

今天有些感懷,想分享一下自己的生活

其實也沒什麼特別,可說是相當簡單的

這段日子病了沒工作,但沒病時是怎麼樣的?

會有補習的工作,補習以外,大部份時間都在思考,或者看書

我經常一個人在家裡踱步,一邊踱步一邊思考,思考各種問題

表面看來,我覺得似金庸小說的小龍女,獨居

我有家人在家,但我很多時間自己思考,也有少少獨居的意味

思考什麼?

比如說,我會思考學生的學習情況,想想有什麼提議可以給他們,讓他們進步

特別地,我會思考如何突破的問題

有時學著學著,情況差不多,就可以思考一下這個問題,看看怎麼可以讓自己做得更好

又比如,我喜歡看乒乓球比賽,看完之後,我會思考球員心理質素的問題,思考一個教練如何帶領球手,幫助球手

又比如,最近我認識了一些新朋友,多了機會和人傾談,我又思考一個問題,我要如何和這些朋友相處

開始的時候,我又放不下教師的身份,想去給人一些幫助,我有時就是有這個毛病

但我想到,他們是我的朋友,而不是我的學生

所以,我要學習收起自己老師的身份

那麼,我要如何和他們相處呢?

再慢慢想之後,我覺得,其實簡簡單單就可以了

就是一般朋友那樣相處,互相了解,互相關心,我覺得這就是最好的相處方式

我自己有時是想做一些心靈工作的,我也想到,如果我能做到的話,要不要給朋友一些心靈支援?

我覺得這不是完全不可以

但現在是朋友關係,你就學習像朋友那樣待他們,做他們的好朋友,這就是了

至於心靈方面的支援,就留待適合的機緣

如果有一天遇上適合的機會,你確實能給予對方一些幫助,也可以做

但平日,就簡簡單單做朋友吧

武當派收徒

關於武當派收徒,《倚天屠龍記》有下面兩段:

「張三丰收徒之先,對每人的品德行爲、資質悟性,都曾詳加查考,因此七弟子入門之後,無一不成大器,不但各傳師門之學,並能分別依自己天性所近另創新招。」

「武當諸俠直到近年方始收徒,但揀選甚嚴,若非筋骨資質、品行性情無一不佳,決不能投入武當門下。」

讀這兩段的時候,自己有不少感悟

想想逍遙派的無涯子,武功好高,琴棋書畫無一不精,卻收了丁春秋,多年為禍江湖

再想想張真人,弟子是武當七俠,行俠仗義,江湖敬重

可見張真人不單武功絕頂,更懂得慎擇傳人,造福武林

欣賞張真人對品德的重視。回顧自己,身為老師,品德方面仍是有很多不足,經常犯錯

武當的收徒原則,好值得我們這些做老師的去參考學習,細心體會

2024年6月16日 星期日

解決辦法

之前提到自己犯錯,但牽涉到日本人,卻無法溝通

剛剛又想到,雖然我不懂日文,但對方可能懂英文,可以嘗試用英文聯繫

為著之前自己的錯誤,接下來,對於我加了連結的各位,我會一個一個向你們問清楚,你們是否容許我保留連結

如果你們不容許,我就會删去

當然你們可以完全不理會我,畢竟你們多數不認識我,對你們來說,我是個陌生人

但如果未收到你們的回覆,我就暫時不做下一步

等你們有一天表示了,我再做下一步

明白我這樣聯絡大家比較冒昧,但既然自己犯錯了,也要盡力解決問題,在這裡先為這次冒昧向大家告罪了

解釋

這段日子,自己在網誌上加了一些我心目中朋友的連結,有時自己也在疑惑,我這樣做有否不妥

讓我試試解釋一下吧

最近經歷過很大的困難,在這段過程中,遇到一些新朋友

在他們的文章中,歌聲中,得到很大的感動和支持

做這些連結,是想表達自己的感謝,也希望讓更多人知道他們,得到同樣的感動

也有些是老朋友了,也都是很有心想幫助他人,所以自己也想給予支持

我覺得我有一點做得不好,就是未先詢問他們的意願

但他們大多是不認識我的

當然,我也可以嘗試先聯繫,去問一問

但有些是日本人,溝通不了,就無法問了

我也想過,我是不是要刪去這些連結,但到現在這樣做有否不妥,我又不肯定,或許暫時先留著吧

如果我之前這一行為有帶給人不安,我先在這裡致歉

又或者,如果你知道我做了這件事,而你無法接受,你可以讓我知道,我就刪去關於你的連結

也或許,將來我嘗試主動聯絡你,了解你的意願,再行下一步

我想,接下來,新朋友我就不擅自加了

至於老朋友,也會先詢問

也可能全都是我多慮,都不認識我

無論如何,在此再次致歉,希望不會令大家不安

其實我能遇到大家,是好感恩的,感謝大家

自我懷疑

最近,漸漸多了認識,知道別人更多的難處

我也想到,雖然平日不說,很多朋友也有難處,他們都有過得不容易的時候

有些已能應付得很好,有些仍在努力學習面對。其實我覺得,他們好多都比我堅強

因為過去經歷很多痛苦,所以也希望別人不要那麼痛苦,希望能幫助他人

但自己嘗試幫助人的時候,也常常疑惑,自己用的方法有沒有不妥?會不會令人不舒服?自己分享的心得,是不是真的能夠幫助人?

