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8日 星期日

指導

想起吳清源的指導:

「忘記定式」

自由發揮

曾經上網搜尋提升象棋水平的方法,看見不少網友,都主張要建立自己的布局體系

比如先手用中炮,後手用屏風馬

掌握當中的主要變化,以之為基礎,去練熟,去實戰

貴精不貴多,以簡馭繁

這樣的學棋方法,我想不少人跟著去學,也學得不錯

我也曾嘗試,但漸漸發覺,這種學法不適合我,性格不合

世上有不同的性格,有的性格適合前面的學習方法,有的不適合

就如郭靖適合降龍十八掌,而令狐沖適合獨孤九劍

太多固定套路,這樣的學法不適合我

如果我要走下去,也許就是自由發揮,尋求更多新變化

截拳道圍棋

如果將截拳道應用於圍棋

我的想法是,不去跟定式,自由發揮,慢慢摸索出適合自己的棋路

變化

對我來說,千篇一律,我會忍受不了,無法繼續

我著重變化,我想有突破

規律

學習一門學問,當我已找出我能找到的規律,我就覺得差不多了

也許漸漸就停下來,轉而接觸其他事物

棋道反思

今天,對下棋有所反思

發覺自己下棋,已是差不多的模式,甚至有些千篇一律

譬如揭棋,我主要都是用那些招式

又如圍棋,我總是用相同的定式

已經好一段日子沒怎麼下棋

之所以如此,因為自己太固定了

沒有變化,沒有突破

這樣的話,我就沒動力繼續

我又想到,譬如圍棋,我可以嘗試不走定式

過去的日子,我曾花時間練習,漸漸形成一套招式,能讓我取得較佳成績

但之後,即使我尋求變化,也沒偏離太多

也就是說,變得固定

之所以如此,因為我還是著緊輸贏,不想成績太差

但其實,可以嘗試放下輸贏

將來離世,今天的輸贏有什麼大不了?

因此,可以有更多嘗試

記得有人說過,圍棋是自由的

接下來,學著去自由探索

不用跟定式,去行各種各樣的棋

可以摸索更多規律,也可以隨意去走,看看更多的可能性

2024年4月27日 星期六

盡力

即使考慮了死亡,也不表示我的決定無懈可擊

人無完美,做錯決定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

但我這樣考慮之後,已是盡力做最好的決定了

就算結果做得不好,上天也不會怪責我

因為我已盡力,這就足夠了

考慮死亡

今天,在思考如何作決定的問題

我會想,如果我不久於人世,我會如何決定

我這樣想,並不是杞人憂天

我是癌症康復者,做完癌症治療,還未夠兩年,也就是未過五年存活期

這段時間,復發機會不低

而即使過了五年存活期,也不表示不會復發

我曾聽朋友說起,他認識病人,八年後復發

而就算我沒患過癌症,就表示我會長命百歲嗎?

