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0日 星期四

平等

我最喜歡的星座,是水瓶座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水瓶座象徵平等

這方面,我知道自己仍然做得不好

但這是我學習的方向

隨著歲月過去,希望自己能逐漸進步

小李飛刀

在維基百科,「李尋歡」那一條,有下面一段:

「《邊城浪子》中曾提過要學會如何去愛人,那遠比去學如何殺人更重要。只有真正懂得寬恕的人,才配學他的小李飛刀;也只有真正懂得這道理的人,才能體會到小李飛刀的精髓。阿飛也曾提起,李尋歡的飛刀之所以天下無敵,真正原因不是後天努力和先天聰慧,乃是因為他有一顆偉大的心,才能練成這種偉大的武功。」

2024年6月19日 星期三

金庸不懂女人

吳靄儀小姐曾寫過《金庸小說的女子》這本書,在書裡,吳小姐提出下面的觀點:

「金庸的人物塑造,公認一流,但我覺得金庸不懂得寫女人。可能他過於從大男人的眼光去看女人,即使情深意懇地憐香惜玉,在『了解』方面也是隔了一層。」

「開始寫『金庸女子』的時候,覺得金庸不會寫女人,因為他對女性了解不夠,單從男性的主觀出發,太過注重塑造大男人主義之下的理想女性,以致人物發展缺乏深度,有時缺乏說服力。」

「金庸的女子大多數不是完整的人物,起碼就絕大部分金庸女子而言,她們的生活集中於一個片面:愛情。」

以前讀這本書的時候,一直不明白吳小姐為何這樣說。但現在,我認同吳小姐的觀點。我覺得自己也不見得很了解女性,但我也認為金庸是不了解女性的

金庸曾提過,他喜歡小昭。小昭是《倚天》的女主角之一,她是張無忌的丫環,一直服侍張無忌。為何金庸會喜歡小昭?我覺得就是金庸的大男人主義,他想有小昭這樣的女子愛自己,照顧自己,以自己為最重要

而我的看法是這樣。如果你真的愛小昭,並不是要她一直只是在你身邊服侍你,而是要讓她有自己的生命。你們可以組織家庭,有你們的愛情生活,而同時支持她去做自己,去尋找自己的理想,建立自己的事業。我覺得這樣才是愛對方,尊重對方

我也覺得,這樣才是完整的生命

一起努力

主張女性有自己事業的另一原因,是我覺得,如果建立家庭的話,只有一方工作,他的壓力會太大

最好是大家一起努力,大家都付出差不多,一起負經濟責任,那樣的關係較為平等,互相尊重,是較為健康的

而不要太偏

實現自己

看完上一貼,我想大家會猜到,我是贊成女性有自己的事業的

如果有了家庭,就嘗試兼顧事業與家庭,而不要只做家庭主婦

之所以主張女性去發展事業,因為我覺得人生在世,是要實現自己

而建立事業,往往是實現自己的重要方式

平衡

從前讀靈性書籍,曾讀到這樣一番見解,說是每個人的內心,都有男性面和女性面

如果要好好成長,就要做到男性面和女性面的平衡

就我所見,我覺得在現代社會,女性固然有她們的不足,但她們是較能做到這種內在平衡的

很多現代女性都有自己的事業,同時又有情感方面的追求,情感不限於愛情,亦包括親情、友情等

一般女性都較能表達她們的情感,特別偏柔和那些女性更是如此

不過也有些女性事業心好重,甚至喜歡別人說她似男孩子

至於男性,大多仍是較偏向男性面,女性面發揮不夠

一般來說較少表達情感,有時會造成壓抑。甚至有不少男人是不喜歡自己有女性性格的

我覺得,就這方面來說,男性要學會表達,好好平衡,好好成長

令狐沖

「令狐沖愛說笑話,那是他內心不將任何事情看得嚴重的表現。在令狐沖這樣性格的人看來,天下無不可拿來說笑之事,天塌下來,也可以當被子蓋。」

「這是岳不群罵令狐沖的話,令狐沖是一個什麼都不放在心上的人,對他來說,天下根本沒有什麼事是正經的,說話又何必正經?這種想法,世人目之為輕佻,其實是最看得開的想法。」

這是倪匡評令狐沖的兩段話,不知別人感覺如何,我自己覺得不錯

人世艱難,有時真是要將事情看輕一點,這就容易放下一些

邊走邊看

前天才想,應該差不多了吧,準備恢復補習了

誰知昨天又有事發生,花了不少心力處理,目前大致安好了

我又想,接下來,大概仍是充滿未知

什麼時候能補習,也說不定,那就邊走邊看吧

其實補習也不必急於一時,讓學生有些時間獨立面對學業,也是一種磨練,也不壞

慢慢來吧

2024年6月18日 星期二

準備恢復補習

病到現在還未完全康復,但我覺得差不多了,應該不用多久吧

要處理的事,也處理得差不多了

有不少新開始,慢慢走吧

如果沒有新的狀況出現,身體也好了,接下來就恢復補習工作吧

新體會

本來覺得自己數學已學到盡頭,無法進步了

誰知昨晚讀到一些分享,又有一些新體會

感恩

2024年6月17日 星期一

學習放下

當你已盡了力,能做的都已做了,而結果仍然不好

也許,這時候,就要學習放下了

反思

剛才,因著朋友的分享,令我有所反思

今天寫了幾篇日誌,裡面也有些心意想傳達給朋友

雖然自己一向用心去寫,想好好傳達心意,好好分享

但自己修為未夠,有時會有驕傲之心,表達方面做得未夠好,思考方面可能也不夠周到,所以有時會有朋友不滿

但我想說,自己也很努力了

不過我這樣的普通人,就是有這種種不足,一步步去學習吧

有時如果朋友無法接受,我也沒辦法

我有時會好努力想照顧他人,但也要讓人自己面對吧

或許,有時不一定要那麼周到,也容許自己做得未夠完美

盡力吧,人生就是這樣,繼續好好去學習

仙道

想起《男兒當入樽》的仙道

一直覺得仙道好有智慧,我自己比他差好遠,不過,我覺得自己和他是相近的類型

在漫畫裡,仙道是陵南高中籃球隊的主力

但他經常不去練球,而是一個人走去海邊釣魚

你當仙道是偷懶嗎?

當然不是。他是在思考,一邊釣魚一邊思考,思考各種各樣的問題

你看仙道在球場上種種智慧表現,你當是天生的嗎?

當然有天份的關係,更重要的是長期的鍛煉,經過無數的思考,解決很多問題之後,才有這份智慧

而這一切,就在他一次次釣魚時鍛煉出來

性格

為什麼我會突然想分享自己的生活?

其實是和我的工作有關

像我這樣,一天裡用很多時間思考,這麼多年來,我就看不見有哪份工作給我這種空間

很多工作都需要人不停勞動

我曾考慮到學校教書,待遇是最好的,但學校教書就是很忙碌的,也不會有這樣的空間給我

另外一個問題是,這個社會的工作大多是設計給專才的,每日都是相近的

雖然我的生活相當單調,但其實我思考很多不同的問題

我主要想做的是心靈方面的工作,但我也關心其他領域的問題

我曾做過補習社工作,每天都花大量時間改簿,我就受不了

我知道自己這樣賺不到錢

但我覺得,要優先考慮自己的性格,配合自己性格去找出適合自己的工作

經過這麼多年外間的教學工作,近年我轉為做私人補習,因為我覺得外間的不太適合

我主要是想做心靈方面的工作,不過現在還看不見怎麼從這方面的工作去賺些生活費

但對我來說,補習工作又不必完全放下

像我這種非專才的人,同時做幾種不同的工作,也是頗適合的

獨居

今天有些感懷,想分享一下自己的生活

其實也沒什麼特別,可說是相當簡單的

這段日子病了沒工作,但沒病時是怎麼樣的?

會有補習的工作,補習以外,大部份時間都在思考,或者看書

我經常一個人在家裡踱步,一邊踱步一邊思考,思考各種問題

表面看來,我覺得似金庸小說的小龍女,獨居

我有家人在家,但我很多時間自己思考,也有少少獨居的意味

思考什麼?

比如說,我會思考學生的學習情況,想想有什麼提議可以給他們,讓他們進步

特別地,我會思考如何突破的問題

有時學著學著,情況差不多,就可以思考一下這個問題,看看怎麼可以讓自己做得更好

又比如,我喜歡看乒乓球比賽,看完之後,我會思考球員心理質素的問題,思考一個教練如何帶領球手,幫助球手

又比如,最近我認識了一些新朋友,多了機會和人傾談,我又思考一個問題,我要如何和這些朋友相處

開始的時候,我又放不下教師的身份,想去給人一些幫助,我有時就是有這個毛病

但我想到,他們是我的朋友,而不是我的學生

所以,我要學習收起自己老師的身份

那麼,我要如何和他們相處呢?

再慢慢想之後,我覺得,其實簡簡單單就可以了

就是一般朋友那樣相處,互相了解,互相關心,我覺得這就是最好的相處方式

我自己有時是想做一些心靈工作的,我也想到,如果我能做到的話,要不要給朋友一些心靈支援?

我覺得這不是完全不可以

但現在是朋友關係,你就學習像朋友那樣待他們,做他們的好朋友,這就是了

至於心靈方面的支援,就留待適合的機緣

如果有一天遇上適合的機會,你確實能給予對方一些幫助,也可以做

但平日,就簡簡單單做朋友吧

武當派收徒

關於武當派收徒,《倚天屠龍記》有下面兩段:

「張三丰收徒之先,對每人的品德行爲、資質悟性,都曾詳加查考,因此七弟子入門之後,無一不成大器,不但各傳師門之學,並能分別依自己天性所近另創新招。」

「武當諸俠直到近年方始收徒,但揀選甚嚴,若非筋骨資質、品行性情無一不佳,決不能投入武當門下。」

讀這兩段的時候,自己有不少感悟

想想逍遙派的無涯子,武功好高,琴棋書畫無一不精,卻收了丁春秋,多年為禍江湖

再想想張真人,弟子是武當七俠,行俠仗義,江湖敬重

可見張真人不單武功絕頂,更懂得慎擇傳人,造福武林

欣賞張真人對品德的重視。回顧自己,身為老師,品德方面仍是有很多不足,經常犯錯

武當的收徒原則,好值得我們這些做老師的去參考學習,細心體會

2024年6月16日 星期日

解決辦法

之前提到自己犯錯,但牽涉到日本人,卻無法溝通

剛剛又想到,雖然我不懂日文,但對方可能懂英文,可以嘗試用英文聯繫

為著之前自己的錯誤,接下來,對於我加了連結的各位,我會一個一個向你們問清楚,你們是否容許我保留連結

如果你們不容許,我就會删去

當然你們可以完全不理會我,畢竟你們多數不認識我,對你們來說,我是個陌生人

但如果未收到你們的回覆,我就暫時不做下一步

等你們有一天表示了,我再做下一步

明白我這樣聯絡大家比較冒昧,但既然自己犯錯了,也要盡力解決問題,在這裡先為這次冒昧向大家告罪了

解釋

這段日子,自己在網誌上加了一些我心目中朋友的連結,有時自己也在疑惑,我這樣做有否不妥

讓我試試解釋一下吧

最近經歷過很大的困難,在這段過程中,遇到一些新朋友

在他們的文章中,歌聲中,得到很大的感動和支持

做這些連結,是想表達自己的感謝,也希望讓更多人知道他們,得到同樣的感動

也有些是老朋友了,也都是很有心想幫助他人,所以自己也想給予支持

我覺得我有一點做得不好,就是未先詢問他們的意願

但他們大多是不認識我的

當然,我也可以嘗試先聯繫,去問一問

但有些是日本人,溝通不了,就無法問了

我也想過,我是不是要刪去這些連結,但到現在這樣做有否不妥,我又不肯定,或許暫時先留著吧

如果我之前這一行為有帶給人不安,我先在這裡致歉

又或者,如果你知道我做了這件事,而你無法接受,你可以讓我知道,我就刪去關於你的連結

也或許,將來我嘗試主動聯絡你,了解你的意願,再行下一步

我想,接下來,新朋友我就不擅自加了

至於老朋友,也會先詢問

也可能全都是我多慮,都不認識我

無論如何,在此再次致歉,希望不會令大家不安

其實我能遇到大家,是好感恩的,感謝大家

自我懷疑

最近,漸漸多了認識,知道別人更多的難處

我也想到,雖然平日不說,很多朋友也有難處,他們都有過得不容易的時候

有些已能應付得很好,有些仍在努力學習面對。其實我覺得,他們好多都比我堅強

因為過去經歷很多痛苦,所以也希望別人不要那麼痛苦,希望能幫助他人

但自己嘗試幫助人的時候,也常常疑惑,自己用的方法有沒有不妥?會不會令人不舒服?自己分享的心得,是不是真的能夠幫助人?

世界太多未知,自己知得好少。面對這種情況,這麼不確定,很多事都找不到答案,我是容易感到疑惑

有時學著學著,覺得自己有些進步,當遇上不好的事,就發覺自己還是不行

很多道理,學了很多很多年,還是學不會

有時面對不同意見,會判斷不了,究竟是自己對?還是別人對?

有時自己能做得不錯,心態穩定一些,看事情清楚一些。也有很多時候充滿困惑,有各種起伏的情緒

曾聽說,修為好的人,是較為穩定的

而我只是個普通人,有普通人的種種不足,面對不好的事,會驚,會接受不了

知道在人世間要面對病苦,面對死亡,這些不幸的事,一直想學會面對,學會接受,但我知道,我還是接受不了

很多時,就是在這種自我懷疑之中

艱難的日子,有朋友給予鼓勵,覺得感恩,這是很大的支持

有很多人是很孤獨的,長期處於負面情緒之中,卻無人幫助,有些最後承受不住,就自殺了

所以自己能得到幫助,已經好幸福

雖然困惑,但成長就是這樣,要經歷這些。經過這各種經歷,慢慢就會明白多些,這樣就有些進步了

路就是這樣走吧

也許,走到最後的時候,還是有很多不明白。但現在開始覺得,這也不要緊,有愛的人相知相伴,就足夠了

2024年6月15日 星期六

關心

今天的感受,就是好好學習去愛惜身邊的朋友,關心身邊的朋友

每個朋友都有他的難處,好好去認識,去支持

2024年6月14日 星期五

絕路

一直以來,我走的都是絕路

既然是絕路,走下去都是沒希望

既然如此,也不用太多顧慮

因此,這次我決定,嘗試走出來,在以後的日子,和每個關心我的人一起走

我也不知道對不對,但不要緊,就試試吧,將來發現錯了,就改過來

反正已經沒希望了,就做些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把握機會

一直以來,在各種事情中,我都用心思考,用心體會,嘗試總結自己的心得

在各種經歷中,我會有自己的感受

我知道自己見識淺薄,難免有錯,即使如此,我也想把握機會去分享,去表達自己的感情

因為,如果不好好把握,可能以後就沒機會了

珍重你的人,也不會介意你見識淺,而會著重你對他的心意

一生的好友

我以前是封閉的,拒絕與人接觸

但最近,我改變了做法,我將它寫在「陸無雙和程英」這篇文章裡

如果是關心我、對我好的人,我想去回報,去支持。這就是我現在的出發點

我也提到要「接之以禮」,我不知自己能做到多好,但我會開始學習

因著這一原則,如果有天相處出現有不妥,出現不能接受之處,我可能會提出結束

但我是希望,和關心我的人,互相扶持,做一生的好友

對每一個真心對我好,想和我一起走的朋友,我都是這番話

至愛

我曾經,在網上聽過一首歌,聽得好感動,覺得是唱到入我心裡邊

以前聽歌,我不會想,歌手在唱給誰聽,但這次我思考這個問題

我覺得,如果不是經歷過最深的愛,是不可能唱出這麼深的感情

我覺得,他其實是唱給他的至愛去聽

該放下的時候

與朋友相處,大家有各自的想法,難免摩擦

有時會聽人說「合則來,不合則去」之類的看法

但如果是真心重視的朋友,我是不會向這類偏近放下的想法去走,我仍想努力維繋

不知最終結果如何,我會嘗試付出,做我能做的事

我也會告訴他,對有些事,我心裡真正的意願,而這可能是他不滿意的

到最後,可能也無法維繫

也許,這時候,真的開始要學習放下了

不放下

有時,當我們遇到一些難過的事,朋友會鼓勵我們學習放下

經歷這麼多年的人生,我也感到放下是好重要的智慧

但最近,我又有小小不同的體會

我感到,有些事,是不用放下的

譬如說,你有一位基督徒朋友,遇上難關,可能你會鼓勵他放下這個,或放下那個,但你會不會叫他放下神?