世界太多未知,自己知得好少。面對這種情況,這麼不確定,很多事都找不到答案,我是容易感到疑惑

有時學著學著,覺得自己有些進步,當遇上不好的事,就發覺自己還是不行

很多道理,學了很多很多年,還是學不會

有時面對不同意見,會判斷不了,究竟是自己對?還是別人對?

有時自己能做得不錯,心態穩定一些,看事情清楚一些。也有很多時候充滿困惑,有各種起伏的情緒

曾聽說,修為好的人,是較為穩定的

而我只是個普通人,有普通人的種種不足,面對不好的事,會驚,會接受不了

知道在人世間要面對病苦,面對死亡,這些不幸的事,一直想學會面對,學會接受,但我知道,我還是接受不了

很多時,就是在這種自我懷疑之中

艱難的日子,有朋友給予鼓勵,覺得感恩,這是很大的支持

有很多人是很孤獨的,長期處於負面情緒之中,卻無人幫助,有些最後承受不住,就自殺了

所以自己能得到幫助,已經好幸福

雖然困惑,但成長就是這樣,要經歷這些。經過這各種經歷,慢慢就會明白多些,這樣就有些進步了

路就是這樣走吧

也許,走到最後的時候,還是有很多不明白。但現在開始覺得,這也不要緊,有愛的人相知相伴,就足夠了

2024年6月15日 星期六

關心

今天的感受,就是好好學習去愛惜身邊的朋友,關心身邊的朋友

每個朋友都有他的難處,好好去認識,去支持

2024年6月14日 星期五

絕路

一直以來,我走的都是絕路

既然是絕路,走下去都是沒希望

既然如此,也不用太多顧慮

因此,這次我決定,嘗試走出來,在以後的日子,和每個關心我的人一起走

我也不知道對不對,但不要緊,就試試吧,將來發現錯了,就改過來

反正已經沒希望了,就做些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把握機會

一直以來,在各種事情中,我都用心思考,用心體會,嘗試總結自己的心得

在各種經歷中,我會有自己的感受

我知道自己見識淺薄,難免有錯,即使如此,我也想把握機會去分享,去表達自己的感情

因為,如果不好好把握,可能以後就沒機會了

珍重你的人,也不會介意你見識淺,而會著重你對他的心意

一生的好友

我以前是封閉的,拒絕與人接觸

但最近,我改變了做法,我將它寫在「陸無雙和程英」這篇文章裡

如果是關心我、對我好的人,我想去回報,去支持。這就是我現在的出發點

我也提到要「接之以禮」,我不知自己能做到多好,但我會開始學習

因著這一原則,如果有天相處出現有不妥,出現不能接受之處,我可能會提出結束

但我是希望,和關心我的人,互相扶持,做一生的好友

對每一個真心對我好,想和我一起走的朋友,我都是這番話

至愛

我曾經,在網上聽過一首歌,聽得好感動,覺得是唱到入我心裡邊

以前聽歌,我不會想,歌手在唱給誰聽,但這次我思考這個問題

我覺得,如果不是經歷過最深的愛,是不可能唱出這麼深的感情

我覺得,他其實是唱給他的至愛去聽

該放下的時候

與朋友相處,大家有各自的想法,難免摩擦

有時會聽人說「合則來,不合則去」之類的看法

但如果是真心重視的朋友,我是不會向這類偏近放下的想法去走,我仍想努力維繋

不知最終結果如何,我會嘗試付出,做我能做的事

我也會告訴他,對有些事,我心裡真正的意願,而這可能是他不滿意的

到最後,可能也無法維繫

也許,這時候,真的開始要學習放下了

不放下

有時,當我們遇到一些難過的事,朋友會鼓勵我們學習放下

經歷這麼多年的人生,我也感到放下是好重要的智慧

但最近,我又有小小不同的體會

我感到,有些事,是不用放下的

譬如說,你有一位基督徒朋友,遇上難關,可能你會鼓勵他放下這個,或放下那個,但你會不會叫他放下神?