不見得吧

世間意外,無日無之

所以,作決定時考慮死亡,並無不妥

而其實,這時候,你作的決定,會更真實,亦更慈悲

未必一直活下去,你會更清楚什麼是重要的,亦更願意付出更多善意

這番想法,就是接下來,當我面對事情,我想學習去作決定的方法

不怕

越來越不怕談死亡

感恩

感恩的一天

2024年4月25日 星期四

隨緣樂助

我相信,世界沒有我,也能運作正常

我相信神的大能,相信神的安排

正因如此,我不必背負太多責任,隨緣樂助就可以了

閱歷越多,越發現世間高手如雲,很多人在貢獻自己

這是值得感恩的事

而我,也會繼續分享,同時學習放下一些

有很多同路人在一起付出

獨立判斷

唐君毅先生,是李生的老師

看唐生的書,感覺唐生是一位仁厚的老師,但李生沒學到唐生這份仁厚

李生思維好銳利,但對人有時是不留情面地批判

李生有很多優點,是我欣賞的一位老師

但作為學生,我覺得毋須接受老師的一切

人無完人,老師也是人,也會有缺點

學生不用跟從老師錯誤的地方,而可以有獨立思考

你自己去判斷,哪些是值得你學習的地方,哪些不是

我覺得這是更適合的態度

開放性

記得當年在港大讀哲學,有一件事好深刻

就是說,哲學系的老師,有一份開放性

他們並不當自己是權威,而是鼓勵你獨立思考,鼓勵你提出批判

上課時,如果你提出很好的質疑,有很好的理據,他們會讚賞

有的老師表面說自己歡迎各種意見,其實只是想擊倒你,來顯示他的優越,而沒有尊重

因著這些觀察,對於在哲學系的學習,格外感恩

那份開放性,給人很大的啟發

質疑

教會內部,是否容許質疑,抑或是一言堂?

正如我早前提到,如果沒有人提出日心說,可能教會一直都會主張地心說

要有質疑,要有反思,去改正,才會進步

一直只有一把聲音,只許服從,有什麼進步?

如果教徒是愛教會,看見教會有不妥之處,又有足夠的勇氣,其實可以在教會裡提出來,和其他教友討論

這樣做的話,真理越辯越明,教會就會更新

水瓶

十二星座中,我最喜歡的,是水瓶座

紅色

性格色彩中,我最喜歡紅色性格

2024年4月24日 星期三

圓滿

今天工作方面要做些安排,最終圓滿解決

各方都得到滿意的結果

好感恩,感謝主

美好

每人都做好自己,世界就會很美好

不錯

做好自己,作出一些貢獻,給出一些善意

這樣的人生,已有不錯的意義

不必搞得那麼複雜

自己的路

最近,開始走出了自己的路

蘭生而芳

幽谷蘭花,即使無人看見,亦不掩芬芳

華而不實

在死亡面前,微不足道

華而不實的理論就是

複雜化

有的人喜歡將事情複雜化

而我主張簡單

九曲十三彎

天花亂墜,九曲十三彎

搞清這一切,已不知用去多少生命

而我們還要生活

簡單

生活,簡簡單單就可以了,為什麼要搞得那麼複雜?

表達

一直想表達自己,所以一直寫下去

放下

很多事情,在死亡面前,都微不足道

當你想到這一點,往往就能放下

2024年4月23日 星期二

葉隱聞書

日本有部古書,名為《葉隱聞書》。裡面提到:

「武士道者,死之謂也。」

以前不明白死亡對修行的重要性,最近卻有體會

死亡,能讓人更好地活出生命

甚至我覺得,死亡也許是上天給人的禮物

死亡好深,能讓人學會好多

完成使命

由於我的使命已經完成,所以是沒什麼要顧慮的

比如說,不必委屈自己做不喜歡的工作

最壞的結果是死

而少些工作,不過少些收入而已

人生有很多有意義的事,有很多方式可以作出貢獻

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不用勉強

一課

漸漸感到,死亡,是好深的一課,它能教會人好多

體會

最近,對死亡有更深的體會

深不可測

對奧修體會越來越深

感覺奧修,深不可測

安然

面對紛亂的外境,如何保持寧定安然

這是我的修行

工作

現在,除了教學的環節,由於自己打理,也有很多課堂以外的事務

比如家長溝通

不時會和家長聯繫,傾談學生的學習情況,探討如何讓學生學得更好

補習以外,我又寫這個網誌

我覺得也可以算作工作,而且花的時間相當多

而我目前最大的貢獻就是這個網誌,我也很滿意

但工作時間長,會疲累

有時覺得,可以讓自己休息多些

雖然工時長,但收入不多,過去常常為此煩惱

我又想到,最重要的,是你的貢獻

而收入,是錦上添花

當然要維持基本生活,但有自己想做的貢獻,就有意義

這就足夠了

收入多少,就隨緣吧

我相信,上天會替你安排好

適合的時候,衪會給你更多金錢

我就在自己的崗位做好,學習安心

做好自己

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別的事,不用太執著

保持自己

有時看網文,看不懂,會好糾結

今天有所反思

其實自己不懂的東西,不知凡幾,難道我要自己變成全知嗎?

