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2日 星期一

武器

求學的過程,有一件事好重要

就是說,要找到你的武器

這裡的武器,不限於刀劍

而是可以是一些技能、品德之類

讓你解決問題,甚至立身處世

比如我自己,一種常用的武器是找規律

讓我駕馭很多知識

2024年1月21日 星期日

吳清源

吳清源一生,成就非凡

實戰方面,所向披靡

對於圍棋理論,亦創建甚多

比如新布局法,比如大雪崩內拐的定式

還有將「均衡」的思想用於棋局

他的一生,令人敬仰

武當的開宗立派

在《倚天》,有這麼一段提到張真人:

「他以自悟的拳理、道家沖虛圓通之道和九陽真經中所載的內功相發明,創出了輝映後世、照耀千古的武當一派武功。」

武當的功夫,源自九陽真經

此外又加上道家哲理,還有俠義為懷

這些就是武當開宗立派的根本

理論和實戰

最近反思英文的學習

想到的是,理論和實踐,要兩者兼顧

理論是文法,要掌握整個文法系統

但只是這樣,還不夠

還要實戰鍛煉

也就是去練習寫作,去做一些文法練習

這樣雙管齊下,才學得好

學英文如此,學數亦然

掌握數學的理論,然後練解題

這樣努力練習,慢慢就學有所成

將來練到高處,更可以去創作,更上一層樓

關於藝成

想到袁承志藝成下山

亦反思,自己的教學,如何才做到藝成

以此為目標,去指導學生

如果教到藝成,他就能夠自立

之後繼續練習,武功越發精深

袁承志

除了《倚天》的武當

《碧血劍》的華山,亦是我欣賞的金庸門派

華山的掌門是穆人清

他的關門弟子是袁承志

很多俠客行走江湖,是邊歷練,邊提升武功與應對

但在《碧血劍》的故事,袁承志是藝成下山

而到了江湖,除了武功高強,亦人品端方,處事得體

有人批評,袁承志沒有個性

我覺得這是美中不足

但在中國傳統,這不是最重要

相比之下,更重要的是他的能力,他的待人處事之道

又有人說,他的感情事處理不好

我仍是那般看法,瑕不掩瑜

尤其中國傳統有它更重視的地方

總言之,我欣賞袁承志,覺得他是值得學習的人物

2024年1月18日 星期四

嚴格

對於學生,要有同理心

但學問的要求,亦要堅持

有些學生,難以期望很高

但對一般學生,仍要嚴格教導

艱苦

不想學生有我那樣的經歷

太艱苦了

關於日本求學

漫畫、動畫、遊戲
https://youtu.be/H9RgD-vaFzM?si=KenuUq_ljXuAzJ3U

藍帶
https://youtu.be/z5MPeb1Su78?si=_O4fSnUyILrLTVZU

看見日本的匠人精神

2024年1月17日 星期三

打理

現在的工作,一切都要自己打理

有時,也會感到疲累

也會想有人分擔

普通人

修行的種種境界,固然很好,但都很難

我只是個普通人,有普通人的喜怒哀樂

有時候,也會想有些平凡人的幸福

孤獨

有時,感到很孤獨

象徵

生活裡看見的事物,都是象徵

對這番道理,有些體會

懷疑

像梵高這樣的藝術家,卻一生坎坷

想到這裡,我也會懷疑神

這樣對待梵高,公平嗎?

體會

對於「接受」,體會更多

社會力量

社會的力量好大,周圍眾人好多聲音

工作時要保持自己,不受影響,是相當困難的事

有時做得未夠好,就容許自己

你也知道,已很努力了

接受

有些缺點,很難改的

有些病,長期的

不一定消除這些,而是讓它們存在,接受它們

不用太介意的,也不用太多理會,就照常生活

2024年1月16日 星期二

桃花歌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這是《桃花歌》的後兩句

意思是,歷史上的豪傑,他們的墳墓,無人祭掃

那麼,建功立業,又有何意義?

都是過眼雲煙

由這兩句,我覺得唐伯虎,也許真的看穿了

社會好黑暗,不知如何改變

追求兼濟天下,又為了什麼?