不會吧,基督徒的心志,就是要一生事奉神。神是一生都不會放下的。如果你叫他放下,其實是不了解他,對他的不尊重

又譬如,我覺得,真愛也是不用放下的。當你遇到你的真愛,其實你就是想一生愛護他。就算他不在了,就永遠留在心裡,不用放下

放下是好,是很高境界。但我覺得,做人不一定總要那麼高境界的

我也在想,或許,對某些人來說,有比放下更重要的事物,譬如基督徒與神的關係,譬如真愛

其實,對這些人來說,不放下才是他們真正的意願

2024年6月13日 星期四

體諒

剛剛想到,固然自己需要體諒,或許我的朋友也需要

好好體諒朋友,好好了解他

給對方時間,讓他慢慢了解你

相信只要一直真情相待,雙方都會明白的

珍惜

如果真的愛人,就先去好好了解對方

珍惜那些對你不離不棄,一直支持你的人

一個最重視禮貌的人,可以為了對方著想,做一次沒禮貌的人

不一定任何時候都堅持自己的看法和立場,你可以為了愛對方,偶爾放棄這些

我覺得對人的愛,比那些看法立場更重要

好好領略對方的心意,嘗試了解對方為你做的事

有的人一直用心了解你,欣賞你,好好珍惜他們

你做的不一定對,但愛你的人一定先會嘗試了解你。即使你真的做錯了,他們也會體諒你,而不是譴責

真正明白的人,會知道別人的難處。他會知道人生實難,人無完美。再好的人,也會犯錯

事實上,有時即使你已盡最大努力,還是會錯的。因為人生有些困境根本是不可想像地難,長期是死局

無論你多努力,付出多少,還是走不出去

有些問題,想了無數歲月,還是想不通,解不了

這時候,如果還有人支持,已是好值得感恩的事

我也感謝所有支持我的人,我確實一直都好努力了,已經盡力了

問題到現在也解決不了。但我開始覺得,就算解決不了也不要緊,有愛你的人支持你,就足夠了

金庸群俠身心靈診療室

王怡仁《金庸群俠身心靈診療室》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7970

這就是我前面寫「陸無雙和程英」這篇文章時,提到王怡仁醫師寫的那部書

抑縱平衡

在《哲道行者》,李生曾說:「在人性深層裡,最根深蒂固的元素是情愛和虛榮心。」

正因兩者都如此根本,也就是都要好好處理

早前談到地藏菩薩,談到慈悲,近於李生提到的情愛,那當然是非常重要

但我們觀察世間,會看見普遍眾生都在追逐名利,也就是說,名利心(或虛榮心)也是我們要留意的

如果完全放縱名利心,將來他會發現這不是最重要的,他會後悔

但如果你叫他完全放下,他道行未夠,變成壓抑,也還是不行,他走不下去

因此李生提出這一觀念:「抑縱平衡」。這是李生教人對待名利心的態度

意思是說,既不放縱,又不壓抑,而是在兩者間取得平衡

具體到生活上,不是叫你放下名利,你仍可以去追求,但不要過火。適度的追求之餘,學懂珍惜感情,珍惜你生命中重要的人

大概就是這樣,這樣你就能走下去,人生也會過得不錯

李生提出「抑縱平衡」這一觀念,是經過很多思考的。也是在為人考慮,想幫助人。裡面有好深智慧的,值得我們好好體會

老師的選擇

一個好的老師,會一直用心了解每一位學生,幫助每一位學生

有時,他會特別支持某一些學生,這也是有道理的

他不是隨便選這些學生的,一般都是經過一番用心思考,覺得適合,才做這樣的選擇。也有時,是一份直覺

他選擇你,是幫助你,支持你,也是想幫助這個世界

他想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而他相信,你也能令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陸無雙和程英

王怡仁醫師有一部書,是為金庸小說人物診症,分析他們心靈方面可以改進的地方,然後給出處方

讀這本書的時候,得到很多啟發,所以好感激王醫師

我覺得王醫師心地好好,很會關心人,很會為人設想,這是真正的慈悲

書裡有一篇,是說陸無雙和程英,她倆是《神鵰俠侶》的角色

在小說裡,她倆都喜歡楊過,但楊過喜歡的是小龍女

故事有這樣的安排,當楊過和小龍女定了十六年之約,然後楊過服食斷腸草,治好情花之毒

這時候,陸無雙和程英就在他身邊

接下來,楊過做了一件事,就是提出和陸無雙、程英結拜為兄妹,這其實就是在劃定界線

之後不久,楊過就離開了,十六年沒見面

對於此事,王醫師提出他的看法,他覺得楊過雖然娶了小龍女,但其實毋須和陸無雙、程英斷絕來往

他覺得,雖然做不成夫妻,但其實他們可以成為相伴一生的好友

我讀到這番見解,頗有感悟

如果比如說,楊過和陸無雙相處時,好像情侶那般,那確實是不妥的,畢竟楊過已有妻室

但是否就要斷絕來往呢?