而且,有些事不懂,其實不會影響我主要的生活

既然如此,不懂就不懂吧

容許自己有不懂的地方

保持自己生活的重心,做回自己,這就可以了

緊張

生活中,有時遇上些事,會感到緊張、焦慮

在這些情況,要去除緊張,往往是很難的

嘗試容許自己有這些情緒,去經歷一下

情況過了之後,就會恢復過來

唱歌

想唱歌給人聽

交流

想與人有更多的交流和接觸

理解

感到有不少朋友理解自己,感恩

2024年4月21日 星期日

真實

我那位接觸占星的基督徒朋友,給我一種感覺,是真實

他一向直接表達自己的看法,不怕得罪人

堂堂正正,有種剛健的感覺

這也是儒家孟子一路的傳承

我自己就好怕得罪人,過份保護他人,而隱藏自己的看法

顧及他人是好,也要適度的做自己

這是我的反思

教會與占星

據我所知,基督教是禁止占卜星相的

我有位基督徒朋友,卻有接觸占星
不只占星,他還接觸很多靈性事物
而他照樣領洗,照樣做他的基督徒

這給我很大反思

我也是接觸占星的
過去我曾返教會,教友對我說,教會禁止占星
雖然我沒依從,但這是我後來離開教會的原因之一
我的想法是,既然我來教會,就要遵守教會的規則
而我既然無法遵守,我就離開

但其實是不是真要如此?
至少我那位朋友認為不是
他一邊仍然接觸占星,一邊繼續做基督徒

也許,有些人會將之視為對教會的挑戰
但挑戰是否一定不好?

以前教會是相信地心說的
後來哥白尼出來,提出日心說,卻被迫害
但現在,教會已經接受日心說,全世界的教育也都教日心說
但如果沒有人提出日心說,沒有人提出這樣的挑戰,教會會否改正過來?

再說個科學的例子,當年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就是對牛頓力學提出挑戰
而現在,相對論已取代牛頓力學,成為物理學最基礎的理論之一

可見,挑戰未必不好
有時,進步正正源於挑戰

我有時,會不自覺做了一些挑戰
我有時會自責,覺得自己冒犯了人
現在反思,這些挑戰,未必不好,也是讓人反思的機會

我這人,待人一向是友善的
有時有些質疑,也不要緊吧

凡夫

容許自己做個凡夫,容許自己做個普通人

奧修禪卡

讀奧修禪卡牌義,感受好深

感到奧修對人生,有好深的洞察

強烈

重溫奧修禪卡,在「強烈」這一張牌的牌義裡,讀到下面這兩段,最有感覺:

「禪宗說:將所有那些偉大的話語和偉大的教導看成你致命的敵人,避開它們,因為你必須去找出你自己的泉源。你不能成為一個跟隨者或一個模仿者,你必須成為一個原始的個人,你必須自己去找出你最內在的核心,不用嚮導,也不用引導的經典。它是一個黑暗的夜晚,但是帶著強烈的探詢之火,你一定會看到日出。

「每一個燃燒著強烈的探詢之火的人都找到了日出,其他的人就只是相信而已。那些只是相信的人是不具宗教性的,他們只是藉著相信來逃避偉大的冒險。」

唐君毅

看唐君毅先生的書

感覺這樣的作品,出自偉大的心靈

仁智兼備

唐君毅先生寫給李生的信中,有下面這段話:

「天命同學仁棣……敏悟為所罕見自不必說……所難得者在……棣之性情純厚處。大率一般之性情純厚者多缺敏悟,而敏悟聰明者多尖刻。聰明仁厚極難兼備,能備之者即為大器。」

這段話提到,聰明仁厚極難兼備

我想到,教學之中,也要仁智並重

現代社會,比較偏重智育,而忽略仁厚的培養

要培養仁厚,亦非易事,我想是身教吧

自己的教學也是偏重智育

我也希望,自己學會仁厚,也希望學生能學會

唐氏症

唐氏症的疾病語言
https://joo7215.pixnet.net/blog/post/358387316

當初讀到這篇文章時,感受好深

雖然自己並無子女,但有學生

一直都好想教出優秀的學生

但也發現,不是每個學生,都有很強的學術能力

對這些學生,更重要的,也許就是關懷和愛護

就像唐氏症的孩子,不能要求他有很大的世俗成就

而是簡單地愛他

但自己其實還未學懂,有時對學生還是會要求過高

我覺得這是我人生的功課,慢慢去學好吧

2024年4月20日 星期六

深刻

在網上讀各種疾病背後的心靈問題,想起奧修的見解

感到兩者頗多相通之處

奧修好深刻

寬容

近來體會較深的,是寬容
或者說是接受、接納,差不多的意思

一直以來,我對自己都是好苛刻的,要求自己做到完美
做不到時,會自責
好辛苦

但是,經歷癌症之後,現在放下了些

無論你是否完美,死了之後,也沒人理會的
那麼完美又如何?
而癌症何時會復發,也是未知之數
不完美就不完美,就這樣生活下去

很多年來,我都好自卑
現在覺得,自卑就自卑
好多人都是自卑的,也是照樣生活,沒什麼大不了的

做得不好的時候,就由得自己做得不好,接納自己做得不好
我只是一個普通人,普通人就是有種種不好

對己寬容,包括容許自己對人不是最好
有人對你不好,不一定要大愛,可以照樣反感

有的道理很對,做到之後,情況會好些
但我就是做不到,好軟弱
我這樣的普通人就是這樣

就容許自己這樣吧,多點寬容

最後想說,我覺得自己這篇分享寫得不好
有點凌亂,結構不嚴謹
也不要緊,有少少訊息分享,這就可以了

困境

在這個社會,有些人工作刻板,重重覆覆,只是為了金錢

卻對工作沒有熱情

日復日如是,已不知生活為了什麼,甚至感到絕望

也許,這是情緒病的原因之一

看不見希望,行尸走肉過日子

物質豐盛,卻心靈空虛

2024年4月19日 星期五

史書

一直以來,史學界最推崇的紀傳體史書,是司馬遷的《史記》

但我自己喜歡的,是陳壽的《三國志》

代表

學生,是一間學校的代表

日本教育

日本人,對人恭敬有禮,能夠顧己及人

由此可知,日本教育做得好好

由它學生的教養,推斷它的教育如何

陰影

經常,活在死亡的陰影之下

死,是人生的最大課題

2024年4月18日 星期四

友人

回想與友人多年相交,得著好多,好感恩

想說

譚輝智《想說》
https://youtu.be/6-0jvU-VQdg?si=3nvhhw6SVAsqBEoL

這兩天想起輝智唱這首歌,唱得很好,好感動

放不下

一個有充份自信的作者,可以不介意公開試成績

但我只是個普通人,一直都介意

而且是我最在意的科目

結果是,這麼多年來,一直放不下

公開試成績

中學讀書時,我最在意的,是中文科

我曾考過好成績,但後勁不繼,會考中文科成績普通

到高考,中化科成績好差

我很難過,也沒自信

其實我想做作家,但大學也沒有主修中文

平日仍會寫作,但一直沒信心

後來開這個網誌,開始發表

寫到近年,才開始覺得自己寫得不錯

但這麼多年,一直好哀傷

任哲雕塑展

昨天去文化博物館,看了「俠之大者 — 金庸百年誕辰紀念.任哲雕塑展」

那些雕塑確實好厲害

但我最深刻的,是展覽入口那段影片

影片裡面那些文字,我覺得是對武俠有好深體會,才寫得出來的

2024年4月16日 星期二

湯川

在「伽利略特別篇」,看著湯川教授對古芝悉心教導