不會吧,基督徒的心志,就是要一生事奉神。神是一生都不會放下的。如果你叫他放下,其實是不了解他,對他的不尊重

又譬如,我覺得,真愛也是不用放下的。當你遇到你的真愛,其實你就是想一生愛護他。就算他不在了,就永遠留在心裡,不用放下

放下是好,是很高境界。但我覺得,做人不一定總要那麼高境界的

我也在想,或許,對某些人來說,有比放下更重要的事物,譬如基督徒與神的關係,譬如真愛

其實,對這些人來說,不放下才是他們真正的意願

2024年6月13日 星期四

體諒

剛剛想到,固然自己需要體諒,或許我的朋友也需要

好好體諒朋友,好好了解他

給對方時間,讓他慢慢了解你

相信只要一直真情相待,雙方都會明白的

珍惜

如果真的愛人,就先去好好了解對方

珍惜那些對你不離不棄,一直支持你的人

一個最重視禮貌的人,可以為了對方著想,做一次沒禮貌的人

不一定任何時候都堅持自己的看法和立場,你可以為了愛對方,偶爾放棄這些

我覺得對人的愛,比那些看法立場更重要

好好領略對方的心意,嘗試了解對方為你做的事

有的人一直用心了解你,欣賞你,好好珍惜他們

你做的不一定對,但愛你的人一定先會嘗試了解你。即使你真的做錯了,他們也會體諒你,而不是譴責

真正明白的人,會知道別人的難處。他會知道人生實難,人無完美。再好的人,也會犯錯

事實上,有時即使你已盡最大努力,還是會錯的。因為人生有些困境根本是不可想像地難,長期是死局

無論你多努力,付出多少,還是走不出去

有些問題,想了無數歲月,還是想不通,解不了

這時候,如果還有人支持,已是好值得感恩的事

我也感謝所有支持我的人,我確實一直都好努力了,已經盡力了

問題到現在也解決不了。但我開始覺得,就算解決不了也不要緊,有愛你的人支持你,就足夠了

金庸群俠身心靈診療室

王怡仁《金庸群俠身心靈診療室》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7970

這就是我前面寫「陸無雙和程英」這篇文章時,提到王怡仁醫師寫的那部書

抑縱平衡

在《哲道行者》,李生曾說:「在人性深層裡,最根深蒂固的元素是情愛和虛榮心。」

正因兩者都如此根本,也就是都要好好處理

早前談到地藏菩薩,談到慈悲,近於李生提到的情愛,那當然是非常重要

但我們觀察世間,會看見普遍眾生都在追逐名利,也就是說,名利心(或虛榮心)也是我們要留意的

如果完全放縱名利心,將來他會發現這不是最重要的,他會後悔

但如果你叫他完全放下,他道行未夠,變成壓抑,也還是不行,他走不下去

因此李生提出這一觀念:「抑縱平衡」。這是李生教人對待名利心的態度

意思是說,既不放縱,又不壓抑,而是在兩者間取得平衡

具體到生活上,不是叫你放下名利,你仍可以去追求,但不要過火。適度的追求之餘,學懂珍惜感情,珍惜你生命中重要的人

大概就是這樣,這樣你就能走下去,人生也會過得不錯

李生提出「抑縱平衡」這一觀念,是經過很多思考的。也是在為人考慮,想幫助人。裡面有好深智慧的,值得我們好好體會

老師的選擇

一個好的老師,會一直用心了解每一位學生,幫助每一位學生

有時,他會特別支持某一些學生,這也是有道理的

他不是隨便選這些學生的,一般都是經過一番用心思考,覺得適合,才做這樣的選擇。也有時,是一份直覺

他選擇你,是幫助你,支持你,也是想幫助這個世界

他想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而他相信,你也能令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陸無雙和程英

王怡仁醫師有一部書,是為金庸小說人物診症,分析他們心靈方面可以改進的地方,然後給出處方

讀這本書的時候,得到很多啟發,所以好感激王醫師

我覺得王醫師心地好好,很會關心人,很會為人設想,這是真正的慈悲

書裡有一篇,是說陸無雙和程英,她倆是《神鵰俠侶》的角色

在小說裡,她倆都喜歡楊過,但楊過喜歡的是小龍女

故事有這樣的安排,當楊過和小龍女定了十六年之約,然後楊過服食斷腸草,治好情花之毒

這時候,陸無雙和程英就在他身邊

接下來,楊過做了一件事,就是提出和陸無雙、程英結拜為兄妹,這其實就是在劃定界線

之後不久,楊過就離開了,十六年沒見面

對於此事,王醫師提出他的看法,他覺得楊過雖然娶了小龍女,但其實毋須和陸無雙、程英斷絕來往

他覺得,雖然做不成夫妻,但其實他們可以成為相伴一生的好友

我讀到這番見解,頗有感悟

如果比如說,楊過和陸無雙相處時,好像情侶那般,那確實是不妥的,畢竟楊過已有妻室

但是否就要斷絕來往呢?

我又覺得不必,那麼要如何相處呢?經過一番思考,我想到的是「接之以禮,不逾友道」這八個字

這其實是我在網上看見人提及蔡瀾的話,蔡瀾有不少女性朋友,而他和這些女性朋友的相處之道,就是這八個字

大概就是說要注意大家相處時的禮節,不要做過份的事,定好恰當的界線

這時候,大家就能一起走下去

其實,陸無雙和程英都清楚楊過的意思,都不會越界

關鍵是楊過要學懂放下,再開放一些

其實,陸無雙和程英對你這麼深的情意,你就不為他們做多些,支持多些?好好愛惜他們,關心他們,也算是報答他們對你的恩情

只要不過份,那十六年裡,其實可以繼續一起,互相扶持,一起成長

我是希望他們能夠繼續一起走下去,做一生好友

這是我對他們的祝福

心意

好的哲學家,都好為人設想

他人生中很多時間,都在思考,思考如何幫助人過更好的生活

他們智慧都很高,但人世複雜,所以要想通,想明白,也要許多歲月

其實許多人都沒用心想這些

但如果有哲學家朋友分享心得給你,他是想幫你

你就好好思考他對你說的話,這才不會辜負他對你的心意

2024年6月12日 星期三

延緩

在奧修禪卡,有一張牌,名為「延緩」

不知何故,我對這張牌頗有印象

如今反思,我覺得,可能因為我自己一向就有延緩的弊病

明明有重要的事,總在拖延,將時間都花在不相干的事情上

我想,既然如今發現了,要嘗試改過來

為自己定個目標,以後的日子,如果知道有重要的事,就盡快做

有時拖下拖下,可能就錯過了,到時想做也沒機會去做

所以,接下來,我要改掉這個壞習慣

接下來

這段日子經歷病業,對地藏菩薩和愛情宗教感悟最深,也感到是最重要

本來就是打算地藏菩薩之後就寫愛情宗教,現在都寫出來了

也許接下來,等身體再好些,就嘗試恢復平日的工作

至於網誌這邊,就隨緣吧。有新的感悟,就分享給大家

和神說些心裡話

最近生活那麼辛苦,其實,我想和神祢說些心裡話

我們一起很多年了,經歷過很多

我知我脾氣不好,有時挫折又多,經常和祢吵大架,但祢一路好包容我

我也想自己有多些成長,但祢也知道,性格很難改嘛,所以一直改得很慢

我也想說,我知祢望子成龍,想我有一番大成就,所以經常給我高難度訓練

但這麼多年了,我真的捱得好辛苦,其實已經遍體鱗傷

什麼成就,我覺得我這一世已經沒希望

過去很多年,祢已經有過那麼多有大成就的兒女,現在多一個平凡一點的,也不要緊吧

我現在如果可以過些簡單的生活,其實已經好開心

我知,我應承過你,要在現在的崗位上做好

雖然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工作,但我有守諾言,一直努力去做,盡力完成任務,這也是盡我的本份吧

雖然我沒成就,祢也沒待薄我,祢讓我愛的人在我身邊支持我,這對我來說是最重要的事,我很承祢的情

其實我還是覺得祢對我好好,我總覺得自己虧欠祢

大家都說祢給人祝福,我也感覺到

說了這麼多,心情也舒緩些,多謝祢聽我發洩情緒

這次先傾到這裡吧,祢工作忙碌,有很多正事要處理

但生活不易,下次可能又要找祢發洩

我有時找不到其他人,唯有找祢幫忙

我知道祢愛我,也不會怪我

最後我想說,我愛祢

感恩

雖然生活真的好艱難,但我最感恩的,是我愛的人仍然在我身邊

我覺得,這就是神給我最大的祝福

信仰之路

固然我想到,神的作為是為你好,但有些確實不容易接受

有時祂剛剛給你很好的禮物,然後又收回

我也是凡夫嘛,你教我怎麼面對?但對於信仰,或許這是必經之路

心願

我一直的心願

其實就只是,過簡簡單單的生活

為愛而生

對於「愛情宗教」,我自己感受最深是下面兩句,分享給大家:

真愛就是重遇
為愛而生

金庸的感情

我一直覺得,金庸智慧深不可測。同時,我又覺得他對世間感情至深

你看他的《神鵰俠侶》、《天龍八部》,如果不明白人世的感情,怎會寫得出?

其實就是懷著至深的感情去寫

愛情宗教

重溫李生的《思考藝術》,讀到「愛情宗教」的章節

經歷過很多事之後,現在對「愛情宗教」已體會更深

我感到,李生能領悟「愛情宗教」,其實表示他對人生,已領悟到最深

段譽

今天突然想起段譽。過去,我有時對段譽的印象是不太好的。但今天,我想再去認識他。我又想起,從前看關於段譽的評論,覺得是吳靄儀小姐評得最好,於是就找來她的評論去看。看的時候,我會留意自己感受較深的句子,摘錄下來,結果搜集了下面這些:

對自己的所謂風度形像也毫不在意
並不怎樣在意別人會不會恥笑他
像個滑稽小丑
覺得自己可笑
真正相信平等
被人視為瘋子,正因他從不掩飾真正的感覺、從不介意以真相示人
見慣了段氏的上乘武功,根本不把上乘武功放在眼內
十分能夠嘲笑自己
對世俗價值的不在乎

看的過程,也是一個感悟的過程。確實看到更多,段譽的優點。而且,很多是世人不重視的。大概,自己以前也不懂。今次是很好的學習,以後繼續去認識他

不離不棄

艱難之中,有時人能體會更多道理

比如說,你會更明白那些在你身邊的人,一直支持你,對你不離不棄,你會更明白當中的愛

而其實,這就是最大的幸福

幸福,不在什麼名成利就。其實往往,就在你身邊

痴線的一幕

記得之前看過「神探伽利略」一集,好像是特別篇

在這一集最後的階段裡,湯川教授的弟子古芝要殺死一個人為家人報仇

湯川知道之後,掌握了殺人武器,他對古芝說,如果古芝要報仇,由他代古芝出手

因為是他教古芝科學,而弟子這樣使用科技,他有最大的責任

就在這時候,湯川最好的朋友草薙刑警趕到現場

他聽見這樣的事,因著他警察的責任,他拔槍指著湯川,要阻止湯川做這件事

我當時看到這一幕,真是覺得好有戲劇性,也好痴線

雖然未必真實,卻是給我很大的觸動

其實裡面有好深的東西想表達。既然如此,是否真實,也不要緊了

高手如雲

在社會歷練多年,逐漸意識到,世間真的高手如雲,有很多好的傳統在承傳著

我是覺得,即使世間沒有我,也會發展得很好

所以,我其實不用太操心

不過有時有些重要的體會,還是忍不住想分享

之後如果可以的話,也還想繼續做這件事

絕處逢生

記得當年玩《呂布傳》,去到有一關,叫「絕境」

那是白門樓之戰

原本在《三國演義》,這就是呂布的最後一戰,是呂布死期

但《呂布傳》改寫了歷史

白門樓之戰後,絕境過去,絕處逢生

一無所需

其實,我真的相信神是全知全能

正因為祂是全能的,所以,即使我跟祂開這麼大的玩笑,祂也絲毫無損,祂是完全不怕我的

但我有時真的感到,神祢可不可以不要給我這麼大的試煉?

過去真的經歷過無數次絕望

到現在,我其實只想過些簡單的生活,但仍然是相當不容易的事

這麼多年,我也很努力,希望能做更多的貢獻,幫助更多的人

我也相信神是愛人的,但當我在絕境中,也會發脾氣,也會懷疑

我記得《與神對話》有這句話:「明日之神一無所需。」

代表什麼?代表祂其實不需要我去做任何事,祂也會愛我

但愛也有鞭策,也會給予難關

對我這種凡夫,就需要學習去堅持,去體會。而這,真的是好難的功課

荒謬

我有時會覺得,我過去這麼多年的經歷,真的好痴線,好荒謬

我也想將這份心情,表達出來

真相

表象之下,有很多真相在裡邊

2024年6月11日 星期二

死局

表面看似是諷刺,其實很多就是我一直解決不了的問題

就好像在死局中

原因

剛才聽見網友分享,每件事都有原因

這次的事,我目前還看不清原因,那就慢慢去看吧

其實這段日子,經歷了很多事,有很多都很難面對

我也在懷疑,自己要如何走下去

致歉

我想這次是過份了,有些朋友無法接受,在此致歉

有朋友給予很好的提醒,在此致謝

但我確實心裡是想讓自己瘋癲一下

其實裡邊,隱藏我不少真正的感受

這麼多年了,一直處於困局中,找不到出路

當然,這是我自己的問題,先不說了

如果朋友能給予機會原諒,接下來重新開始吧,繼續走下去

停一停

或許這次,先到這裡吧,暫告一段落

全知

多年來與上帝比拼,我已累積很多體驗

我知道上帝有一特性是全知

一直以來,我都想嘗試証明,全知是假的

我要証明,祂確實有些事是不知道的

但這麼多年,一直無法証明

反而,我越來越覺得,祂可能真是全知的

我找到很多証據,証實祂知道的事,真的很多

我覺得我的事,好像祂全部都知

而且不只如此,我發覺我的事,很多人都知

我懷疑上帝在洩漏我的秘密給其他人知道,好過份,上帝果然是我的敵人!

這一世,我要和祢對抗到底

反省

「揮脫迂板不等於慣性反叛,更不等於慣性機械反叛。
慣性反叛乃至慣性機械反叛,恰恰正是迂板。
發育階段常見的那種慣性反叛,口號政客優為的那種慣性機械反叛,為反而反,不過是一種膚淺幼稚、呆蠢定型的公式化反叛而已。」

剛才我重溫李生的書,看見上面幾段

我這人是很能反省的,我也察覺到,這幾段正正說中我的問題

我即時想到,一切是上帝的安排,這是上帝給我的訊息,祂在提點我

但我又想到,我和上帝一直是世仇,祂會這樣好心?

我又反思,神愛世人,祂的愛豈是我能理解?說不定祂真能以德報怨

無論如何,我先繼續反省上面那段話

「慣性反叛」,不就是我以往對上帝的態度?這其實不是真正的反叛,已落入那種政客的層次,我要追求更高境界

也要制定新的對抗上帝的策略,我要能屈能伸,不能只懂對抗,有時假裝順服,也是需要的,然後尋求有一日逆襲上帝

我又想到,上帝畢竟太強,以我目前的實力,是肯定打不過祂的

我已想到策略,我要像當年黃裳一樣,到深山修行。等四十年之後,像黃裳一樣創出《九陰真經》,那時我已是天下第一高手,必定能戰勝上帝

但我又想到,當年黃裳出山之後,遇上一件很悲哀的事,他已無法報仇。因為經過這麼多年,仇人都過世了

我又想到,如果我將來出山,即使我已成為天下第一高手,但原來上帝早已壽終正寢,我這仇,豈不是沒法報?

前世

我覺得李生,前世應該是莊子,或者周伯通

他們有很多共通之處

與上帝之戰

記得從前讀書時,有聖經課。課上說,上帝是宇宙的主宰

那時聽見這番話,就覺得上帝是個權威的角色

我這人,是很反叛的,一向對權威就很反感,所以經常都想挑戰上帝,要打倒祂

但根據設定,上帝是全能的,那不就是說,我一定會輸?

但我一直不屈服,要和祂對抗

但這麼多年,發覺上帝真的很厲害,我完全不是對手,被祂打得好慘

我現在已經好灰心,覺得自己這一世也打不過祂,但又不肯認輸,不肯信祂

對我這種罪人,最終祂是要我落地獄了

想到自己將來這個結局,有時都覺得好悲哀

但我又想,身為戰士,就是要死在戰場上。難道要在洗澡時踏著肥皂跌死,什麼才是戰士的光榮?