我又覺得不必,那麼要如何相處呢?經過一番思考,我想到的是「接之以禮,不逾友道」這八個字

這其實是我在網上看見人提及蔡瀾的話,蔡瀾有不少女性朋友,而他和這些女性朋友的相處之道,就是這八個字

大概就是說要注意大家相處時的禮節,不要做過份的事,定好恰當的界線

這時候,大家就能一起走下去

其實,陸無雙和程英都清楚楊過的意思,都不會越界

關鍵是楊過要學懂放下,再開放一些

其實,陸無雙和程英對你這麼深的情意,你就不為他們做多些,支持多些?好好愛惜他們,關心他們,也算是報答他們對你的恩情

只要不過份,那十六年裡,其實可以繼續一起,互相扶持,一起成長

我是希望他們能夠繼續一起走下去,做一生好友

這是我對他們的祝福

心意

好的哲學家,都好為人設想

他人生中很多時間,都在思考,思考如何幫助人過更好的生活

他們智慧都很高,但人世複雜,所以要想通,想明白,也要許多歲月

其實許多人都沒用心想這些

但如果有哲學家朋友分享心得給你,他是想幫你

你就好好思考他對你說的話,這才不會辜負他對你的心意

2024年6月12日 星期三

延緩

在奧修禪卡,有一張牌,名為「延緩」

不知何故,我對這張牌頗有印象

如今反思,我覺得,可能因為我自己一向就有延緩的弊病

明明有重要的事,總在拖延,將時間都花在不相干的事情上

我想,既然如今發現了,要嘗試改過來

為自己定個目標,以後的日子,如果知道有重要的事,就盡快做

有時拖下拖下,可能就錯過了,到時想做也沒機會去做

所以,接下來,我要改掉這個壞習慣

接下來

這段日子經歷病業,對地藏菩薩和愛情宗教感悟最深,也感到是最重要

本來就是打算地藏菩薩之後就寫愛情宗教,現在都寫出來了

也許接下來,等身體再好些,就嘗試恢復平日的工作

至於網誌這邊,就隨緣吧。有新的感悟,就分享給大家

和神說些心裡話

最近生活那麼辛苦,其實,我想和神祢說些心裡話

我們一起很多年了,經歷過很多

我知我脾氣不好,有時挫折又多,經常和祢吵大架,但祢一路好包容我

我也想自己有多些成長,但祢也知道,性格很難改嘛,所以一直改得很慢

我也想說,我知祢望子成龍,想我有一番大成就,所以經常給我高難度訓練

但這麼多年了,我真的捱得好辛苦,其實已經遍體鱗傷

什麼成就,我覺得我這一世已經沒希望

過去很多年,祢已經有過那麼多有大成就的兒女,現在多一個平凡一點的,也不要緊吧

我現在如果可以過些簡單的生活,其實已經好開心

我知,我應承過你,要在現在的崗位上做好

雖然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工作,但我有守諾言,一直努力去做,盡力完成任務,這也是盡我的本份吧

雖然我沒成就,祢也沒待薄我,祢讓我愛的人在我身邊支持我,這對我來說是最重要的事,我很承祢的情

其實我還是覺得祢對我好好,我總覺得自己虧欠祢

大家都說祢給人祝福,我也感覺到

說了這麼多,心情也舒緩些,多謝祢聽我發洩情緒

這次先傾到這裡吧,祢工作忙碌,有很多正事要處理

但生活不易,下次可能又要找祢發洩

我有時找不到其他人,唯有找祢幫忙

我知道祢愛我,也不會怪我

最後我想說,我愛祢

感恩

雖然生活真的好艱難,但我最感恩的,是我愛的人仍然在我身邊

我覺得,這就是神給我最大的祝福

信仰之路

固然我想到,神的作為是為你好,但有些確實不容易接受

有時祂剛剛給你很好的禮物,然後又收回

我也是凡夫嘛,你教我怎麼面對?但對於信仰,或許這是必經之路

心願

我一直的心願

其實就只是,過簡簡單單的生活

為愛而生

對於「愛情宗教」,我自己感受最深是下面兩句,分享給大家:

真愛就是重遇
為愛而生

金庸的感情

我一直覺得,金庸智慧深不可測。同時,我又覺得他對世間感情至深

你看他的《神鵰俠侶》、《天龍八部》,如果不明白人世的感情,怎會寫得出?

其實就是懷著至深的感情去寫

愛情宗教

重溫李生的《思考藝術》,讀到「愛情宗教」的章節

經歷過很多事之後,現在對「愛情宗教」已體會更深

我感到,李生能領悟「愛情宗教」,其實表示他對人生,已領悟到最深

段譽

今天突然想起段譽。過去,我有時對段譽的印象是不太好的。但今天,我想再去認識他。我又想起,從前看關於段譽的評論,覺得是吳靄儀小姐評得最好,於是就找來她的評論去看。看的時候,我會留意自己感受較深的句子,摘錄下來,結果搜集了下面這些:

對自己的所謂風度形像也毫不在意
並不怎樣在意別人會不會恥笑他
像個滑稽小丑
覺得自己可笑
真正相信平等
被人視為瘋子,正因他從不掩飾真正的感覺、從不介意以真相示人
見慣了段氏的上乘武功,根本不把上乘武功放在眼內
十分能夠嘲笑自己
對世俗價值的不在乎