那一幕幕的畫面,令人感動

2024年4月11日 星期四

打破

我覺得李生的書,在打破傳統

他的弟子伍老師,有頗為傳統的一面,也有打破傳統的一面

對於佛法,伍老師就提出很多個人獨特的見解

領袖

做領袖,要有很強的抽象思維能力

滿足

劉國重說,寫出《天龍》、《笑傲》和《鹿鼎記》的金庸

就如張三丰創出太極拳劍

我的網誌寫到這裡,沒有金庸和張三丰的成就

但我覺得不錯,已好滿足,感恩

2024年4月10日 星期三

思考型

仙道是思考型的人

一步棋

每一次決策,都是一步棋

努力走好每一步,整局棋就會好

安西教練

在《男兒當入樽》,安西教練是湘北的教練

一向以來,安西教練的帶領方式都是放手,讓隊員自己努力

但與山王決戰之前,安西教練做了不少功夫

讓隊員看山王過去比賽的錄像,之後又安撫各隊員的心理

能夠面對山王,是難得的機遇,安西教練亦好珍惜

想贏的,最終也贏了

主體

學占星,十二星座是主體

以之為根基,去駕馭整門理論

各自修行

在《死神》,一護他們闖瀞靈廷,闖虛夜宮,都是分開,我覺得是各自的修行

每次遇上新任務,也是各自預先去修行,練好功夫,再一起出發

龍安寺

遊龍安寺,感覺這一寺院的每一細節,為何如此設計,都有心思

尤其「吾唯足知」這句話,是它帶給參拜者的訊息,裡面有著禪的核心精神

2024年4月9日 星期二

健在

家人健在,已是幸福

仙道

仙道不只籃球技術高超,亦好擅長抽象思維,有好強的大局觀

到高三,他會是一位很好的隊長,能帶好陵南

抽象思維

記得李生說過,主帥帶兵打仗,如何部署,需要抽象思維

現在,我想到,打仗的抽象思維包括建模

用模型來模擬戰爭的情況,然後決策

棋藝模型

棋藝,是戰爭的模型,也是訓練思考的平台

如果學通了,你會更懂得應對現實世界,懂得解決問題

修行

有心修行的人,關於修行的種種,慢慢會經歷,會學懂

就如我有些熱愛數學的學生,關於數學的種種,一路學習,都會學懂

我也覺得,一路學下去,將來超越我,也並不奇怪

謙虛

一個充分自信的人,不會介意謙虛一些,不會介意說自己不好

因為他真的知道自己是好的,說幾句自己不好,不會令自己變得不好

2024年4月3日 星期三

被罵

這麼多年,被人罵過無數次

一直覺得好難受,不懂怎樣面對

但最近,想法有些轉變

如果罵對了,也就是指出我的錯誤,其實是好事

錯誤要被指出,去改正,才能進步

如果罵得不對,就學習放下一些,因為其實不關我事

話雖如此,真正面對批評,不知是否真能做到

尤其有些說話好難聽,好難接受

但這個新方向,不妨一試

好事

別人動機如何,是別人的事

你做的好事,不會因為別人的動機,而變了壞事

米羔

我覺得米羔是好獨特的一個選手

他是很有自己想法的一個人

一直以來,他的演出都好有特色

不斷創新,不斷突破自己

在一個越來越緊張的地方,可以去顛覆

一直在傳達他的看法,展現他自己

自信,穩定

他知道怎樣玩這個社會的遊戲

而同時,能找到機會交出他的作品

我覺得米羔是個狠角色

亦相信,之後他還會不斷有新創造

劍文

比賽的過程,看見劍文好有創意,好多變化

一直在享受音樂,一直在遊戲

不斷探索,不斷尋找新的可能性

華麗又輕巧,有時又帶點粗曠

每次都有新意,給人驚喜

我是很欣賞劍文的,期待日後看見他更多的創造

2024年4月2日 星期二

2024年4月1日 星期一

不只主角

作家寫一部小說,未必只想寫主角一人

譬如金庸寫《神鵰》

不只是寫楊過

亦寫郭靖、黃蓉、小龍女、黃藥師、周伯通等等人物

每一個人物,都有深意,都用心刻劃

呈現一幅眾生的圖畫,而非一個人

福氣

每天起來,仍然見著家人,已是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