智劍天琴

記得從前看李生的網站,多次聽李生說會出新作《智劍天琴》

但他每次都食言,讓大家希望落空,所以大家對李生都感到很憤怒

事實上,他到現在也沒有出,看來這一世也不會出了

但我後來又有領悟,我覺得李生在網站最後階段的貼文,其實就是他的《智琴天琴》

因為我覺得他那時的貼文,確實很厲害

其實我並不能知道他真正的意思,但就是覺得厲害

如果要我用一句話去表達我的感受,我會用李生自己寫的這一句:

「思考藝術的唯一公式就是,思考藝術沒有公式。」

古代的禪宗

平時讀奧修時,常見奧修提到古代禪師的指導方法,很多都是很瘋狂的

但我今世看見的禪宗,好像都比較正經嚴肅

相比之下,我是喜歡古代的禪宗多些

幽默

記得從前跟李生學習哲學,曾聽李生談到他對幽默的看法

他說,幽默是沒有公式的

聽了之後,我深感認同。就是沒有公式,那才好玩嘛

影子

這兩天提到的玄澄大師和瘋僧,都是我很喜歡的人物

有時會覺得自己有少少他倆的影子,覺得自己都幾勁

吸引力法則

關於瘋僧的內容,就只有兩段

奇怪的是,只是兩段,我就印象深刻,一直記著

我現在猜想其中原因,應該是吸引力法則

因為我和他性情相近,所以被他吸引

確實一直以來,我都很喜歡瘋僧,卻不知何故

我也經常覺得,我自己也是瘋瘋癲癲,和瘋僧是同道中人

學佛小體驗

不經不覺,已學佛多年

想起當初讀《雲水網站》,應該算是我學佛的開始吧

就這樣學了這麼多年,《雲水網站》上的佛理,學這麼多年也學不懂

但奇怪的是,我仍然一直學下去

還有一點很特別,就是說,我從沒想要悟道

一般佛家道場,好像會教信徒立志開悟,成佛成菩薩

但我從沒想要開悟,又一直學下去

而根器甚淺,看來這一世不會有什麼成就

關於瘋僧的原文

這《易筋經》實是武學中至高無上的寶典,只是修習的法門甚為不易,須得勘破「我相、人相」,心中不存修習武功之念。但修習此上乘武學之僧侶,必定勇猛精進,以期有成,哪一個不想盡快從修習中得到好處?要「心無所住」,當真是千難萬難。少林寺過去數百年來,修習《易筋經》的高僧著實不少,但窮年累月的用功,往往一無所得,於是眾僧以為此經並無靈效,當日被阿朱偷盜了去,寺中眾高僧雖然恚怒,卻也不當一件大事。

一百多年前,少林寺有個和尚,自幼出家,心智魯鈍,瘋瘋顛顛。他師父苦習《易筋經》不成,怒而坐化。這瘋僧在師父遺體旁拾起經書,嘻嘻哈哈的練了起來,居然成為一代高手。但他武功何以如此高強,直到圓寂歸西,始終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旁人也均不知是《易筋經》之功。這時游坦之無心習功,只是呼召體內的冰蠶來去出沒,而求好玩嬉戲,不知不覺間功力日進,正是走上了當年瘋僧的老路。

在《天龍八部》,關於瘋僧的描述,有上面兩段,就是那麼多

另外,有一段講《易筋經》,如下:

少林派真正的絕學,乃是一部《易筋經》,只要將這部經書練通了,什麼平庸之極的武功,到了手裡,都能化腐朽為神奇。

瘋僧

在《天龍八部》,有提到少林寺一位前代僧人,自幼出家,心智魯鈍,瘋瘋癲癲

他的最重要事蹟,是練成了《易筋經》。練成之後,成為絕頂高手,武功深不可測

因為他練成《易筋經》,一般網友,都稱他為「易筋經瘋僧」

活人劍

真正的棋道,並非要擊倒對手

禪宗有所謂「殺人刀,活人劍」

真正的棋道不是「殺人刀」,而是「活人劍」

世界的局

整個世界就是一個珍瓏棋局

等待你去拆解,去找出它的所有真相

李生的棋局

天人學,就是李生下的一局棋

棋道

在學習布局,追求棋道的更高境界

最重要的一篇

我覺得「地藏菩薩」那一篇

是我的人生到目前為止,寫過最重要的一篇文章

繼續分享《地藏經》

繼續分享對《地藏經》的感悟

《地藏經》有一特色,就是說,它是全無佛學理論的

一般來說,對一個宗教,最重要是它的理論和教義,但《地藏經》完全不說佛教的理論,為何會如此呢?

因為,那些理論不是最重要的。對佛教來說,最重要的是慈悲。而《地藏經》想你學習的,就是慈悲

為何要學習慈悲呢?其實只要你學好慈悲,自然不做惡事,而做好事,會顧念他人,會和人互相愛惜,這樣就會得到幸福的人生,其實就是這麼簡單

但世人都被世間種種假象迷惑了,看不見這些道理

社會要你學這樣學那樣,很多都是不重要的,甚至令你誤入歧途

而《地藏經》,只是教你回歸最簡單又最深刻的道理,就是學習慈悲

而之所以這樣寫《地藏經》,本身就是出於慈悲。它是為了世人的幸福,所以尋找這樣的道理,然後整理好,再分享給你

學慈悲,利根的人可以去到最高境界。對一般人,又能得到美好的生活。這才是世間最好的教育

《地藏經》種種設計,確實是充滿智慧

雖然沒有理論,但裡面也分享一個學習方法,就是讀經

為何要讀經?其實就是透過不斷的誦讀,去體會裡面的故事,去領略經中的慈悲精神,這就是它教你慈悲的方法

一向談論佛教,都會說它最著重的,是慈悲與智慧。而我覺得,《地藏經》,就同時是兩者的體現

李生對地獄的體會

「洞悉人性的最深險處,洞透人世的最陰暗面,而仍然能夠看見世界真是美好,是極度難能可貴的。」

「膚淺的靈魂,聽不懂來自地獄的聲音。」

「發現人心可變到不能與言之日,就是發現心靈地獄的深淵之時。」

「只有最高層次的靈魂,才能了解最深層次的地獄。」

「只有對心靈地獄有最深刻的洞察,才能對心靈天國有最高度的體會。」

這些是李生對地獄的體會,出自《哲道行者》

心靈地獄

最恐怖的地獄,就是心靈地獄

地藏菩薩

地藏菩薩,是一位我深心敬重的菩薩

有一句話:「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既是說地藏菩薩深湛的心靈功夫,也是他得名的由來

地藏菩薩有些很有名的話:「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渡盡,方證菩提」、「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早陣子看了《地藏菩薩本願經》,有好深的感悟

這部經就是反覆在說地獄

我看過的佛經不算多,但我印象中,其他佛經沒說地獄

我在想,為何地藏菩薩這部經這麼關注地獄,又說了前面兩句關於地獄的話

這兩句話,其實就是表示地藏菩薩的立願,他要救助地獄眾生

那麼,怎麼解釋這一切呢?

我的感悟就是,地藏菩薩之所以那麼關心地獄以及裡面的受苦眾生,因為地藏菩薩自己就經歷過地獄的痛苦,他深切理解,於是想幫助眾生

但為什麼地藏菩薩會經歷地獄之苦,莫非他犯了大罪?當然不是。地藏菩薩道行這麼高,怎會犯大罪?那為什麼地藏菩薩會經歷地獄之苦?

我們回到《地藏經》去理解

這部經有一個核心,就是地藏菩薩和他母親的故事

一般資料提到,地藏菩薩好孝順,我同意,但我覺得遠不只此

我覺得,母親其實就是地藏菩薩最愛的人

經裡應該是地藏菩薩其中兩世的經歷。經歷裡面最重要的,是地藏菩薩的母親犯了罪,要落地獄

你想想,母親是地藏菩薩的至愛,你的至愛要落地獄,你是什麼感受?其實就是,落地獄的感受

所以,為何我說地藏菩薩經歷過地獄之苦,並不是地藏菩薩自己落地獄,而是因為他母親要落地獄

其實就等於地藏菩薩自己要落地獄了

正因這段經歷,地藏菩薩親身經歷地獄之苦,明白地獄之苦,他不想眾生經歷這種痛苦,所以立願救助眾生

也所以說,地藏菩薩和他母親的故事,就是《地藏經》的緣起

就由這裡開始,而有了地藏菩薩的宏大誓願,有了之後救助眾生的工作

我覺得《地藏經》的核心是慈悲,而這份慈悲,來自對地獄的體會

這些,就是我讀《地藏經》的最大感悟

關於玄澄大師的原文

那老僧又道:「本寺之中,自然也有人佛法修為不足,卻要強自多學上乘武功的,但練將下去,不是走火入魔,便是內傷難愈。本寺玄澄大師以一身超凡絕俗的武學修為,先輩高僧均許為本寺二百年來武功第一。但他在一夜之間,突然筋脈俱斷,成為廢人,那便是為此了。」

玄生、玄滅二人突然跪倒,說道:「大師,可有法子救得玄澄師兄一救?」那老僧搖頭道:「太遲了,不能救了。當年玄澄大師來藏經閣揀取武學典籍,老衲曾三次提醒於他,他始終執迷不悟。現下筋脈既斷,又如何能夠再續?其實,五蘊皆空,色身受傷,從此不能練武,他勤修佛法,由此而得開悟,實是因禍得福。兩位大師所見,卻又不及玄澄大師了。」玄生、玄滅齊道:「是。多謝開示。」

這兩段就是,《天龍八部》裡面關於玄澄大師的描述,就只有這麼多。前面所說,就是我對這個故事的參悟

《俠客行》後記

重讀《俠客行》後記,有所感悟

「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我覺得「法」就是武功

「無著」、「無住」、「無作」、「無願」,我覺得就是放下武功,不再執著武功

這些是我目前的猜想

但譬如「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一句還不會解,也就是還未完全解通

目前是走到這一步

死亡

無劍,是一種死亡

也是一種新生

珍瓏棋局

我覺得,「無劍勝有劍」,就是金庸布下的珍瓏棋局和「俠客行」

無數世人在解,但無人解得通

無劍勝有劍

在《神鵰俠侶》,金庸寫了一位傳說人物:獨孤求敗

獨孤求敗是一位劍客,一生都在劍道上探索,不斷追求更高境界

而他最終的境界,稱為「無劍勝有劍」

很多人聽說這一境界,都去探索,這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境界?很多人提出他們的設想

過去我也曾思考這一問題,但想不通

到今天,我卻有一感悟

我覺得,玄澄大師就是「無劍勝有劍」

為何這麼說?

「無劍」和「有劍」,「有劍」是較為易解的,這就是武功的層次

而當玄澄大師是第一高手的時候,他已是「有劍」層次的最高境界

而「無劍」是什麼?我現在覺得,「無劍」根本不是武功,而是一種更高的境界

一般人都在糾纏,「無劍」怎麼勝過「有劍」

他們都仍在那種爭勝的層次,在執著輸贏,要得第一

而「無劍」,根本已不是要爭

就像玄澄大師,武功已不需要了,是否第一也不重要了,他已真正放下

我覺得,這就是真正的「無劍」

祝福

上回提到,玄澄大師經歷了人生最痛苦的事,最終悟道

這是最終結果

但我們回顧一下,當玄澄大師還是第一高手的時候,對他來說,武功是他的一切

這時候,你奪去他的武功,讓他失去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根本等於殺死他

這是最殘忍的事

我曾聽李生說,神並無邪惡之性

但你這樣對玄澄大師,不就是最邪惡嗎?怎麼解釋?

但我們看後續發展,玄澄大師撐過去了,最終悟道

由此我想到,其實這就是神的真正目的,祂要讓玄澄大師悟道

看似讓你經歷生命中最恐怖的事,其實是給你更大的祝福

這其實也不是一般人能夠經歷的,要玄澄大師這種境界的人,才會接受這樣的歷練,一般人根本承受不了

很多人修行多生多世,也無法悟道

而玄澄大師這一世,最終悟道了,然後一生去普渡眾生

2024年6月10日 星期一

玄澄大師

在《天龍八部》,掃地僧曾提到一位玄澄大師,他是少林寺二百年來第一高手

掃地僧讚喬峰「好俊的功夫」,而他說玄澄大師「一身超凡絕俗的武學修為」

但玄澄大師因為佛法修為不足,強學上乘武功,以致走火入魔,成為廢人

但掃地僧又說,玄澄大師之後勤修佛法,而得開悟

對我來說,玄澄大師是好深刻的一位角色,他曾是第一高手,卻廢了武功

我曾上網搜尋他的資料,有些知道玄澄大師的人,會關心玄澄大師後來有否恢復武功

我也曾關心這個問題

而我們之所以這樣關心,代表什麼?代表我們很著緊玄澄大師第一高手這一身份成就

後來我再想,其實玄澄大師自己,是怎麼想?

掃地僧說玄澄大師開悟,一個開悟之人,會如何看待武功?

我覺得,對玄澄大師來說,武功已不再重要,你讓他恢復亦可,不恢復亦可,他並不在乎

但對當年第一高手的他來說,失去武功一定是很恐怖的事

他已是第一高手,仍強學上乘武功,追求更高境界,可見對武功多麼重視

武功對他來說應是第一重要

而正正對這樣一位絕頂高手,你讓他失去武功,失去他生命中最重視的事物,根本是無法承受的事

但玄澄大師還是捱過去了

我覺得這段經歷,就是玄澄大師開悟的契機

其實就是由生到死,由死到生的經歷

就是這一段不可想像的經歷,終於令玄澄大師放下

這時候,有沒有武功,已不再重要

而正因這段經歷,他會更懂世人的執迷,而生慈悲

因此,以後的日子,我想玄澄大師做的就是普渡眾生,幫助世人解脫痛苦

他深知世間之苦,不忍眾生之苦,所以幫助世人

我想,這就是玄澄大師之後人生做的事

由死到生

在《天龍八部》,當掃地僧為蕭遠山和慕容博治好傷之後,問了他們這番話:

「你二人由生到死、由死到生的走了一遍,心中可還有甚麽放不下?倘若適才就此死了,還有甚麽興復大燕、報復妻仇的念頭?」

蕭遠山做了他的回應,然後到慕容博:

「庶民如塵土,帝王亦如塵土。大燕不復國是空,復國亦空。」

這一回叫作「王霸雄圖、血海深恨,盡歸塵土」

我的信仰

「偉大的安拉,我沒有折辱您的聖名,沒有辜負從宇宙分到的那一份,我已經站好了自己的崗位,做好了自己的工作,完成了自己的任務,我已經無愧於天而度過了一生。」

這是李生《殺悶思維》裡面的一番話,也是我心目中的信仰

安拉換作神、或耶和華,均無不可

忘了什麼時候開始,我已決意一生事奉神

2024年5月28日 星期二

艱苦

艱苦之中,更懂得往昔的幸福

心境

重要的,是心境

外間的一切,不用太執著

清醒

身體狀況好差,但內心好清醒

重要

真正重要的事,就是去面對死亡

夢想

我有一個夢想,就是生在日本戰國時代

在那個時代做一個劍客,去修行

生死之間

古代武士的修行,就是生死之間的修行

修心

修心,真正的修行

再次

如果上天讓我再次經歷癌症

也是給我一個機會,讓我再次面對死亡

未識

始終未學識

課題

死亡,是人生最大的課題

面對

就算你一次又一次的癌症檢查沒事,也只是讓你放下對復發的擔心

但你仍然無法面對死亡

如果想要真正的寧定安然,就要真真正正地面對死亡

等待

哪一天神讓我學會無懼死亡,我就會學會

一切神都會有安排,目前我就學習安心等待

陰影

人,一直活在死亡的陰影之下

真正

如果有一天我真真正正學會無懼死亡

那時候,有沒有癌症,就不再重要

難面對

死亡,好難面對

未夠

對身心靈醫學未夠信心,對神也未夠信心

感恩

現在,我心中剩下的,就是感恩

心願

仍然害怕死亡,仍然害怕癌症復發

之後不知還有多少日子

我現在最想做的,是好好照顧家人

以及為大家做些心靈方面的事,希望大家都有更多生命上的成長

經歷

這段日子,經歷了很多

2024年5月27日 星期一

世間事

已經無憾了,世間事,又有什麼大不了?