看的過程,也是一個感悟的過程。確實看到更多,段譽的優點。而且,很多是世人不重視的。大概,自己以前也不懂。今次是很好的學習,以後繼續去認識他

不離不棄

艱難之中,有時人能體會更多道理

比如說,你會更明白那些在你身邊的人,一直支持你,對你不離不棄,你會更明白當中的愛

而其實,這就是最大的幸福

幸福,不在什麼名成利就。其實往往,就在你身邊

痴線的一幕

記得之前看過「神探伽利略」一集,好像是特別篇

在這一集最後的階段裡,湯川教授的弟子古芝要殺死一個人為家人報仇

湯川知道之後,掌握了殺人武器,他對古芝說,如果古芝要報仇,由他代古芝出手

因為是他教古芝科學,而弟子這樣使用科技,他有最大的責任

就在這時候,湯川最好的朋友草薙刑警趕到現場

他聽見這樣的事,因著他警察的責任,他拔槍指著湯川,要阻止湯川做這件事

我當時看到這一幕,真是覺得好有戲劇性,也好痴線

雖然未必真實,卻是給我很大的觸動

其實裡面有好深的東西想表達。既然如此,是否真實,也不要緊了

高手如雲

在社會歷練多年,逐漸意識到,世間真的高手如雲,有很多好的傳統在承傳著

我是覺得,即使世間沒有我,也會發展得很好

所以,我其實不用太操心

不過有時有些重要的體會,還是忍不住想分享

之後如果可以的話,也還想繼續做這件事

絕處逢生

記得當年玩《呂布傳》,去到有一關,叫「絕境」

那是白門樓之戰

原本在《三國演義》,這就是呂布的最後一戰,是呂布死期

但《呂布傳》改寫了歷史

白門樓之戰後,絕境過去,絕處逢生

一無所需

其實,我真的相信神是全知全能

正因為祂是全能的,所以,即使我跟祂開這麼大的玩笑,祂也絲毫無損,祂是完全不怕我的

但我有時真的感到,神祢可不可以不要給我這麼大的試煉?

過去真的經歷過無數次絕望

到現在,我其實只想過些簡單的生活,但仍然是相當不容易的事

這麼多年,我也很努力,希望能做更多的貢獻,幫助更多的人

我也相信神是愛人的,但當我在絕境中,也會發脾氣,也會懷疑

我記得《與神對話》有這句話:「明日之神一無所需。」

代表什麼?代表祂其實不需要我去做任何事,祂也會愛我

但愛也有鞭策,也會給予難關

對我這種凡夫,就需要學習去堅持,去體會。而這,真的是好難的功課

荒謬

我有時會覺得,我過去這麼多年的經歷,真的好痴線,好荒謬

我也想將這份心情,表達出來

真相

表象之下,有很多真相在裡邊

2024年6月11日 星期二

死局

表面看似是諷刺,其實很多就是我一直解決不了的問題

就好像在死局中

原因

剛才聽見網友分享,每件事都有原因

這次的事,我目前還看不清原因,那就慢慢去看吧

其實這段日子,經歷了很多事,有很多都很難面對

我也在懷疑,自己要如何走下去

致歉

我想這次是過份了,有些朋友無法接受,在此致歉

有朋友給予很好的提醒,在此致謝

但我確實心裡是想讓自己瘋癲一下

其實裡邊,隱藏我不少真正的感受

這麼多年了,一直處於困局中,找不到出路

當然,這是我自己的問題,先不說了

如果朋友能給予機會原諒,接下來重新開始吧,繼續走下去

停一停

或許這次,先到這裡吧,暫告一段落

全知

多年來與上帝比拼,我已累積很多體驗

我知道上帝有一特性是全知

一直以來,我都想嘗試証明,全知是假的

我要証明,祂確實有些事是不知道的

但這麼多年,一直無法証明

反而,我越來越覺得,祂可能真是全知的

我找到很多証據,証實祂知道的事,真的很多

我覺得我的事,好像祂全部都知

而且不只如此,我發覺我的事,很多人都知

我懷疑上帝在洩漏我的秘密給其他人知道,好過份,上帝果然是我的敵人!

這一世,我要和祢對抗到底

反省

「揮脫迂板不等於慣性反叛,更不等於慣性機械反叛。
慣性反叛乃至慣性機械反叛,恰恰正是迂板。
發育階段常見的那種慣性反叛,口號政客優為的那種慣性機械反叛,為反而反,不過是一種膚淺幼稚、呆蠢定型的公式化反叛而已。」

剛才我重溫李生的書,看見上面幾段

我這人是很能反省的,我也察覺到,這幾段正正說中我的問題

我即時想到,一切是上帝的安排,這是上帝給我的訊息,祂在提點我

但我又想到,我和上帝一直是世仇,祂會這樣好心?

我又反思,神愛世人,祂的愛豈是我能理解?說不定祂真能以德報怨

無論如何,我先繼續反省上面那段話

「慣性反叛」,不就是我以往對上帝的態度?這其實不是真正的反叛,已落入那種政客的層次,我要追求更高境界

也要制定新的對抗上帝的策略,我要能屈能伸,不能只懂對抗,有時假裝順服,也是需要的,然後尋求有一日逆襲上帝

我又想到,上帝畢竟太強,以我目前的實力,是肯定打不過祂的

我已想到策略,我要像當年黃裳一樣,到深山修行。等四十年之後,像黃裳一樣創出《九陰真經》,那時我已是天下第一高手,必定能戰勝上帝

但我又想到,當年黃裳出山之後,遇上一件很悲哀的事,他已無法報仇。因為經過這麼多年,仇人都過世了

我又想到,如果我將來出山,即使我已成為天下第一高手,但原來上帝早已壽終正寢,我這仇,豈不是沒法報?

前世

我覺得李生,前世應該是莊子,或者周伯通

他們有很多共通之處

與上帝之戰

記得從前讀書時,有聖經課。課上說,上帝是宇宙的主宰

那時聽見這番話,就覺得上帝是個權威的角色

我這人,是很反叛的,一向對權威就很反感,所以經常都想挑戰上帝,要打倒祂

但根據設定,上帝是全能的,那不就是說,我一定會輸?