福爾摩斯

「如果我生命的旅程到今夜為止,我也可以問心無愧地視死如歸。」

這是福爾摩斯說的話,也是我心裡的一番話

知足

生命是無常的,不知能活到哪一天

但我已得到最重要的,知足了

恩典

感謝神給我的恩典,我心中充滿感恩

無憾

我已得到最好的:親情

我沒有遺憾

了斷

現在學的是:了斷

戒貪

戒貪

不像以前

早前,下了幾局揭棋,發現自己不像以前那麼執著完美

不必執著

如果癌症復發又治不了,會離世,世間的事又何必執著?

沒有追求

如果要我喪失所有數學的能力,我也並不介意

數學,對目前的我來說,主要是謀生工具,有時也是有趣的遊戲

我對數學,已沒有追求

吃素

我想吃素,一直想

2024年5月21日 星期二

2024年5月8日 星期三

寬容

經歷癌症之後,我的人生,有了少少進步

十多二十年的時間,我都在學習接受自己

但現在回顧,這段時間進步好少,甚至可能是原地踏步

但早一段日子,我有些轉變

我想到,如果我很快會死,之前緊張的事,還要緊張嗎?

因著這番想法,我放下了些

有些事,我覺得已不要緊

對於自己,我也寬容了些

有些事做得不夠好,也由它

但只是寬容了些,又未做到好寬容

有時對自己還是看不過眼,但我這樣的凡夫,就是這樣

不用做什麼偉人,簡簡單單做好自己,已有意義

走到這一步,我已經覺得好知足

平日生活,也會想多些幫助人

就這樣走下去吧

已經得著好多,足夠了

2024年5月7日 星期二

面對

好一段日子,一直在看一位網友的分享

他不時提到他與人相處時,會有憤怒情緒

每當有憤怒情緒,他會回想導師的教導,再加上自己的思考,嘗試平伏憤怒情緒,並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到最後,常常有不錯的結果

看著這些分享,我有不少反思

我是個嗔心重的人,也未學懂如何好好處理,但至少要認清這一問題,然後尋求解決之道

我覺得網友是很好的示範,讓人學習如何調整自己

一門不容易的功課,但修行,就要去面對

不夠定

內心不夠定

如果任由嗔心放肆,可能就會犯戒

嗔心

病了個多星期,仍未康復

但有一點覺察,這段日子自己嗔心好重,也就是好多憤怒情緒

學著去調整自己

2024年4月28日 星期日

指導

想起吳清源的指導:

「忘記定式」

自由發揮

曾經上網搜尋提升象棋水平的方法,看見不少網友,都主張要建立自己的布局體系

比如先手用中炮,後手用屏風馬

掌握當中的主要變化,以之為基礎,去練熟,去實戰

貴精不貴多,以簡馭繁

這樣的學棋方法,我想不少人跟著去學,也學得不錯

我也曾嘗試,但漸漸發覺,這種學法不適合我,性格不合

世上有不同的性格,有的性格適合前面的學習方法,有的不適合

就如郭靖適合降龍十八掌,而令狐沖適合獨孤九劍

太多固定套路,這樣的學法不適合我

如果我要走下去,也許就是自由發揮,尋求更多新變化

截拳道圍棋

如果將截拳道應用於圍棋

我的想法是,不去跟定式,自由發揮,慢慢摸索出適合自己的棋路

變化

對我來說,千篇一律,我會忍受不了,無法繼續

我著重變化,我想有突破

規律

學習一門學問,當我已找出我能找到的規律,我就覺得差不多了

也許漸漸就停下來,轉而接觸其他事物

棋道反思

今天,對下棋有所反思

發覺自己下棋,已是差不多的模式,甚至有些千篇一律

譬如揭棋,我主要都是用那些招式

又如圍棋,我總是用相同的定式

已經好一段日子沒怎麼下棋

之所以如此,因為自己太固定了

沒有變化,沒有突破

這樣的話,我就沒動力繼續

我又想到,譬如圍棋,我可以嘗試不走定式

過去的日子,我曾花時間練習,漸漸形成一套招式,能讓我取得較佳成績

但之後,即使我尋求變化,也沒偏離太多

也就是說,變得固定

之所以如此,因為我還是著緊輸贏,不想成績太差

但其實,可以嘗試放下輸贏

將來離世,今天的輸贏有什麼大不了?

因此,可以有更多嘗試

記得有人說過,圍棋是自由的

接下來,學著去自由探索

不用跟定式,去行各種各樣的棋

可以摸索更多規律,也可以隨意去走,看看更多的可能性

2024年4月27日 星期六

盡力

即使考慮了死亡,也不表示我的決定無懈可擊

人無完美,做錯決定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

但我這樣考慮之後,已是盡力做最好的決定了

就算結果做得不好,上天也不會怪責我

因為我已盡力,這就足夠了

考慮死亡

今天,在思考如何作決定的問題

我會想,如果我不久於人世,我會如何決定

我這樣想,並不是杞人憂天

我是癌症康復者,做完癌症治療,還未夠兩年,也就是未過五年存活期

這段時間,復發機會不低

而即使過了五年存活期,也不表示不會復發

我曾聽朋友說起,他認識病人,八年後復發

而就算我沒患過癌症,就表示我會長命百歲嗎?

不見得吧

世間意外,無日無之

所以,作決定時考慮死亡,並無不妥

而其實,這時候,你作的決定,會更真實,亦更慈悲

未必一直活下去,你會更清楚什麼是重要的,亦更願意付出更多善意

這番想法,就是接下來,當我面對事情,我想學習去作決定的方法

不怕

越來越不怕談死亡

感恩

感恩的一天

2024年4月25日 星期四

隨緣樂助

我相信,世界沒有我,也能運作正常

我相信神的大能,相信神的安排

正因如此,我不必背負太多責任,隨緣樂助就可以了

閱歷越多,越發現世間高手如雲,很多人在貢獻自己

這是值得感恩的事

而我,也會繼續分享,同時學習放下一些

有很多同路人在一起付出

獨立判斷

唐君毅先生,是李生的老師

看唐生的書,感覺唐生是一位仁厚的老師,但李生沒學到唐生這份仁厚

李生思維好銳利,但對人有時是不留情面地批判

李生有很多優點,是我欣賞的一位老師

但作為學生,我覺得毋須接受老師的一切

人無完人,老師也是人,也會有缺點

學生不用跟從老師錯誤的地方,而可以有獨立思考

你自己去判斷,哪些是值得你學習的地方,哪些不是

我覺得這是更適合的態度

開放性

記得當年在港大讀哲學,有一件事好深刻

就是說,哲學系的老師,有一份開放性

他們並不當自己是權威,而是鼓勵你獨立思考,鼓勵你提出批判

上課時,如果你提出很好的質疑,有很好的理據,他們會讚賞

有的老師表面說自己歡迎各種意見,其實只是想擊倒你,來顯示他的優越,而沒有尊重

因著這些觀察,對於在哲學系的學習,格外感恩

那份開放性,給人很大的啟發

質疑

教會內部,是否容許質疑,抑或是一言堂?

正如我早前提到,如果沒有人提出日心說,可能教會一直都會主張地心說

要有質疑,要有反思,去改正,才會進步

一直只有一把聲音,只許服從,有什麼進步?

如果教徒是愛教會,看見教會有不妥之處,又有足夠的勇氣,其實可以在教會裡提出來,和其他教友討論

這樣做的話,真理越辯越明,教會就會更新

水瓶

十二星座中,我最喜歡的,是水瓶座

紅色

性格色彩中,我最喜歡紅色性格

2024年4月24日 星期三

圓滿

今天工作方面要做些安排,最終圓滿解決

各方都得到滿意的結果

好感恩,感謝主

美好

每人都做好自己,世界就會很美好

不錯

做好自己,作出一些貢獻,給出一些善意

這樣的人生,已有不錯的意義

不必搞得那麼複雜

自己的路

最近,開始走出了自己的路

蘭生而芳

幽谷蘭花,即使無人看見,亦不掩芬芳

華而不實

在死亡面前,微不足道

華而不實的理論就是

複雜化

有的人喜歡將事情複雜化

而我主張簡單

九曲十三彎

天花亂墜,九曲十三彎

搞清這一切,已不知用去多少生命

而我們還要生活

簡單

生活,簡簡單單就可以了,為什麼要搞得那麼複雜?

表達

一直想表達自己,所以一直寫下去

放下

很多事情,在死亡面前,都微不足道

當你想到這一點,往往就能放下

2024年4月23日 星期二

葉隱聞書

日本有部古書,名為《葉隱聞書》。裡面提到:

「武士道者,死之謂也。」

以前不明白死亡對修行的重要性,最近卻有體會

死亡,能讓人更好地活出生命

甚至我覺得,死亡也許是上天給人的禮物

死亡好深,能讓人學會好多

完成使命

由於我的使命已經完成,所以是沒什麼要顧慮的

比如說,不必委屈自己做不喜歡的工作

最壞的結果是死

而少些工作,不過少些收入而已

人生有很多有意義的事,有很多方式可以作出貢獻

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不用勉強

一課

漸漸感到,死亡,是好深的一課,它能教會人好多

體會

最近,對死亡有更深的體會

深不可測

對奧修體會越來越深

感覺奧修,深不可測

安然

面對紛亂的外境,如何保持寧定安然

這是我的修行

工作

現在,除了教學的環節,由於自己打理,也有很多課堂以外的事務

比如家長溝通

不時會和家長聯繫,傾談學生的學習情況,探討如何讓學生學得更好

補習以外,我又寫這個網誌

我覺得也可以算作工作,而且花的時間相當多

而我目前最大的貢獻就是這個網誌,我也很滿意

但工作時間長,會疲累

有時覺得,可以讓自己休息多些

雖然工時長,但收入不多,過去常常為此煩惱

我又想到,最重要的,是你的貢獻

而收入,是錦上添花

當然要維持基本生活,但有自己想做的貢獻,就有意義

這就足夠了

收入多少,就隨緣吧

我相信,上天會替你安排好

適合的時候,衪會給你更多金錢

我就在自己的崗位做好,學習安心

做好自己

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別的事,不用太執著

保持自己

有時看網文,看不懂,會好糾結

今天有所反思

其實自己不懂的東西,不知凡幾,難道我要自己變成全知嗎?

而且,有些事不懂,其實不會影響我主要的生活

既然如此,不懂就不懂吧

容許自己有不懂的地方

保持自己生活的重心,做回自己,這就可以了

緊張

生活中,有時遇上些事,會感到緊張、焦慮

在這些情況,要去除緊張,往往是很難的

嘗試容許自己有這些情緒,去經歷一下

情況過了之後,就會恢復過來

唱歌

想唱歌給人聽

交流

想與人有更多的交流和接觸

理解

感到有不少朋友理解自己,感恩

2024年4月21日 星期日

真實

我那位接觸占星的基督徒朋友,給我一種感覺,是真實

他一向直接表達自己的看法,不怕得罪人

堂堂正正,有種剛健的感覺

這也是儒家孟子一路的傳承

我自己就好怕得罪人,過份保護他人,而隱藏自己的看法

顧及他人是好,也要適度的做自己

這是我的反思

教會與占星

據我所知,基督教是禁止占卜星相的

我有位基督徒朋友,卻有接觸占星
不只占星,他還接觸很多靈性事物
而他照樣領洗,照樣做他的基督徒

這給我很大反思

我也是接觸占星的
過去我曾返教會,教友對我說,教會禁止占星
雖然我沒依從,但這是我後來離開教會的原因之一
我的想法是,既然我來教會,就要遵守教會的規則
而我既然無法遵守,我就離開

但其實是不是真要如此?
至少我那位朋友認為不是
他一邊仍然接觸占星,一邊繼續做基督徒

也許,有些人會將之視為對教會的挑戰
但挑戰是否一定不好?

以前教會是相信地心說的
後來哥白尼出來,提出日心說,卻被迫害
但現在,教會已經接受日心說,全世界的教育也都教日心說
但如果沒有人提出日心說,沒有人提出這樣的挑戰,教會會否改正過來?

再說個科學的例子,當年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就是對牛頓力學提出挑戰
而現在,相對論已取代牛頓力學,成為物理學最基礎的理論之一

可見,挑戰未必不好
有時,進步正正源於挑戰

我有時,會不自覺做了一些挑戰
我有時會自責,覺得自己冒犯了人
現在反思,這些挑戰,未必不好,也是讓人反思的機會

我這人,待人一向是友善的
有時有些質疑,也不要緊吧

凡夫

容許自己做個凡夫,容許自己做個普通人

奧修禪卡

讀奧修禪卡牌義,感受好深

感到奧修對人生,有好深的洞察

強烈

重溫奧修禪卡,在「強烈」這一張牌的牌義裡,讀到下面這兩段,最有感覺:

「禪宗說:將所有那些偉大的話語和偉大的教導看成你致命的敵人,避開它們,因為你必須去找出你自己的泉源。你不能成為一個跟隨者或一個模仿者,你必須成為一個原始的個人,你必須自己去找出你最內在的核心,不用嚮導,也不用引導的經典。它是一個黑暗的夜晚,但是帶著強烈的探詢之火,你一定會看到日出。

「每一個燃燒著強烈的探詢之火的人都找到了日出,其他的人就只是相信而已。那些只是相信的人是不具宗教性的,他們只是藉著相信來逃避偉大的冒險。」

唐君毅

看唐君毅先生的書

感覺這樣的作品,出自偉大的心靈

仁智兼備

唐君毅先生寫給李生的信中,有下面這段話:

「天命同學仁棣……敏悟為所罕見自不必說……所難得者在……棣之性情純厚處。大率一般之性情純厚者多缺敏悟,而敏悟聰明者多尖刻。聰明仁厚極難兼備,能備之者即為大器。」

這段話提到,聰明仁厚極難兼備

我想到,教學之中,也要仁智並重

現代社會,比較偏重智育,而忽略仁厚的培養

要培養仁厚,亦非易事,我想是身教吧

自己的教學也是偏重智育

我也希望,自己學會仁厚,也希望學生能學會

唐氏症

唐氏症的疾病語言
https://joo7215.pixnet.net/blog/post/358387316

當初讀到這篇文章時,感受好深

雖然自己並無子女,但有學生

一直都好想教出優秀的學生

但也發現,不是每個學生,都有很強的學術能力

對這些學生,更重要的,也許就是關懷和愛護

就像唐氏症的孩子,不能要求他有很大的世俗成就

而是簡單地愛他

但自己其實還未學懂,有時對學生還是會要求過高

我覺得這是我人生的功課,慢慢去學好吧

2024年4月20日 星期六

深刻

在網上讀各種疾病背後的心靈問題,想起奧修的見解

感到兩者頗多相通之處

奧修好深刻

寬容

近來體會較深的,是寬容
或者說是接受、接納,差不多的意思

一直以來,我對自己都是好苛刻的,要求自己做到完美
做不到時,會自責
好辛苦

但是,經歷癌症之後,現在放下了些

無論你是否完美,死了之後,也沒人理會的
那麼完美又如何?
而癌症何時會復發,也是未知之數
不完美就不完美,就這樣生活下去

很多年來,我都好自卑
現在覺得,自卑就自卑
好多人都是自卑的,也是照樣生活,沒什麼大不了的

做得不好的時候,就由得自己做得不好,接納自己做得不好
我只是一個普通人,普通人就是有種種不好

對己寬容,包括容許自己對人不是最好
有人對你不好,不一定要大愛,可以照樣反感

有的道理很對,做到之後,情況會好些
但我就是做不到,好軟弱
我這樣的普通人就是這樣

就容許自己這樣吧,多點寬容

最後想說,我覺得自己這篇分享寫得不好
有點凌亂,結構不嚴謹
也不要緊,有少少訊息分享,這就可以了

困境

在這個社會,有些人工作刻板,重重覆覆,只是為了金錢

卻對工作沒有熱情

日復日如是,已不知生活為了什麼,甚至感到絕望

也許,這是情緒病的原因之一

看不見希望,行尸走肉過日子

物質豐盛,卻心靈空虛

2024年4月19日 星期五

史書

一直以來,史學界最推崇的紀傳體史書,是司馬遷的《史記》

但我自己喜歡的,是陳壽的《三國志》

代表

學生,是一間學校的代表

日本教育

日本人,對人恭敬有禮,能夠顧己及人

由此可知,日本教育做得好好

由它學生的教養,推斷它的教育如何

陰影

經常,活在死亡的陰影之下

死,是人生的最大課題

2024年4月18日 星期四

友人

回想與友人多年相交,得著好多,好感恩

想說

譚輝智《想說》
https://youtu.be/6-0jvU-VQdg?si=3nvhhw6SVAsqBEoL

這兩天想起輝智唱這首歌,唱得很好,好感動

放不下

一個有充份自信的作者,可以不介意公開試成績

但我只是個普通人,一直都介意

而且是我最在意的科目

結果是,這麼多年來,一直放不下

公開試成績

中學讀書時,我最在意的,是中文科

我曾考過好成績,但後勁不繼,會考中文科成績普通

到高考,中化科成績好差

我很難過,也沒自信

其實我想做作家,但大學也沒有主修中文

平日仍會寫作,但一直沒信心

後來開這個網誌,開始發表

寫到近年,才開始覺得自己寫得不錯

但這麼多年,一直好哀傷

任哲雕塑展

昨天去文化博物館,看了「俠之大者 — 金庸百年誕辰紀念.任哲雕塑展」

那些雕塑確實好厲害

但我最深刻的,是展覽入口那段影片

影片裡面那些文字,我覺得是對武俠有好深體會,才寫得出來的

2024年4月16日 星期二

湯川

在「伽利略特別篇」,看著湯川教授對古芝悉心教導

那一幕幕的畫面,令人感動

2024年4月11日 星期四

打破

我覺得李生的書,在打破傳統

他的弟子伍老師,有頗為傳統的一面,也有打破傳統的一面

對於佛法,伍老師就提出很多個人獨特的見解

領袖

做領袖,要有很強的抽象思維能力

滿足

劉國重說,寫出《天龍》、《笑傲》和《鹿鼎記》的金庸

就如張三丰創出太極拳劍

我的網誌寫到這裡,沒有金庸和張三丰的成就

但我覺得不錯,已好滿足,感恩

2024年4月10日 星期三

思考型

仙道是思考型的人

一步棋

每一次決策,都是一步棋

努力走好每一步,整局棋就會好

安西教練

在《男兒當入樽》,安西教練是湘北的教練

一向以來,安西教練的帶領方式都是放手,讓隊員自己努力

但與山王決戰之前,安西教練做了不少功夫

讓隊員看山王過去比賽的錄像,之後又安撫各隊員的心理

能夠面對山王,是難得的機遇,安西教練亦好珍惜

想贏的,最終也贏了

主體

學占星,十二星座是主體

以之為根基,去駕馭整門理論

各自修行

在《死神》,一護他們闖瀞靈廷,闖虛夜宮,都是分開,我覺得是各自的修行

每次遇上新任務,也是各自預先去修行,練好功夫,再一起出發

龍安寺

遊龍安寺,感覺這一寺院的每一細節,為何如此設計,都有心思

尤其「吾唯足知」這句話,是它帶給參拜者的訊息,裡面有著禪的核心精神

2024年4月9日 星期二

健在

家人健在,已是幸福

仙道

仙道不只籃球技術高超,亦好擅長抽象思維,有好強的大局觀

到高三,他會是一位很好的隊長,能帶好陵南

抽象思維

記得李生說過,主帥帶兵打仗,如何部署,需要抽象思維

現在,我想到,打仗的抽象思維包括建模

用模型來模擬戰爭的情況,然後決策

棋藝模型

棋藝,是戰爭的模型,也是訓練思考的平台

如果學通了,你會更懂得應對現實世界,懂得解決問題

修行

有心修行的人,關於修行的種種,慢慢會經歷,會學懂

就如我有些熱愛數學的學生,關於數學的種種,一路學習,都會學懂

我也覺得,一路學下去,將來超越我,也並不奇怪

謙虛

一個充分自信的人,不會介意謙虛一些,不會介意說自己不好

因為他真的知道自己是好的,說幾句自己不好,不會令自己變得不好

2024年4月3日 星期三

被罵

這麼多年,被人罵過無數次

一直覺得好難受,不懂怎樣面對

但最近,想法有些轉變

如果罵對了,也就是指出我的錯誤,其實是好事

錯誤要被指出,去改正,才能進步

如果罵得不對,就學習放下一些,因為其實不關我事

話雖如此,真正面對批評,不知是否真能做到

尤其有些說話好難聽,好難接受

但這個新方向,不妨一試

好事

別人動機如何,是別人的事

你做的好事,不會因為別人的動機,而變了壞事

米羔

我覺得米羔是好獨特的一個選手

他是很有自己想法的一個人

一直以來,他的演出都好有特色

不斷創新,不斷突破自己

在一個越來越緊張的地方,可以去顛覆

一直在傳達他的看法,展現他自己

自信,穩定

他知道怎樣玩這個社會的遊戲

而同時,能找到機會交出他的作品

我覺得米羔是個狠角色

亦相信,之後他還會不斷有新創造

劍文

比賽的過程,看見劍文好有創意,好多變化

一直在享受音樂,一直在遊戲

不斷探索,不斷尋找新的可能性

華麗又輕巧,有時又帶點粗曠

每次都有新意,給人驚喜

我是很欣賞劍文的,期待日後看見他更多的創造

2024年4月2日 星期二

2024年4月1日 星期一

不只主角

作家寫一部小說,未必只想寫主角一人

譬如金庸寫《神鵰》

不只是寫楊過

亦寫郭靖、黃蓉、小龍女、黃藥師、周伯通等等人物

每一個人物,都有深意,都用心刻劃

呈現一幅眾生的圖畫,而非一個人

福氣

每天起來,仍然見著家人,已是福氣

2024年3月31日 星期日

基礎

越來越明白,教育是人生的基礎

要好好注意

覺遠

《神鵰》結尾,覺遠大師短暫出場,遇上楊過他們

就在這短短的相遇,楊過看出覺遠大師內功深厚

匹敵郭大俠和一燈大師,己所不及

這是武功

另一方面,覺遠大師雖然不通世務,但品格端方儒雅,令人欣賞

他的一生,就在少林寺藏經閣中打理經書,沒沒無聞

但是,除了剛才提到的人品武功,他還有一項重要成就,就是培養了張三丰

張三丰後來建立武當,威震天下

而他之所以能建立這番成就,得益於覺遠大師的言傳身教

年少時已建立良好的內功基礎,亦學到為人的品德

我覺得覺遠大師在天之靈,得知徒弟有這番成就,亦感欣慰

但他自己,最重視的是修行

他的道行很高,而張三丰,亦不比師父遜色

《神鵰》後的楊過

《神鵰》後段,與小龍女重逢之前

楊過在江湖闖蕩,漸漸結識一班江湖朋友,亦闖下神鵰俠的名聲

有網友說,《神鵰》結束之後,楊過並非從此隱居

尤其南宋滅亡之後,會尋求復國

有種意見認為,明教教主陽頂天,就是楊過培養

而陽頂天是文韜武略,俱臻上乘

此外,陽頂天時期的明教,可謂如日中天

亦有楊過為其建立基礎,包括招攬人才

這些觀點,未知真假

但我覺得以楊過的才能,未必不能做到

藝成

當年,袁承志是藝成下山

下山之後,在江湖中,應對得體,慢慢建立名聲地位

讓我想到

今時今日,學生出來社會之前

如果能建立一個良好基礎

那麼,到他工作

也能有不錯的表現,慢慢建立一番成就

不可思議

人生,真的不可思議,難以想像

體會

「保持歸於自己的中心」

初初遇上這句話,是十多年前。直到現在,我才開始有體會

這是自己的根基

保護

很多時,看見親友的痛苦,都會想保護他們,讓他們少些痛苦

我也知道,痛苦的經歷,能讓人得到體驗,學會一些道理,所以不必太過保護

會告訴自己,神有祂的心意,有祂的安排。用心做好自己,學習去等待。適當的時候,神會將適合的交給你

修為

修行,不只是了解道理

當然這也是需要的

但更重要的,是修為,是心境

這不是單純思辨能達成的

而需要體驗,需要生活的歷練

透過實踐,慢慢去培養

盡力

我一直記著,自己要做的事已經完成

現在工作,也不必太多顧慮,盡力而為就可以了

2024年3月30日 星期六

困難的意義

多年的經歷裡,經過很多困難

漸漸有一點體會

我一路以來的成長,其實與那些困難密不可分

正因有那些困難,我去面對,去克服

才有我今天的自己

也就是說,不必將困難看得太負面

也許,它們是偽裝的祝福

保持歸於自己的中心

想起一張奧修蛻變占卜卡:

十九、保持歸於自己的中心

常在定中

環境惡劣,很多人的情緒會受到影響

也有些人,仍能保持正面的態度

我想,重點之一是要保持自己生活的中心

也就是有一個穩定的重心

也許這能讓我們安定

不是心隨境轉,而是常在定中

無悔

從事教育工作,已十多年

一直覺得,自己做得不好,仍有很多不足

但漸漸明白其中意義

好感謝神讓我走上這條路

我充滿感恩,沒有絲毫後悔

教育上的心思

陳強立教授,曾經這樣評價李生:

「低調地說,他是要推廣獨立思考;高調地說,他所走的是『五四』以來開啟民智、提高國人思考水平的路。眾人皆欣羨李先生的明星風采,筆者卻獨取李先生這份教育上的心思。」

一直以來,我最敬佩的,就是李生這份教育上的心思

師道

郭大俠成長的歷程

得到江南七俠、馬鈺和洪七公的教導

他深知師恩

因此,郭大俠一生,最尊師道

對他來說,師道是神聖不可侵犯

鴦掘摩羅

當年鴦掘摩羅被人誤導,要做一條千指項鍊

他殺了 999 個人,還差一個人

剛巧佛陀遇上,這一刻,佛陀心中有了覺悟

他願意獻上生命,去阻止鴦掘摩羅繼續殺人

他去到鴦掘摩羅面前,表示願意做第 1000 個被殺的人

鴦掘摩羅想不到世間有這樣的人,深受感動

決定放下屠刀,跟隨佛陀

佛陀批准了

後來,鴦掘摩羅成為佛陀座下重要弟子

記得當年我第一次讀到這故事,已經深受感動

我覺得佛陀好高貴,亦好勇敢

我自己做不到這樣

但現在做教學工作,遇上頑劣學生

亦希望自己能夠更有耐心,盡自己的能力,給予幫助

好深

神對人的愛好深,世人難以想像

事奉

我現在的態度,就是去事奉神

在自己的崗位上,完成神給我的使命

足夠

知道朋友的心意,已好足夠

郭大俠

讀《神鵰》時,讀到郭大俠的段落,總是由衷敬佩

郭大俠武功好高

但他好謙虛,重誠信,亦寬厚待人

感謝金庸先生,讓我認識郭大俠,感恩

洪七公

洪七公是一位好有智慧的老師

當年他初遇郭靖,很快就知道郭靖是值得付託的

他將整套降龍十八掌傳給郭靖

而這是洪七公一生的唯一一次

郭靖當年跟師父學習,大概還未懂得師父的心意

但以郭靖的性格,他慢慢就會懂

郭靖一生成就非凡,不單因為他自己的努力,也因為他有很好的師父

不單是洪七公,還有江南七俠

2024年3月29日 星期五

嚴師諍友

長大的過程,遇見不少嚴師諍友

這是自己的福氣

雖然有時會聽見嚴厲的批評,但知道是忠言

會去思考

自己是否做得不好?如何去改善?

傻瓜

想起奧修禪卡 0 號牌:「傻瓜」。它的牌義有這一段:

「傻瓜是一個繼續信任的人,傻瓜是一個違反他所有的經驗而持續信任的人。你欺騙他,他也會信任你;你再度欺騙他,他還是信任你,然後你就說他是一個傻瓜,他是學不會的。他的信任是無與倫比的,他的信任非常純真,沒有人能夠腐化它。」

敬佩

對於郭大俠,我一直敬佩

2024年3月28日 星期四

珍惜

什麼都擁有,萬千寵愛在一身,未必知道可貴

有的學生,經歷很多艱辛

對於老師的幫助,反而更加珍惜

幸福

家是好重要

覺得自己好幸福,好感恩

無涯子

「此事對你到底是禍是福,此刻尚所難言。武功高強也未必是福。世間不會半分武功之人,無憂無慮,少卻多少爭競,少卻多少煩惱?當年我倘若只是學琴學棋,學書學畫,不窺武學門徑,這一生我就快活得多了。」

對於人間的爭競,想起無涯子對虛竹說的這番話

不卑不亢

李生說,九一妙心是天人學的最基點

對此體會漸深

九一妙心教人不卑不亢

而不卑不亢,正是我們面對人生世事的良好基礎

眾生

一路長大,越來越看見眾生的痛苦

是的,好多人都過得不容易,有許多委屈,許多艱難

我們看見成功人士的風光,但他們痛苦的一面,誰人知道?

比如學校裡,考第一那位,大家都羨慕

但他這次考了第一,下次能否保持?

他要不要保持?

要付出多大的努力?

平凡,有平凡的幸福

往往,中間位置,是較為舒服的

不用忍受底層的痛苦

又不用像第一名那樣緊張,無止境追逐

但要知道這一點,也要有一定的經歷

現在的我,更多是想對人給予一些幫助

大環境難以改變,就盡其在我

隨緣

人生很多事,不是自己能夠控制

有時,就隨緣吧

恐懼

仍有好多恐懼

守下去

日本旅行時,看見有些餐廳餸菜美味,但客人不多

替它們可惜

這樣的店舖,應該更多人幫襯才對

目前是歷練吧,守下去,會看見成功的一天

寬容

昨天談到取悅,今天有更多想法

太過去取悅他人,而失去自己,這樣並不好

但不必要求自己完全不去取悅人

親友之間,有時你哄哄我,我哄哄你,也是一件樂事

人生很難,可以對自己有份寬容

2024年3月27日 星期三

無常

無常,是一種好深刻的感受

未必

未必美人,就能找到適合的伴侶

美麗的人,往往追求者眾

這時候,你如何選擇?

怎樣知道哪個人才適合你?

明星而沒有美滿婚姻

這樣的情況,也很常見

心願

年輕時看電視見到的明星,現在已年紀不輕

見新聞說,有些仍是單身

而我心裡,是想他們得到幸福

等待

用在教學的時間,並不少

會看見學生進步,慢慢地

放鬆也是重要的,學習等待

適當的時候,就看見成果

成功之道

在社會工作,想要發展,首先你要有實力

而在你所屬的領域,要遵守相關規則

此外,要懂政治,知進退

這些可以幫助你成功

但不是每個人都接受這些

有些人有他自己的堅持,因而一直沒什麼發展

那是自己的選擇,也不用埋怨

人生在世,事業固然重要,也有其他重要的事

即使無法名成利就,也能找到你的恩賜

展現

以前的教導,是要謙虛

現在,不少場合,社會也著重自信地展現自己

也曾聽說,要韜光養晦

那也是一種智慧

但我覺得,固然有沉靜的人,有內斂的人

也有些人的願望,就是去展現

可以的話,就去展現吧

我是支持的

其實,這也是我的願望

取悅

有時,我們會努力取悅他人,藉此得到自己想要的事物

做學生時,取悅老師

職場工作,取悅上司

要完全擺脫,並不容易

但有時候,也可以做些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人生匆匆,轉眼幾十年,留些時間給自己

2024年3月26日 星期二

修羅場

有人說,世間是個修羅場

以前不大明白,但現在,我開始感受到

釋尊

釋尊本是王子,但他看見眾生的痛苦

最終選擇離開王宮,去求道,要找到能夠救助眾生的方法

我覺得釋尊有善感的一面,因此能明白眾生的痛苦

同時,他有決心

知道真正要追求的是什麼,就果斷去做

而他最終成道了

決心

出家前,何寶生身家百億

但有一天,他放下一切,決定出家

好大的決心

2024年3月25日 星期一

知足

人生有完結的一天,不是無止境追逐下去

如果你看見,已經得著很多,感到知足,那便可以了

未必每段相遇都能長久,重要的是你已得著恩典

是的,神給你很多

各有風格

沒錯,古淖文得了冠軍

(我覺得他好有王者之風,也為他得獎而高興)

但其他參賽者的演出,不見得遜色

他們各自在展現他們自己,我覺得好精彩

正因有不同的人參賽,這比賽才這樣多姿多彩

他們的水平都好高,給人一段深刻難忘的經歷

我是感動和欣賞

不只為比賽

看《中年好聲音 2》,感覺有不少參賽者,不是只為贏比賽

他們有自己想唱的歌,就選擇去唱,即使不利比賽成績

有的是借這個機會去演出,去分享他自己

有的在追夢

也會不斷尋求突破,想探索、展現不同的自己

而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做你自己

這也是這個比賽的訊息

不少參賽者都是這樣做

尤其古淖文,盡情釋放自己,展現得淋漓盡致

給我很大的啟發和感動

四諦

對李生的天人四諦,體會越來越深

足夠

好感恩,一直有家人支持

對我來說,已好足夠

2024年3月24日 星期日

不見希望

目前的教育制度,對學生好殘忍

即使有些好想改善,但不斷得到的,仍是強差人意的成績

有許多學生,許多家長,看不見希望

有些漸漸接受現實,調整心態

也有不少,一直放不下

熱誠

你有沒有教學熱誠,是不是想幫助學生,學生好清楚

他們也會珍惜

人生挑戰

每一個學生,都在面對他的人生挑戰

有些是相當困難

要慢慢看清真實,一步步籌劃,如何走前面的路

路不易走,但不是沒有出路

人生的歷練,會讓你成長

走過之後,會有得著的

湯川的覺悟

當湯川表示願意代古芝報仇,湯川心中,已有覺悟

為了這個弟子,他願意獻出一生,因為他對古芝的愛惜

好戲劇性的一幕

或許有人覺得不真實,但我仍然感動,心嚮往之

不卑不亢

立身處世,我覺得最重要的態度,就是不卑不亢

對此感受好深

佛家修行,相近的是「定」的心境

追夢

一直在追夢

盡力

今天得知有學生成績很好,我好感恩

另一方面,我也有另一些學生,情況好艱苦

這是他們的功課

局面不是短期能夠改變

我可以做的,就是盡力幫助他們

除了學業,亦包括心態

2024年3月23日 星期六

內斂

日本人待人處事,有著較為柔和、內斂的風格

而非鋒芒畢露

同時,又著重原則,適當時會表現出來

也許是外和內剛的性格

被利用

儒家強調道德,而道家反對儒家

之所以反對,因為道德常被利用

以道德為幌子,這樣的事,在歷史裡,不斷發生

並非壞事

如今想來,當年公開試成績未如理想,並非壞事

它讓我看見教育制度的真相,讓我對此有切身感受

哀傷

想起不少往事,哀傷的一天

2024年3月22日 星期五

熱愛數學

這麼多年,熱愛數學的學生,我見過不多

但有一個,真的對數學充滿熱情

教他那時,我好開心

好享受和他一起討論數學,解數學題

沒想過這樣的經歷,那麼難遇到

而我好感恩,有這樣的機會

真的,已得著太多

壓紅抬藍

有一門學問,叫作「性格色彩」,樂嘉建立的

性格色彩將性格分為四類,用紅藍黃綠四種顔色代表

其中紅色比較隨性,著重自由,著重快樂

而藍色是完美主義,嚴謹、忠誠、守紀律

樂嘉在書中提過,中國人社會是壓紅抬藍

也就是推崇藍色,打壓紅色

對此,我是相當有體會

這個社會,是要人依循套路,完成任務

這些,藍色是較為勝任的

而紅色喜歡創新,喜歡自由發揮

對於重重覆覆就會覺得辛苦,感到枯燥乏味

但社會普遍工作就是如此

所以紅色是很難適應的。困處其中,更是哀傷

世間固然有藍色,但紅色也不少

是不是要為紅色考慮一下?

在這個社會,紅色要如何走下去?

2024年3月21日 星期四

敬佩

除了儒家精神

福山演的湯川,亦讓我感受到日本的武士道精神

我覺得湯川教授,是一位令人敬佩的老師

禁斷的魔術

看《伽利略一禁斷的魔術》,是特別篇

感到東野先生沒有停留在直木獎,而是不斷探究,不斷摸索

在這一篇,有著深刻的社會議題,又有師生之誼

湯川遇上一個很有潛質的學生古芝,悉心栽培

古芝研發武器想替家人報仇

在最後關頭,被湯川掌握了武器的控制

湯川對古芝說,如果決定要報仇,由他替古芝出手,因為他是古芝的老師

學生這樣使用科技,他作為老師,是有責任

最後,古芝收手了

也重新學習,希望考入帝都大學物理系,跟隨湯川老師

這一篇裡,福山演的湯川成熟了很多

更加冷峻,但冷峻底下,有情感

尤其他與古芝的師生情,令人感動

自己教學多年,對此感受甚深

在湯川身上,我看見儒家的道義精神

雖然拿儒家和物理聯繫在一起有點怪,但我確實有這種感覺

尤其看到他對古芝說的話

「科學是要拯救人類,而非用於傷害他人」

2024年3月20日 星期三

那一局

再次想起《笑傲》這一幕:

那婆婆道:「令狐少君,臨別之際,我有一言相勸。」
令狐沖道:「是,前輩教誨,令狐沖不敢或忘。」
但那婆婆始終不說話,過了良久良久,才輕聲說道:「江湖風波險惡,多多保重。」
令狐沖道:「是。」心中一酸,躬身向綠竹翁告別。只聽得左首小舍中琴聲響起,奏的正是那《有所思》古曲。

這是任盈盈對令狐沖含蓄的示愛

而在《嫌疑犯 X 的獻身》

石神設的那一局,就是在表達他對靖子的愛

感恩

感恩能讀到東野圭吾,能讀到《嫌疑犯 X 的獻身》

堤真一

在《嫌疑犯 X 的獻身》的劇場版

堤真一演石神,演得很好

石神

這兩天重看《嫌疑犯 X 的獻身》,東野圭吾「神探伽利略」系列

這次的主角是石神哲哉,一位數學天才

大學畢業之後,一直在一間普通的高中教書

有才華的人,大概都想一展所長,建立一番成就

就像湯川學,也就是「伽利略」

他是石神的大學同學,也是一個天才,在帝都大學做物理學教授

而石神,卻屈居一隅

這也是一段深刻的經歷,誰人懂那份哀傷?

湯川學就不懂

而在石神最絕望的時候,遇上花岡靖子,令他的人生重燃希望

但石神只是暗戀

一次意外,花岡靖子錯手殺死前來騷擾的前夫富樫

石神得知此事,主動出手相助

他設了一個局,藉此令靖子脫罪

這個局有種種後著,可說無懈可擊

湯川得知此案,與石神相認,最後看穿石神的局,但仍然無可奈何

石神的最後一著,是自己獻身,背上殺死富樫之罪

在這個局中,是天衣無縫的一著

但百密一疏,他忽略了人性,最後靖子主動認罪了

雖然這局是破了,似乎美中不足,卻是更美好的結局

靖子願意認罪,這樣的人,更值得石神幫助

石神也不會介意他的局被破解,而是為靖子難過

這部小說,既寫了石神的天才,亦寫了他的深情,還有他的缺點

他不是完美無缺,但這樣更真實

屈居的日子,我覺得,石神已不再奢望人生有什麼成就

我其實,還不懂這種經歷的意義

有這樣的才華,卻無可發揮,這不是最大的悲哀嗎?

在小說中,石神的救贖,是花岡靖子

因此他願意為靖子獻上生命

我覺得石神是很精彩的一個角色,也很悲哀

他讓我明白更多人生的哀傷

2024年3月19日 星期二

靈感

有時會有好多靈感,好多想法,就寫多些

足夠

今天再次回顧自己的人生,覺得自己有不錯的貢獻

目前最好的心得,都已寫在這個網誌

我覺得已足夠

以後仍會繼續寫,但隨緣吧

有多大成就,不要緊

依據新時代思想,成長是無止境的,永遠可以更進一步

但人生是有盡頭的

不用一直追逐,而是知足

得到的已經很多,也已盡力貢獻,可以了

學習懷著知足的心,去走前面的路

互助

有時候,有些事

可以讓家人幫你,不用什麼都背負身上

當自己閑下來

又可以幫幫家人,回報一下

後盾

一直得到家人支持,做我的強大後盾,感恩

完美

一直接受的教育,是完美主義的教育

接受

修行,不是要做到毫無錯誤

而是學懂接受自己會犯錯,學懂原諒自己

話雖如此,這其實是好困難的事

我修行多年,但犯錯,仍然好多

人生實難

學原諒

經歷多些,有時也明白多些,對人就較寬容

你知道人無完美,也不怪責人犯錯,而能體諒

朋友之間,也是如此

不會因你犯錯一次,就不能原諒

既然朋友能夠諒解,自己也學著原諒自己

犯錯

人生在世,是會犯錯

但有時不容易接受自己犯錯

對於完美主義者而言,更是如此

真的很難接受

也學著放下一些吧

因為放下一些,也會好過一些

幻象

有一晚,看京都夜景,五光十色

卻讓我感到,這一切似幻象

盡人事

不經不覺,已教學多年,累積不少經驗

現在的學生,多數已跟我好一段日子

對他們都有不少認識,看見他們每一個的獨特性

讀書不易,他們亦各自努力面對

不知他們將來的路會如何,目前的階段,就打好基礎,為將來做準備

自己想幫助他們更多,自己的讀書方法和心得,亦想傳授他們

學到多少就多少吧。盡人事而聽天命

真實

小時候,看世界很正面

以為長大之後,會有美好的前景

漸漸長大,卻看見世間種種黑暗

自己的人生亦經歷許多苦難

但這才是真實的人生

去面對這一切,亦是一種修行

看見身邊親友,都有他們的難處

去克服,讓自己過得好一些,亦令世界好一些

福柯

福柯所說的權力結構,不單是法國社會的現象

亦是中國社會的現象

2024年3月18日 星期一

社會套路

社會要有一定的規則和套路,否則難以運作

但一個公司員工,如果工作只是一直照搬套路,可能會感到枯燥乏味

如果加上不能出錯,更令精神緊張

這是當今社會的一個主要問題

現在的社會結構,有不妥之處

不一定完全推翻現狀,但要尋求改變

一些改良與調整,是需要的

佛法

看虛竹的言行,可知他對佛法體會甚深

社會結構

想去了解中國社會的結構

了解中國

想了解中國文化,除了真實社會的歷練

亦可讀歷史,或者小說,從中去悟

人物為主

中國的歷史傳統、小說傳統,是寫人物為主

透過了解人物,去了解政治,了解文化

古書

中國的古書之中,有中國人的智慧

明白

你越明白人生,就越明白歷史

容老師

中三那年,容老師來代課,教中史

聽課時,看見容老師熟知歷史

如今看來,想必亦深明政治

但當年來代課,卻沒照本宣科

不管什麼考試模式,而是講歷史故事,裡邊分享感悟

我想是這些最觸動容老師

因此他選擇這種方式去教

不利他的教職、他的升遷,但我覺得是他的教學理想

他想大家喜歡歷史,領悟歷史

這是學歷史最大的意義

而非只學一些答題套路

制度如此,但不一定盲從

而是可以真正為了學生,而有更高的追求

體會

對人生,金庸體會好深

在《天龍》,金庸就將很多人生體會寫出來

寫少林

《天龍》寫虛竹,同時是在寫少林

因著少林的教導,加上虛心學習,虛竹才有很好的修為

然後去江湖歷練,去利益眾生

虛竹傳奇

《天龍》裡面,給我最大啟發的

是虛竹的故事

安排

雖然自己有時會嘗試給人一些幫助,但何時可以走出困局,是由上天掌管

我只要適當地貢獻自己,安心等待,上天會有祂的安排

病業

病業,很多人抗拒

但在我過去的經歷裡,卻從病業學會很多

人生模型

金庸十五部小說

就是一個人生的大模型

經歷

過去,在修行的路上

曾有十年,伍老師與內心的我念對抗

後來,因著奧修的著作

伍老師不再對抗

改用覺察和接受的方法,而開始進步

表面看來,伍老師似乎浪費了十年

但我覺得,這十年是很寶貴的經歷

因著這段經歷,伍老師對修行體會更深

這個時代,大家都在追趕

總是要用更快的速度學會知識,要用更快的時間取得成就

但這樣,就忽略了生命中另外的一些經歷

我覺得,各種經歷都在幫助你成長

經過各種事情之後,尤其老人家,許多都有不錯的智慧

他們明白許多,值得學習

這個社會,是要慢下來吧,目前是太匆忙了

熱愛與自主

如果你熱愛一門學問,又有一份自主性

你就會不斷摸索,用各種方法,尋求突破

而最終,你也會學有所成

全面的學習

記得曾經教導一位學生

他很喜歡數學,很有自己的想法,會用自己的方法去學數

有時他遇上難題,會找我幫手,我很享受這樣幫助他解難

另外,我知道他的不足,曾給他一些改善建議

他沒有採納

我也不介意

我相信,他一直學下去,會更清晰自己的問題,也會去改善,不必急於一時

學習的過程,他會繼續有各種嘗試與摸索,會學得越來越全面

記得我以前讀書,也是自己摸索

未必當時就學成,但一直學下去,各種各樣的方法與知識都可以學會

對那位學生,我很有信心

我相信,他是能學成數學的,將來也會有不錯的成就

體會一切

在我學習的過程,我是各種各樣的方法都去嘗試

有些發覺好有用,有些卻效用較小

但即使效用較小,仍在增加你的經驗,加深你的體會

最好的學習,就是去體會一切

你會明白,每樣事物都是有價值的,它們都在教你人生

我想,這也是全人教育值得注意的一件事

教訓

每一個看似錯誤的經歷,都孕育教訓

不修行

漸漸有些感悟

人生,可以不修行的,做回你自己吧

陽光

不時想起信長之館的路上

那天天氣很好,陽光燦爛

2024年3月17日 星期日

喜樂

現在的常霖法師,有一份喜樂

看他出家前的照片,那時沒有的

黃劍文

黃劍文《我要我們在一起》
https://youtu.be/_Y1d25qCkKc?si=nzWts4GlBbp48v-H

劍文今天,很好的表演

做回自己

古淖文《Bad Boy》
https://youtu.be/RE8-cQXtRSU?si=sAlGPVmPqj0otYKT

前幾回合,古淖文表現都很好

但感覺今次,更是做回自己,淋漓盡致

好欣賞他今晚的演出

啟發

看歌唱比賽,參賽者與現今歌手合唱

那種經驗,也許猶如跟高手下棋,會有不少啟發

道行

虛竹出場,平平淡淡

後來有不少奇遇,但以前看不出什麼

如今看來,卻覺得虛竹道行不淺

看他的言談,就有體會

容許

容許自己去輸

進步

覺得最近自己有小小進步

生命結構

生命,有它的結構

神秘學如占星、塔羅,就是說生命的結構

難關

越大的難關,能教會你的越多

勝敗心

想起虛竹這段內心獨白:

「我師父常說,佛祖傳下的修證法門是戒、定、慧三學。《楞嚴經》云:『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我等鈍根之人,難以攝心為戒,因此達摩祖師傳下了方便法門,教我們由學武而攝心,也可由弈棋而攝心。學武講究勝敗,下棋也講究勝敗,恰和禪定之理相反,因此不論學武下棋,均須無勝敗心。念經、吃飯、行路之時,無勝敗心極易,比武、下棋之時無勝敗心極難。倘若在比武、下棋之時能無勝敗心,那便近道了。《法句經》有云:『勝者生怨,負則自鄙。去勝負心,無諍自安。』我武功不佳,棋術低劣,和師兄弟們比武、下棋之時,一向勝少敗多,師父反而讚我能不嗔不怨,勝敗心甚輕。怎地今日我見這位段施主下了一著錯棋,便擔心他落敗,出言指點?何況以我的棋術,又怎能指點旁人?他這著棋雖與慕容公子的相同,此後便多半不同了,我自己不解,反而說『只怕不行』,豈不是大有貢高自慢之心?」

放輕

對目前的我來說

下棋,最重要的不是取勝,而是學習放輕勝敗

這是現階段的功課

修行所在

下了兩局棋,都輸了,但不介意

覺得自己也表現不錯,空閑時玩玩

還有其他放不下的事,那才是自己的修行所在

重新開始

記得做癌症治療那時,心裡想著的是:

等康復之後,重新開始

興致

大部份時間都是教初中數,已經教到有些悶

今天學生來學 M2,教他數學歸納法

講解其中大意,教得興致勃勃

事理

家長都有過不少人生經歷

很多事理,他們都懂

大家互相尊重,彼此溝通,一起幫助學生成長

信任

有些家長,認識好幾年了

一直就著學生的情況溝通,找出學生的問題,嘗試引導學生改善

漸漸,家長對你了解更多,明白你用心去教,對你亦更加信任

我覺得能建立這樣的關係,是很可貴的,我亦好珍惜,會繼續努力幫助學生成長

2024年3月15日 星期五

劍客之志

從前,讀古日本的劍客故事,好嚮往

也想自己成為一位劍客

但這是現代

自從明治維新頒布廢刀令,名義上已沒有武士

雖然如此,仍可以傳承劍客精神

一方面追求劍道極致,一方面以武行義

揭露現代社會的黑暗,批判不公義

以這種形式,做一位現代劍客

2024年3月14日 星期四

熱血

看《男兒當入樽》,感受到一份熱血

尤其是湘北主力,都有大志

他們都想贏全國第一

我想,這也是很多日本人的志向

未必成功

但這樣的人生,為志向而奮鬥,很有意義

2024年3月13日 星期三

太極

好一段日子,沒練太極

但其中哲理,仍在體會

太極好深,要慢慢學

體用

體用,就是理論和應用

學一門學問,要懂其體用

理論和應用兼備,這才全面

中國文化本質

我覺得《笑傲》所寫

乃中國文化之本質

一曲異響

了解政治,就知道中國社會如何運作

但這樣的社會,不是每個人都跟隨政治的主旋律行事,而是會有異響

譬如《笑傲》的令狐沖

整個社會都在追求成功,但令狐沖沒有跟隨

他是劍客,卻似古代的藝術家,追求個性解放

他想要的,是在琴、劍、酒之中,與知音一起,笑傲江湖

政治小說

為何金庸要在《笑傲》寫政治?