但我一直不屈服,要和祂對抗

但這麼多年,發覺上帝真的很厲害,我完全不是對手,被祂打得好慘

我現在已經好灰心,覺得自己這一世也打不過祂,但又不肯認輸,不肯信祂

對我這種罪人,最終祂是要我落地獄了

想到自己將來這個結局,有時都覺得好悲哀

但我又想,身為戰士,就是要死在戰場上。難道要在洗澡時踏著肥皂跌死,什麼才是戰士的光榮?

智劍天琴

記得從前看李生的網站,多次聽李生說會出新作《智劍天琴》

但他每次都食言,讓大家希望落空,所以大家對李生都感到很憤怒

事實上,他到現在也沒有出,看來這一世也不會出了

但我後來又有領悟,我覺得李生在網站最後階段的貼文,其實就是他的《智琴天琴》

因為我覺得他那時的貼文,確實很厲害

其實我並不能知道他真正的意思,但就是覺得厲害

如果要我用一句話去表達我的感受,我會用李生自己寫的這一句:

「思考藝術的唯一公式就是,思考藝術沒有公式。」

古代的禪宗

平時讀奧修時,常見奧修提到古代禪師的指導方法,很多都是很瘋狂的

但我今世看見的禪宗,好像都比較正經嚴肅

相比之下,我是喜歡古代的禪宗多些

幽默

記得從前跟李生學習哲學,曾聽李生談到他對幽默的看法

他說,幽默是沒有公式的

聽了之後,我深感認同。就是沒有公式,那才好玩嘛

影子

這兩天提到的玄澄大師和瘋僧,都是我很喜歡的人物

有時會覺得自己有少少他倆的影子,覺得自己都幾勁

吸引力法則

關於瘋僧的內容,就只有兩段

奇怪的是,只是兩段,我就印象深刻,一直記著

我現在猜想其中原因,應該是吸引力法則

因為我和他性情相近,所以被他吸引

確實一直以來,我都很喜歡瘋僧,卻不知何故

我也經常覺得,我自己也是瘋瘋癲癲,和瘋僧是同道中人

學佛小體驗

不經不覺,已學佛多年

想起當初讀《雲水網站》,應該算是我學佛的開始吧

就這樣學了這麼多年,《雲水網站》上的佛理,學這麼多年也學不懂

但奇怪的是,我仍然一直學下去

還有一點很特別,就是說,我從沒想要悟道

一般佛家道場,好像會教信徒立志開悟,成佛成菩薩

但我從沒想要開悟,又一直學下去

而根器甚淺,看來這一世不會有什麼成就

關於瘋僧的原文

這《易筋經》實是武學中至高無上的寶典,只是修習的法門甚為不易,須得勘破「我相、人相」,心中不存修習武功之念。但修習此上乘武學之僧侶,必定勇猛精進,以期有成,哪一個不想盡快從修習中得到好處?要「心無所住」,當真是千難萬難。少林寺過去數百年來,修習《易筋經》的高僧著實不少,但窮年累月的用功,往往一無所得,於是眾僧以為此經並無靈效,當日被阿朱偷盜了去,寺中眾高僧雖然恚怒,卻也不當一件大事。

一百多年前,少林寺有個和尚,自幼出家,心智魯鈍,瘋瘋顛顛。他師父苦習《易筋經》不成,怒而坐化。這瘋僧在師父遺體旁拾起經書,嘻嘻哈哈的練了起來,居然成為一代高手。但他武功何以如此高強,直到圓寂歸西,始終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旁人也均不知是《易筋經》之功。這時游坦之無心習功,只是呼召體內的冰蠶來去出沒,而求好玩嬉戲,不知不覺間功力日進,正是走上了當年瘋僧的老路。

在《天龍八部》,關於瘋僧的描述,有上面兩段,就是那麼多

另外,有一段講《易筋經》,如下:

少林派真正的絕學,乃是一部《易筋經》,只要將這部經書練通了,什麼平庸之極的武功,到了手裡,都能化腐朽為神奇。

瘋僧

在《天龍八部》,有提到少林寺一位前代僧人,自幼出家,心智魯鈍,瘋瘋癲癲

他的最重要事蹟,是練成了《易筋經》。練成之後,成為絕頂高手,武功深不可測

因為他練成《易筋經》,一般網友,都稱他為「易筋經瘋僧」

活人劍

真正的棋道,並非要擊倒對手

禪宗有所謂「殺人刀,活人劍」

真正的棋道不是「殺人刀」,而是「活人劍」

世界的局

整個世界就是一個珍瓏棋局

等待你去拆解,去找出它的所有真相

李生的棋局

天人學,就是李生下的一局棋

棋道

在學習布局,追求棋道的更高境界

最重要的一篇

我覺得「地藏菩薩」那一篇

是我的人生到目前為止,寫過最重要的一篇文章

繼續分享《地藏經》

繼續分享對《地藏經》的感悟

《地藏經》有一特色,就是說,它是全無佛學理論的

一般來說,對一個宗教,最重要是它的理論和教義,但《地藏經》完全不說佛教的理論,為何會如此呢?