因為政治是中國文化的核心

在中國人社會,政治可說無處不在

為何中國歷史是政治史?亦是同樣道理

了解

下棋的過程

是個了解自己的過程

屏風馬

中象,很少下了

但今天有所感悟,想分享一下

下中象,我用的布局是屏風馬

從前也不明白,為何自己選擇這一布局

漸漸,卻有些領悟

我自己不是很進取的人

平日與人相處,亦比較禮讓,顧及人的感受

反映在象棋上,就是屏風馬的布局

如果是較為進取的人,會用中炮

但我為人是較為柔和的

而屏風馬,一個穩健的布局,又能適時反擊

是頗適合我的

喬峰

記得王怡仁醫師寫喬峰

提到喬峰之所以被逐出丐幫,其實是他內心信念的顯現

他已厭倦戰爭

而離開丐幫之後,他對宋遼兩國人民的痛苦了解更深

在小說後段

他就致力宋遼和平,甚至最後獻出生命

競爭

有的學生,鬥心很強

也有不少學生,不想鬥爭

但在這個社會,所有學生都被迫參與競爭之中

九號

看《九型人格》,除了二號助人型

覺得自己也有九號和平型的特質

由一護想起

一護是個善良的人。從前不懂,現在開始懂了

人生在世,不用總是要打倒他人吧

對於鬥爭,我已好厭倦

中學時努力考好成績

但上到大學,我沒有再問同學的成績

不想一直追逐虛榮

大概那時,我已不想競爭

而是想建立一套哲學理論,讓世人得到幸福

但現在,也覺得不要緊

好好貢獻自己,就可以了

世間充滿鬥爭,但我不是這樣的人

2024年3月12日 星期二

二號

讀《九型人格》

覺得自己是二號,助人型

題材

人生裡,各種各樣的經歷,都可以成為你落筆的題材

政治

這個社會,周圍都是政治

嵇康

想起嵇康的話:

「今但願守陋巷,教養子孫,時與親舊敘闊,陳說平生,濁酒一盃,彈琴一曲,志願畢矣。」

小別

近來,想起《哲道行者》這番話:

「這樣的分散,以九天之上的鳳目來看,不過小別而已。小別怡清,有利於消除愛的疲累,空出一段時光,讓各自獨對天地,別有一番領會。天還是一樣有澄碧萬里,層雲叠秀;地還是一樣有山川湖海,綠野無邊。」

2024年3月10日 星期日

魚住的故事

在《男兒當入樽》,有一隊籃球隊,叫陵南

它的隊長,是魚住

在隊裡,魚住的位置,是中鋒,和湘北的赤木一樣

但是,他不是陵南版的赤木

隊友覺得他除了身高,別無優點

比賽時,隊友仙道能帶領整隊球隊打好波,好像真正的隊長其實是仙道

因著這些,魚住好自卑

最終,完成高三之後,魚住決定離開籃球,回去繼承家業,做廚師

曾經好努力練籃球,最後卻放棄了

人世就是有這些

魚住的故事,我覺得好哀傷,感受好深

讓人深思,讓人感觸,讓人更明白人生

2024年3月8日 星期五

晚風心裡吹

阿梨粵《晚風心裡吹》
https://youtu.be/Pb9uiW7b3A8?si=DbO4rswlvi6q0nBP

早前聽見這首歌,很喜歡,分享給大家

好像是近年的歌,聽來卻像是 70、80 年代的舊歌

靈山歷史館

看靈山歷史館

原本只想認識更多坂本龍馬,卻接觸不少維新志士的故事

心有所感

維新,非一人可成,而是眾人之功

2024年3月7日 星期四

使命

李生的事件實在論,點出人生意義在於事件

有其洞見

但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完成人生使命

如果能夠完成,就圓滿了

恐懼

一方面,每天為親友祈求

一方面,知道自己心中恐懼,恐懼生離死別

不容易的修行

2024年3月5日 星期二

陶傑

《頂尖中英文精讀班》
https://share.readmoo.com/book/736405

《高等中文大典》
https://share.readmoo.com/book/586462

這是我最喜歡陶傑的兩本書

讀陶傑,許多年了。在他筆下,學到許多

學中英文,不只是學一些技巧,更要學其神髓

如今,仍看他的網文

對陶傑先生,我是感恩的

機舖

大阪的機舖

雖只看過一晚,卻很難忘

人間

人間,有它的美麗

體諒

等待的背後,是體諒

你明白人生有不得已,因此不會強人所難

是的,人生很難的,去諒解

書店

喜歡日本的書店

即使小小一間,書種亦好豐富

感情

發覺自己,對日本有很深感情

恩賜

人生在世,不用那麼貪心

比如我自己,得到的已好多

我會想,我真的值得得到這一切?

我是好平凡的一個人,有很多缺點

一切,都是恩賜

楊過修行

金庸筆下,我覺得最接近日本風格的修行

是楊過的山洪練劍,海潮練功

細味

簡單的生活

裡面有值得細味的幸福

2024年3月4日 星期一

無憾

上天對我很好,我沒有遺憾

李元松

想起李元松老師這番話:

「我這一生感到最幸福的一件事,是信佛、學佛、皈依佛。這件事帶給我的喜悅,即使是我後半生逢遇無比悲慘的因緣,都無損我的喜悅於絲毫。今生能夠信佛、學佛、皈依佛,是我最感幸福的一件事,我再也沒有遺憾。」

好地方

日本真是一個很好的地方

卷首語

第四十六卷:
知道自己的不幸
並不可怕
可怕的是
那曾經的幸福
一去不復返

第四十七卷:
你明日為蛇
開始噬人
用你噬人之口
聲聲嘶吼著說愛我
我是否還能同今日一樣
對你說愛你呢

上面是《死神》其中兩卷的卷首語

我很喜歡的兩首

寂光寺

寂光寺

意外遇上,卻印象深刻

因為除了是佛寺,亦是圍棋道場

更兼歷代本因坊墓葬處

對於喜愛圍棋的我,短短一遊,卻很難忘

2024年3月3日 星期日

感恩

懷著感恩,去面對人生

鏡花水月

藍染的斬魄刀,名為「鏡花水月」

一直以來,很喜歡這把斬魄刀

固然,藍染實力極高,斬魄刀很厲害

但這不是我喜歡的原因

而是因為,這把斬魄刀的技能,是施放幻象

而幻術,一直是吸引我的

2024年3月2日 星期六

破解

推理小說,破解案件

數學,破解難題

圍棋,破解珍瓏棋局

修行

日本文化裡面,修行是一種核心元素

日本人對工作的熱誠,不斷磨練、探索,追求極致

都是修行人著重的

2024年3月1日 星期五

立國之本

遊二條城,想到德川家康開創江戶幕府

後來以儒教為國教,重秩序、重禮、重德

想到何為立國之本

2024年2月29日 星期四

日本儒家

記得伍老師說過,日本文化,已實現了儒家思想

這次遊日本,確實有這番體會

儒家是日本人的內核之一

他們的敬業、重禮,充份展現儒家精神

2024年2月28日 星期三

謙卑

警惕自己

學習謙卑,不要驕傲

一門深入

在日本逛書店,感覺書種好豐富

想到自己的學習,有時會想做到海納百川

但如果一直追求廣,有時就不夠深

兩者之間,要找到最適點

有時,找到適合自己的書,可以反覆鑽研,這樣就有深度

而不必走馬看花,博而不精

2024年2月27日 星期二

人馬宮

記得從前看《聖鬥士星矢》的動畫,星矢一行人闖聖域,來到人馬宮

人馬座聖鬥士早已故世,卻並非直接通過

而是在這裡,遇上幻象

我覺得是給星矢他們一次很好的修行

其實其他宮亦可看作修行

但對我來說,人馬宮是格外深刻。也許因為和幻象有關

鞍馬寺

鞍馬寺給我很深感受

尤其是本堂下昏暗的骨灰庵堂,還有困難的雪山磨練

有種深山修行的感覺。亦頗有神秘感

2024年2月26日 星期一

中國傳統

我覺得中國傳統

著重的是巨蟹、山羊和天秤的特質

巨蟹的顧念親情

山羊的建功立業

天秤的得體公正

迷惘

有時,會有些迷惘,不知做什麼好

等待

有時,會好想看見學生有突破,想將最好的教會學生

明白要等待,但心急也是人之常情

感恩心

學習懷著感恩之心

去度過每一天

情況不錯

目前的工作情況不錯

學生都很好,多數都努力學習

感恩

交給神

漸漸覺得,工作的事,神會替你安排好

做好自己,然後交給神

在適當的時候,神就會把你需要的交給你

幸福

平凡日子

有著平凡的幸福

各安其位

日本人給我一種感覺,即「各安其位」

有些工作是高薪厚職,有些酬勞會低一些

但無論高低,都會努力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到最好

他們對自己有這樣的期許,也有熱誠去做好

2024年2月24日 星期六

發洩

太沉迷打機,確實不好

但是,像日本人那樣緊張的工作

發洩一下,平衡一下,也好

對於機舖,不用一味否定

新經歷

不是最艱難過後,就結束

而是仍有新經歷

正如山羊座是建功立業,但之後還有水瓶和雙魚

剛過中段的感受

日本旅行剛過中段時,我寫了下面一節:

經過艱難的雪山鍛練,見過禪宗的「吾唯足知」,讀到親鸞的修行經歷

很多意想不到的啟發

如今踏入旅程後段,感覺平靜

懷念

懷念信長之館

這是冬季,那天卻陽光燦爛

2024年2月23日 星期五

哀傷

以前看《飛狐》,覺得胡斐的經歷好哀傷

現在知道,苗大俠也好痛苦

配角

有些人看小說,只留意主角

但很多了不起的小說家

其筆下配角,精彩不下於主角

苗人鳳

苗人鳳,金庸筆下大俠,號稱「打遍天下無敵手」

人品武功,都沒得說

但是,他婚姻失敗

他的妻子南蘭出軌

後來,南蘭知錯,但沒臉回去見苗人鳳

其實,苗人鳳始終愛著妻子,如果妻子回家,苗人鳳一定會原諒她

但最終也沒有等到這一天

練習

最近,想起《死神》第十五卷的卷首語:

「我只是在練習,
怎樣才能跟你說再見。」

細意

感覺日本文化

是要細意體會

信長之館

記得去信長之館那天,路程不短,卻沒巴士

一路上,和朋友討論,覺得他們不善經營

這樣安排,不就少很多生意?

但到達之後,見館裡的職員待人友善,頗為得體

展館設計亦相當不錯,讓人重見安土城的風采

也許,他們最著重的,本來就不是生意

不只信長之館,日本頗多店舖,都是這樣,好低調

確實,世上還有很多,比賺錢重要的事

還有,回程路上,看見夕陽下山

一般下午來參觀,黃昏離開的人,都可以欣賞這樣的美景

這樣的設計,不是也很好嗎?

感恩

經歷多了,有時,會變得驕傲

比如學識多了,會覺得自己比父母懂得多

其實,沒有父母,哪有我今天?

父母願意犧牲自己,願意付出,這就比我高貴

而我還在計較這些

有父母這麼多年的照顧和支持,我好感恩,亦感謝主

克制

《笑傲》的女主角,是任盈盈

為愛情,她可以付出很多

同時,她很克制

故事裡,她很年輕,但她對人生,懂得很多

難怪初出場時,她是一位婆婆

她讓我知道,很多時候,克制是重要的

慢慢去體會這一點

享受

有時候,我會要求自己過得簡樸些,也會想別人這麼去做

漸漸地,我又會想,我這樣真的正確嗎?

學了這麼久,人生裡很多事,仍然無法面對

如果喜歡購物,喜歡吃喝玩樂,為何不要享受這些事?

難道要像我這樣,患完癌症,很多美食無法品嚐?

趁著有機會,好好把握,盡情享受,也不壞

世間是有各種的人生路,如果大家選擇多些享受,我也支持的

支持

很多年前,我曾經對一位朋友說

希望他可以去做自己喜歡的事,過自己喜歡的生活,我會支持他

到今日,我要說的,仍是這番話

鐵窗邊緣

記得多年前看《鐵窗邊緣》,有一集講一個男人

出獄之後,認識一個很好的女朋友

女朋友有好的事業發展

男人不想拖累女朋友,找個女人做一場戲給女朋友看

令女朋友以為他有了第二個,因而分手

其實這男人好愛他女朋友

男人說,以後會好好做人

劇情大概這樣,記不清,在網上也找不到這一集

但我一直記著這故事

2024年2月21日 星期三

離別

我知道,自己還未學懂面對離別

希望自己慢慢學會的一件事

永不失聯

https://youtu.be/VjbJu_Ns5dI?si=swv1ggGXfEDwNoOo

剛剛聽了這首歌,單依純《永不失聯的愛》

經歷

辭親,我覺得是生命中好深的一段經歷

辭親

常霖法師辭親一事,我一直記得

出家前,他有妻室子女的

當年,常霖法師跟妻子談過出家的意願

妻子最後答應丈夫

而在出家那一天,有「辭親」這一節

就是向親人跪拜,說再見的儀式

那一幕,我感受好深

說不清是什麼原因,會繼續去體會

2024年2月20日 星期二

常霖法師

https://youtu.be/uxCxvIUBYXo?si=7bKUk-eXFF8El7P9

今天,我想起常霖法師這段影片

深情

在《笑傲》,有下面這一幕:

那婆婆道:「令狐少君,臨別之際,我有一言相勸。」
令狐沖道:「是,前輩教誨,令狐沖不敢或忘。」
但那婆婆始終不說話,過了良久良久,才輕聲說道:「江湖風波險惡,多多保重。」
令狐沖道:「是。」心中一酸,躬身向綠竹翁告別。只聽得左首小舍中琴聲響起,奏的正是那《有所思》古曲。

以前,我不知道這一幕有多麼深情,直至讀到聶飛琼小姐的評論

匠人精神

京都旅行時

二條城旁邊一間拉麵店,幫襯了三次

吃麵時,看著碗裡的紫菜、雞蛋、湯、拉麵

想到每一樣配菜,都需要技藝

經過不少歲月,日積月累,才能有今天的成果

背後是對極致的追求

欣賞他們的精神

探親

今個新年,有日去探親

親戚有 80 了,身體尚可

很好的相聚

我也知道,要珍惜這樣的時間

人生不是只知賺錢,也要重視親情

2024年2月19日 星期一

改正

由讀書,到出來社會工作,有過不少歷練

仍會犯錯,那就改正吧

聖人也有錯,何況我這樣的普通人?

學習接受自己的錯誤,並去改正,去減少錯誤

這也是修行

認錯

人生是這樣

發覺走錯路,就改過來,而非一直錯下去

親鸞聖人,修行多年,受人敬仰,仍能承認錯誤

這是我欣賞的地方

親鸞

在東本願寺,看親鸞聖人的一生經歷,好深刻

年少時開始上山修行,但似乎未能普渡眾生

後來,他下山歷練

過程中,有掙扎,有反思

原本,他想救助眾生

漸漸,他發覺,其實是他向眾生學習

他覺得以前想法錯了,就勇敢承認錯誤

親鸞建立的佛法觀念,頗具革命性,不是人人接受

撇開這點,我覺得親鸞聖人一生,好真實,給我很大啟發

孤獨

大學時的我,好孤獨的

我幾乎從沒有問過同學的成績

因為我不想為了追逐虛榮

而做錯事

另外,我也無意與人爭勝

從不世故

記得曾聽人說過

哥哥是「深通世故,卻從不世故」

一直很喜歡這句話

也覺得是很難做到的,而更顯可貴

2024年2月18日 星期日

京樂春水

在《死神》,護廷十三隊有一位隊長,叫京樂春水

平日見他,風花雪月,其實心如明鏡

必要時,亦有手段

戰鬥力很強,但極少出手

前任總隊長故世後,京樂被任命為新的總隊長

以能力而言,我認同他是最適合的

但他自己,似乎不想背負那麼大的責任

一直以來,大家看見他的能力、他的可靠,總是將事情托付給他

但真實的他,覺得好累

也許,他最想的,是真的去風花雪月

但故事裡,是要他背上重責大任

他是我很難忘,亦很感觸的一個角色

我想,他會不會,也在尋找佛教所追求的解脫?