因為,那些理論不是最重要的。對佛教來說,最重要的是慈悲。而《地藏經》想你學習的,就是慈悲

為何要學習慈悲呢?其實只要你學好慈悲,自然不做惡事,而做好事,會顧念他人,會和人互相愛惜,這樣就會得到幸福的人生,其實就是這麼簡單

但世人都被世間種種假象迷惑了,看不見這些道理

社會要你學這樣學那樣,很多都是不重要的,甚至令你誤入歧途

而《地藏經》,只是教你回歸最簡單又最深刻的道理,就是學習慈悲

而之所以這樣寫《地藏經》,本身就是出於慈悲。它是為了世人的幸福,所以尋找這樣的道理,然後整理好,再分享給你

學慈悲,利根的人可以去到最高境界。對一般人,又能得到美好的生活。這才是世間最好的教育

《地藏經》種種設計,確實是充滿智慧

雖然沒有理論,但裡面也分享一個學習方法,就是讀經

為何要讀經?其實就是透過不斷的誦讀,去體會裡面的故事,去領略經中的慈悲精神,這就是它教你慈悲的方法

一向談論佛教,都會說它最著重的,是慈悲與智慧。而我覺得,《地藏經》,就同時是兩者的體現

李生對地獄的體會

「洞悉人性的最深險處,洞透人世的最陰暗面,而仍然能夠看見世界真是美好,是極度難能可貴的。」

「膚淺的靈魂,聽不懂來自地獄的聲音。」

「發現人心可變到不能與言之日,就是發現心靈地獄的深淵之時。」

「只有最高層次的靈魂,才能了解最深層次的地獄。」

「只有對心靈地獄有最深刻的洞察,才能對心靈天國有最高度的體會。」

這些是李生對地獄的體會,出自《哲道行者》

心靈地獄

最恐怖的地獄,就是心靈地獄

地藏菩薩

地藏菩薩,是一位我深心敬重的菩薩

有一句話:「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既是說地藏菩薩深湛的心靈功夫,也是他得名的由來

地藏菩薩有些很有名的話:「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渡盡,方證菩提」、「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早陣子看了《地藏菩薩本願經》,有好深的感悟

這部經就是反覆在說地獄

我看過的佛經不算多,但我印象中,其他佛經沒說地獄

我在想,為何地藏菩薩這部經這麼關注地獄,又說了前面兩句關於地獄的話

這兩句話,其實就是表示地藏菩薩的立願,他要救助地獄眾生

那麼,怎麼解釋這一切呢?

我的感悟就是,地藏菩薩之所以那麼關心地獄以及裡面的受苦眾生,因為地藏菩薩自己就經歷過地獄的痛苦,他深切理解,於是想幫助眾生

但為什麼地藏菩薩會經歷地獄之苦,莫非他犯了大罪?當然不是。地藏菩薩道行這麼高,怎會犯大罪?那為什麼地藏菩薩會經歷地獄之苦?

我們回到《地藏經》去理解

這部經有一個核心,就是地藏菩薩和他母親的故事

一般資料提到,地藏菩薩好孝順,我同意,但我覺得遠不只此

我覺得,母親其實就是地藏菩薩最愛的人

經裡應該是地藏菩薩其中兩世的經歷。經歷裡面最重要的,是地藏菩薩的母親犯了罪,要落地獄

你想想,母親是地藏菩薩的至愛,你的至愛要落地獄,你是什麼感受?其實就是,落地獄的感受

所以,為何我說地藏菩薩經歷過地獄之苦,並不是地藏菩薩自己落地獄,而是因為他母親要落地獄

其實就等於地藏菩薩自己要落地獄了

正因這段經歷,地藏菩薩親身經歷地獄之苦,明白地獄之苦,他不想眾生經歷這種痛苦,所以立願救助眾生

也所以說,地藏菩薩和他母親的故事,就是《地藏經》的緣起

就由這裡開始,而有了地藏菩薩的宏大誓願,有了之後救助眾生的工作

我覺得《地藏經》的核心是慈悲,而這份慈悲,來自對地獄的體會

這些,就是我讀《地藏經》的最大感悟

關於玄澄大師的原文

那老僧又道:「本寺之中,自然也有人佛法修為不足,卻要強自多學上乘武功的,但練將下去,不是走火入魔,便是內傷難愈。本寺玄澄大師以一身超凡絕俗的武學修為,先輩高僧均許為本寺二百年來武功第一。但他在一夜之間,突然筋脈俱斷,成為廢人,那便是為此了。」

玄生、玄滅二人突然跪倒,說道:「大師,可有法子救得玄澄師兄一救?」那老僧搖頭道:「太遲了,不能救了。當年玄澄大師來藏經閣揀取武學典籍,老衲曾三次提醒於他,他始終執迷不悟。現下筋脈既斷,又如何能夠再續?其實,五蘊皆空,色身受傷,從此不能練武,他勤修佛法,由此而得開悟,實是因禍得福。兩位大師所見,卻又不及玄澄大師了。」玄生、玄滅齊道:「是。多謝開示。」