珍惜

世間的爭鬥

讓你學會去珍惜和平

好勇鬥狠

有時自己,頗為好勇鬥狠

漸漸覺得,要向那些和平主義者學習

可貴

越來越欣賞段譽

漸漸懂他的可貴

愛好和平

這世上,確實有不少人,愛好和平,而不喜爭鬥

尤其見到有些喜愛藝術的人,是如此

不喜爭鬥

在我過去教棋的經歷,看見有些學生,不喜歡下棋

有些是不喜歡這款遊戲

也有些,我覺得是不喜歡與人爭鬥

就像段譽,他著重佛法,著重愛心,而抗拒學武

但這個社會,在催迫每個人去爭鬥

它要你去打倒他人,成為第一

我覺得好荒謬

應該推崇的是段譽,是那些愛好和平的人

但這個社會倒轉來

正因此,我更珍惜段譽

也希望那些愛好和平的人,繼續與人為善

我支持你們

2024年2月17日 星期六

知道

有些話,朋友之間,未必會說出來

但大家是知道的

看得見

你有沒有心,是不是想幫助人,大家看得見的

他們亦會支持你

救苦救難

深山修行,有其難得

但我覺得,更可貴的是

來到人間,救助苦難眾生

慈悲

社會有很多問題

如果你的情況不錯

有沒有想過,去為苦難中的眾生,去做些事?

有沒有想過,去培養這份慈悲?

憤怒

看著學生這樣辛苦學習,這樣無助,我很憤怒

這個社會正在生病,要去醫治

底層

開始明白,為何神要我教一些底層的學生

我從前是讀名校的,也有我的困難

但底層學生的困難,我不了解

教學的歲月,讓我明白他們的不容易

尤其是,他們大多沒有人幫,看不見希望

名為教育,但有多少為這些學生考慮?

我覺得好可悲

我想,神在讓我明白人生更多

想我學會體諒,學會去助人

努力體會神的心意

荒謬

世界有種種荒謬

所以需要有人去批判,有人去指出錯誤

這是哲人之任務

2024年2月16日 星期五

感恩

今天的課很順利,感恩

靜思

旅行回來之後,也沒靜靜整理自己

接下來,試試留些時間,讓自己靜思

化野念佛寺

日本旅程中,有一天參拜化野念佛寺

看解說,得知「化野」一詞,象徵人生無常

而寺院設計,亦切合主旨

整個寺院都是墳墓,都是關於生死

武一郎

記得小時候,喜歡一部動畫,名為《魔神英雄傳》

很多劇情經已忘記,現在回想,最有感覺是武一郎這一角色

他是主角的師父,是一位武士

仁、義、忠

https://kknews.cc/zh-hk/culture/9j3n3gb.amp

中日韓不同的儒學特色

2024年2月15日 星期四

批判精神

近代危急存亡之秋

不少知識分子批判儒家思想,要打倒孔家店

以此救國,至今依然

但他們這份批判精神,正是儒家所重

也許正是源自儒家

唐與李

唐君毅先生似孔子

真誠,對人有敬意

李生則似孟子

有道義精神,剛健的風格

不似孔孟那樣是聖人,卻是相近風格

隱藏的儒家

李生是唐君毅先生的弟子,唐生是新儒家

但在李生書中,卻不多提唐生、提儒家

這只是表象

其實李生很推崇儒家思想

在《殺思》,李生提出教育的「情義禮系統」

在《思上》,李生教人「恰如其分」,這就是中道

在《思藝》,李生展現他的道義精神,也就是孟子精神

在這些地方

看見李生對儒學的傳承,值得細意領略

蘭生而芳

在《碧血劍》,金庸詠袁承志的印章是:

「蘭生而芳」

這是有典故的:

「蘭生幽谷,不為無人而不芳」

生於幽谷中的蘭花,無人看見,卻不掩其芬芳

袁承志在華山跟隨師父修練,沒什麼人認識,但品質高雅,像幽谷蘭花

金庸筆下

我覺得袁承志是令人欣賞,值得學習的一位人物

中國文化宣言

https://www.xueruxue.com/zhuanti/jinggaoshijie

新儒家對中國文化的深度闡釋

禚夢庵

https://www.eslite.com/product/1001117011407832

禚夢庵先生

評論三國人物,著重品德志節

金庸小說印章

https://kknews.cc/zh-hk/culture/y5qqe9g.html#google_vignette

金庸小說三十六枚印章

寄寓著金庸對筆下人物的心思

2024年2月14日 星期三

計算

從前讀書時,會覺得學數,最重要是邏輯

要練好証明的能力,對計算有些忽視

出來社會,教學多年

卻發覺,計算亦是重要一環,有它的意義,也要練好

錦上添花

在京都的最後一天,寫了下面一節:

踏入京都旅程的最後一天,還可以再遊覽一下

但感覺已好圓滿,剩下的都是錦上添花

匆忙

有時覺得,自己生活好匆忙

匆忙背後,是不知足

如果知足,看多看少,又有何妨?

2024年2月13日 星期二

正宗

讀金庸評論

我覺得最可靠的是潘國森、吳靄儀和聶飛琼

我覺得他們是玄門正宗

可以反覆體會、學習

樓宇烈

http://www.hkopenpage.com/bookdetail.aspx?id=9789888763405

樓宇烈,北大教授

一直用心推廣中國文化

讀樓教授的著作,得益不淺

在此推介給大家

武魂

日本建築,有著武魂

根基

對弈時,布局與定式

就是一局之根基

感恩

在教學的歷程裡

有些課堂,好感恩

如果不是離開,仍可以感受更多

但於今回顧,已足夠了

我沒有遺憾,感謝主

可以

並非專研棋藝

而學棋學到我這樣,也差不多了

在數學,我是全面的

棋藝就有不足之處

但我不是要在棋藝之路上到很高,現在這樣就可以了

概念

漸漸體會,學棋,更重要是掌握概念

布局、定式、棋理、覆盤,等等

將這些概念用於生活

這就是棋藝對人最大的幫助

捷徑

一直以來,我很努力尋找學習的捷徑

希望藉此幫助學生,令他們學得更快更好

但在教學的日子,發現貪快並不好

學習確實有好方法,但不是為了快

那些方法,能令你更上一層樓

但如果你基礎不穩,仍然要去補足基礎

那才能對學科全面掌握

一般指導學生,就讓他練好基本功

這就不錯了

尋找多年,卻發現一直的方向並不對

但不要緊,以後更正吧

其實平日教學,也不多說那些抽象高深的方法

而是基礎訓練為主

以後延續下去就可以了

「神教會我等待」,一句深刻的歌詞

在生活,在教學,都帶來啟示

棋悟

有時,思考棋藝教學

會想,如果學生能將學棋的得著,用於學業,那就好了

但想深一層,這要相當悟性才能做到

大部份孩子是做不到的

如果孩子學棋,就集中讓他練基本功

學到有文有路,這就不錯了

讓他將來慢慢去悟

感恩

能夠去日本,好感恩

創造

天地萬物,是神所創造

我們是神的子女,亦去學神

在生活上,做出自己的創造

這就是意義

雪國

在天上看見雲海

是雲,我卻覺得似冰天雪地

想起川端康成的《雪國》

沒看過裡面故事

但這書名,形容天上景色,好貼切

偉大

這次日本之旅,看見美景太多

但最令我震撼的,是回程時,在飛機上看窗外景色

起飛時,看見大海

飛到天上,又看見雲海

白茫茫一片,無邊無際

我的感受,是偉大

這是神的創造

相比之下,自己真的好渺小

但不要緊,神會給我適合的位置

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好,就可以了

以前聽見渺小、偉大、無邊無際這些形容詞,只知字面意思

這次是真的有感受

神真的好偉大

懷念

開始懷念日本

最先想到的是二條城,亦想到城外一家拉麵店

沒想到有這樣深的感情

祈求

祈求之後,心會定一些

2024年2月12日 星期一

石破天

《俠客行》的主角,是石破天

像之前提及的黑崎一護,石破天亦很善良

但他不懂人情世故,也不知人心險惡

他來到江湖,遇上謝煙客

謝煙客教他武功,其實是陷阱

按謝煙客的方式去練,是會死的

但石破天誤打誤撞,卻走出鬼門關,還練成奇特內功

人間際遇,難以明白

石破天不懂詭詐,有時會被佔便宜

但這是小節,重要的是心地

他始終待人以善,這才是可貴的

循序漸進

求學,我覺得循序漸進是最好的

一直去修練,讓功力漸深,慢慢去到高處

如果少年得志,往往患得患失

伴隨種種難以面對的心理關口

自己教學時,會心急,想快點看到成績

現在反思,覺得要學會耐心

如果上天讓你穩步向前,那是對你的祝福,要感恩的

英文

從前寫英文,好緊張文法

最近悟到,不必這樣拘緊

文法大致遵守

然後字詞可以自由配搭,自由發揮

達意即可

日本寺廟

日本寺廟,剛正,有氣勢

空手道的感覺

衛斯理

從事寫作,未必總能寫自己心目中的題材

在訪問中,倪匡亦曾表達類似看法

但我覺得,在衛斯理系列,倪匡確實是寫心中所想

衛斯理小說,不算很長篇,而有種精緻

而其中寓意,往往令人深思

2024年2月11日 星期日

數學世界的地圖

https://www.google.com/amp/s/kknews.cc/science/y8qyjlb.amp

如果能夠統觀全局,數學就學得差不多了

內功

在《神鵰》,以內功而言

最高境界是一燈大師

郭大俠相近,覺遠大師亦能匹敵

楊過、黃藥師、周伯通就其次

這樣的設計,有其深意

內功和心性有關

而一燈大師這樣的修行人,有很高的心性修為

這就成就其內功

一燈大師的心路歷程,好艱難的

有痛悔,有罪疚

而正正是這樣的經歷,成就他的心境

想到一燈大師的艱難,心有感觸

筆法

喜歡《六國論》的筆法

盡力

即使少人幫襯,仍然盡力做好

在日本遇見不少,覺得很可貴

感動

2024年2月10日 星期六

黑崎一護

《死神》的主角是黑崎一護,他是個很善良的人

小時候,他媽媽被虛殺死

他好內疚,好自責,覺得自己沒有好好保護母親

或許因此,他一直好努力保護家人,保護朋友,不想他們受到傷害

在瀞靈廷,他曾與劍八對戰

之後,劍八說過,一護是他同類,都好戰

但我覺得不是

一護是為了保護,才去戰鬥

而不是時常追求戰鬥的樂趣

讀《死神》的日子,漸漸明白一護,亦漸漸欣賞

虛竹

虛竹的性格

我覺得有金牛的固執、外和內剛

有處女的潔癖、堅守原則

還有雙魚的宗教性

修行

虛竹武功極高,但他自己不是好在意

他最想做的,是去修行,他想修成正果

聶飛琼

知乎有位作者,聶飛琼

她寫的金庸評論,好精彩

在這裡推薦給大家

我自己特別欣賞她對《笑傲》的評論

看完之後,才知道《笑傲》是那麼深

過去一直未能領略

低調

這次旅行,遇過一些餐廳,飯菜質素很高

但很低調,在少人到的地方

欣賞他們

2024年2月9日 星期五

故事

除了是家族的代表

在故事中,白哉亦是一位很好的兄長

一直好照護妹妹露琪亞

他有過妻子,但已故世

有時覺得,白哉是好哀傷的一位角色

其實不只白哉

《死神》裡面好多角色,都有他們的故事

朽木白哉

在《死神》,我覺得作者推崇星十字騎士團

而不那麼肯定護廷十三隊

但這是大體上說

不表示每個死神都不好

比如六番隊隊長朽木白哉,我就覺得是作者肯定的一位死神

白哉做到隊長,代表的是他的家族

一直以來,他都以家族為先,以瀞靈廷為先

他自己,是放到很後

我想,這正是日本傳統推崇的品格

但在漫畫中,也不是一味寫這一面

白哉也曾堅持自己的想法

另外,一護為了友情而救助露琪亞,亦給白哉衝擊

故事發展,白哉基本上仍是堅守傳統

但亦會反思,會知道有時要從權

在這部漫畫,白哉是令人深刻的一個角色,我好欣賞

納殊

納殊,是一位令人敬佩的數學家

年輕時,已對數學很有天份

完成本科,申請研究院,老師替他寫推薦信,只有一行:

「此人是天才!」

但並非就此一帆風順

他後來做了數學教授,但 30 歲時,患上了精神分裂症

此後,他一邊鑽研數學,一邊要和病魔搏鬥

20 多年後,奇跡地康復

因著他在博弈論上的貢獻,他亦得到諾貝爾經濟學獎

我覺得納殊的人生,好美麗,亦啟發人心

感恩讀到他的一生經歷

大阪城

回到大阪的那一天,遊大阪城公園

天守閣固然漂亮,梅林亦很美

修行國

覺得日本是個修行的國度

情感

一直在修行,努力想令心境平靜

但聽歌時,卻又覺得,經歷各種情緒,才能將它們表達出來

很多藝術家,都情感豐富,有的甚至有情緒病

正是這些經歷,讓他們創出偉大的藝術作品

2024年2月8日 星期四

哀傷

有些歌曲,聽著好哀傷

如果沒有那樣的經歷,唱不出來的

但那種經歷,也是令人感觸的

得失幾何

人世間的痛苦

有些人覺得,背後可能是祝福

譬如唐伯虎

正因經歷各種人情冷暖,看盡人生

才能畫出那樣的人物畫,三百年無人望其項背

唐伯虎有通透,也有哀傷

藝術成就這樣高,但得失幾何?

陳慧嫻金曲賽

陳俞霏《情意結》
https://youtu.be/sOOXbAyepSo?si=YxorRNfQ8NZ10lb5

顏米羔《我心不死》
https://youtu.be/j2t5J-EUotY?si=-df8jrpI0XzU46Ee

林若盈《紅茶館》
https://youtu.be/IT6Hipea1pk?si=9qFZLRLIlZfdWicz

這三首,我覺得是三位參賽者目前的最佳作品

米羔一直看見很有實力

若盈這次較為恰到好處

而俞霏,一路進步,越唱越好

接下來的日子,期待看見他們更多的演出

謎蹤

《謎蹤》,是我很喜歡的一部衛斯理小說。抄錄下面兩段,和大家分享:

「他想到這裡,心中不禁起了一陣畢生之中,從來未曾有過的異樣感覺,有點空空洞洞,飄飄忽忽。他年輕時,正是戰爭最吃緊的歲月,他擔負的工作又重,後來,各種古怪的工作都幹過,各種經歷都有,就是未曾談過戀愛,這時他看起來,雖然仍精壯得像一頭牛,可是自己想想,毫沒來由地,忽然有了這種怪感覺,不禁自己也笑了起來,對兩人的話,語氣也溫和了許多:『也不是太胡言亂語,人進畫中去,也不是絕不可能。』」

「只嫌時間過得慢,到了天黑,巴圖開始喝酒一一他本來就喝酒相當多,這次重新出現之後,似乎喝得更兇,我不知道他在接下來的七年之中又發生了什麼事,但就是那三年在草原上兜圈子,人可能在一幅畫中的經歷,也夠刺激他多喝酒的了。好在他酒量甚宏,也醉不倒地,他在臨上車的時候,還撿了大半瓶威士忌在手,看得良辰美景直搖頭。」

藝成

中學開始,用心學習數學,以至於今

當年大學是畢業了,但我覺得自己尚未學成,就是達到畢業要求吧

但這次在京都,看見一本數學書,講述數學的整體脈絡

大致看過之後,我覺得自己是真的學成了

並非完美無缺,仍然可以深造

但以一個學數的人而言,這就是藝成

不是第一次看這樣的書,弟弟亦曾推介相關影片

而這次,達成了

建模

今天教學時,對於建模,又有體會

這是數學的解難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