這兩段就是,《天龍八部》裡面關於玄澄大師的描述,就只有這麼多。前面所說,就是我對這個故事的參悟

《俠客行》後記

重讀《俠客行》後記,有所感悟

「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我覺得「法」就是武功

「無著」、「無住」、「無作」、「無願」,我覺得就是放下武功,不再執著武功

這些是我目前的猜想

但譬如「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一句還不會解,也就是還未完全解通

目前是走到這一步

死亡

無劍,是一種死亡

也是一種新生

珍瓏棋局

我覺得,「無劍勝有劍」,就是金庸布下的珍瓏棋局和「俠客行」

無數世人在解,但無人解得通

無劍勝有劍

在《神鵰俠侶》,金庸寫了一位傳說人物:獨孤求敗

獨孤求敗是一位劍客,一生都在劍道上探索,不斷追求更高境界

而他最終的境界,稱為「無劍勝有劍」

很多人聽說這一境界,都去探索,這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境界?很多人提出他們的設想

過去我也曾思考這一問題,但想不通

到今天,我卻有一感悟

我覺得,玄澄大師就是「無劍勝有劍」

為何這麼說?

「無劍」和「有劍」,「有劍」是較為易解的,這就是武功的層次

而當玄澄大師是第一高手的時候,他已是「有劍」層次的最高境界

而「無劍」是什麼?我現在覺得,「無劍」根本不是武功,而是一種更高的境界

一般人都在糾纏,「無劍」怎麼勝過「有劍」

他們都仍在那種爭勝的層次,在執著輸贏,要得第一

而「無劍」,根本已不是要爭

就像玄澄大師,武功已不需要了,是否第一也不重要了,他已真正放下

我覺得,這就是真正的「無劍」

祝福

上回提到,玄澄大師經歷了人生最痛苦的事,最終悟道

這是最終結果

但我們回顧一下,當玄澄大師還是第一高手的時候,對他來說,武功是他的一切

這時候,你奪去他的武功,讓他失去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根本等於殺死他

這是最殘忍的事

我曾聽李生說,神並無邪惡之性

但你這樣對玄澄大師,不就是最邪惡嗎?怎麼解釋?

但我們看後續發展,玄澄大師撐過去了,最終悟道

由此我想到,其實這就是神的真正目的,祂要讓玄澄大師悟道

看似讓你經歷生命中最恐怖的事,其實是給你更大的祝福

這其實也不是一般人能夠經歷的,要玄澄大師這種境界的人,才會接受這樣的歷練,一般人根本承受不了

很多人修行多生多世,也無法悟道

而玄澄大師這一世,最終悟道了,然後一生去普渡眾生

2024年6月10日 星期一

玄澄大師

在《天龍八部》,掃地僧曾提到一位玄澄大師,他是少林寺二百年來第一高手

掃地僧讚喬峰「好俊的功夫」,而他說玄澄大師「一身超凡絕俗的武學修為」

但玄澄大師因為佛法修為不足,強學上乘武功,以致走火入魔,成為廢人

但掃地僧又說,玄澄大師之後勤修佛法,而得開悟

對我來說,玄澄大師是好深刻的一位角色,他曾是第一高手,卻廢了武功

我曾上網搜尋他的資料,有些知道玄澄大師的人,會關心玄澄大師後來有否恢復武功

我也曾關心這個問題

而我們之所以這樣關心,代表什麼?代表我們很著緊玄澄大師第一高手這一身份成就

後來我再想,其實玄澄大師自己,是怎麼想?

掃地僧說玄澄大師開悟,一個開悟之人,會如何看待武功?

我覺得,對玄澄大師來說,武功已不再重要,你讓他恢復亦可,不恢復亦可,他並不在乎

但對當年第一高手的他來說,失去武功一定是很恐怖的事

他已是第一高手,仍強學上乘武功,追求更高境界,可見對武功多麼重視

武功對他來說應是第一重要

而正正對這樣一位絕頂高手,你讓他失去武功,失去他生命中最重視的事物,根本是無法承受的事

但玄澄大師還是捱過去了

我覺得這段經歷,就是玄澄大師開悟的契機

其實就是由生到死,由死到生的經歷

就是這一段不可想像的經歷,終於令玄澄大師放下

這時候,有沒有武功,已不再重要

而正因這段經歷,他會更懂世人的執迷,而生慈悲

因此,以後的日子,我想玄澄大師做的就是普渡眾生,幫助世人解脫痛苦

他深知世間之苦,不忍眾生之苦,所以幫助世人

我想,這就是玄澄大師之後人生做的事

由死到生

在《天龍八部》,當掃地僧為蕭遠山和慕容博治好傷之後,問了他們這番話:

「你二人由生到死、由死到生的走了一遍,心中可還有甚麽放不下?倘若適才就此死了,還有甚麽興復大燕、報復妻仇的念頭?」

蕭遠山做了他的回應,然後到慕容博:

「庶民如塵土,帝王亦如塵土。大燕不復國是空,復國亦空。」

這一回叫作「王霸雄圖、血海深恨,盡歸塵土」

我的信仰

「偉大的安拉,我沒有折辱您的聖名,沒有辜負從宇宙分到的那一份,我已經站好了自己的崗位,做好了自己的工作,完成了自己的任務,我已經無愧於天而度過了一生。」

這是李生《殺悶思維》裡面的一番話,也是我心目中的信仰

安拉換作神、或耶和華,均無不可

忘了什麼時候開始,我已決意一生事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