所以,他最後的生活,就是夜夜笙歌

直至離世

自由

談到自由

相比金庸,我覺得衛斯理的表達更好

背叛

在衛斯理的小說《背叛》

其中一位主角,是方鐵生

一直以來,他都在垃圾堆生活

有一次,他遇上甘鐵生

甘鐵生帶他到軍隊中

之後,兩位鐵生出生入死,在軍中越升越高

後來,他們成了正副師長

但有一次戰役,方鐵生背叛,導致戰敗

之後下落不明

很多年,甘鐵生一直不明白,為何要背叛

故事最後,終於找到方鐵生

方鐵生說,在軍隊不夠一年,他就想回到垃圾堆

之所以要背叛,因為只有這次機會,讓他找回自己

道德上,方鐵生是不對

但也可以運用同理心,想想他的內心

軍隊,是社會的縮影

現實社會,就在對人不斷催逼

因此人想逃離,想找回自由

在社會裡,人有責任

但不能只有責任,而要有一定的自由

對《背叛》的故事,我感受好深,好難忘

我想到人對自由的渴求

而很多社會,都已喪失自由

缺點

回顧之前的教學,發覺自己對學生太嚴格

有些學生無法接受

就以學數為例,不是每個學生,都能學得好

有些能學得好,但會好艱苦

換言之,他們很難堅持

要有興趣和天份,但只有少數學生有

每人都有自己的缺點

如果數學能力是一個學生的缺點,就不要勉強他

其實我也有缺點,有些事我怎麼也學不好

但我忘記去同理學生

這也是教學經驗,提醒自己去改進,以後做得更好

一直覺得,教學好難

繼續成長

慢下來

既然已經完成任務,其實可以讓自己慢下來

隨緣生活

總論金庸

http://publish.sunyata.cc/product/6591.html?v=1643f61696e3

潘國森先生的作品,一直欣賞

尤其《總論金庸》這一部

對金庸小說給予一個綜觀

而「金梁合論」那一章

讓人看見俠客的應有之姿

從中可以建立基礎,以此出發,去面對人生

功課

面對金錢,是我的功課

面對金錢

有時會好恐懼,被人詐騙

但要提防,並不容易

然後,我又想到,縱使沒有人騙去你的金錢,到你死的那一天,你也帶不走任何金錢

仍是那一句,重要的是,去完成使命

如果完成了,以此為基礎,去放下金錢

使命都完成了,錢多錢少,也不要緊吧

聽來很合理,但其實很難,我未做到,而修行就是如此

緊張金錢,是自然的,但不要忘記保持善意

防範詐騙之餘,努力令世間變得更好

誠心所願

2024年1月15日 星期一

詭詐

看見人心的詭詐

堂堂正正

想起陸象山的名言

「堂堂地做個人」

地之卷

對於宮本武藏

《五輪書》的地之卷,是他武學的根基

立定基礎,綜觀全局

以之駕馭整套兵法

人生根本

生死之道,是根本

解決生死問題,能讓人活得更好

生死之道

今天,對生死之道有所洞察

未至於看透生死

但我覺得,已完成使命,也就減少了恐懼

對於面前的事,不再畏縮

而是不卑不亢,表明立場

人生其實也沒什麼

能夠有所貢獻,端正自身,也就無愧於天地

吳靄儀評金庸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098470

對於金庸小說,吳靄儀小姐寫過四部評論

其中《金庸小說的男子》這一部,我最欣賞

我覺得吳小姐,寫出了那些正面角色的高貴

堅貞

一直以來,段譽不肯學武

但故事發展,誤打誤撞,段譽學會了一些高深武功

尤其內功深湛

之所以練就深厚內功,因為段譽的心境

自小受佛法薰陶,心志堅貞

這是我所敬佩的

我做不到他這樣,但心嚮往之

段譽

在《天龍八部》,有這麼一段情節

大理是佛教國家,皇室是大理段氏,段譽是大理王子

從小,段譽就學習佛法,同時,父母師長又嘗試將家傳武功傳授給他

但段譽一直不肯學武

他的理由是這樣

佛法教他的,是慈悲

但武功是用來傷人,與佛法有衝突

他認為應當跟隨佛法,因此他不肯學武

我覺得段譽的理由可以商榷,因為武功也可以用來救人的

但大理皇室一直無法回應段譽的質詢

段譽並不完美,但像他這樣的人,是很可貴的

江湖中人,師長傳授上乘武功,哪會拒絕?管它什麼佛法?

但段譽著重謹守佛法教導

很多人會覺得段譽愚蠢,但我欣賞他的高貴

無悔

梵高生前,只賣出一幅畫

也就是說,他應該是比較窮困的

他有沒有後悔?

我不知道

但如果我是他,我不會後悔

當今世界,有多少人因梵高而得益?

而他們得益之餘,有沒有想過,他們也可以幫助更多的人?

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

當我去奉獻的時候,我是無悔的

利益眾生

學佛的過程,會思考一個問題:

佛法想你學會的,是什麼?

我現在的答案,是菩提心,是利益眾生

至於你能在世間賺到多少金錢,不是最重要的

去實現你的理想,令社會變得更好

這就是我對人的鼓勵

2024年1月14日 星期日

活著

最近生活工作都頗為不易,但感覺回來不少

有種活著的感覺

升學無疆界

中文系
https://youtu.be/D48Pb7e1ypU?si=CttzovNdRI4HWjZh

歷史系
https://youtu.be/hiVotNH9zAY?si=byGoq4q6rQlzaSpw

數學系
https://youtu.be/SS__85VDQuc?si=iPfRaAvgmTmnpX0o

幾年前,很喜歡看《升學無疆界》這個節目

最近重溫,仍然欣賞,分享給大家

2024年1月13日 星期六

分享

最近分享很多別人的作品

不是近期看的,但看過之後,一直沒有介紹給朋友

這次,就嘗試讓大家看看,那些感動我的文章

自由書寫

https://im80081888.pixnet.net/blog/post/2967676

李崇建先生這篇文章,分享實踐「自由書寫」的教學經驗

核桃由陰鬱到放開,感動的一篇

感動

另類教育

比如全人、華德福教育、自校

它們帶給我的

是感動

這就是我的最大得著

互相傷害

現在的教育制度裡,老師和學生互相傷害

很多已是遍體鱗傷

一直有新聞,提到有好多學生患情緒病

這表示,這個社會也生病了

出路在哪裡?

問自己

有時候,我會問自己

我究竟在做什麼?

做普通人

對我來說,修行是,學習做個普通人

聽來沒什麼特別

但一直以來,我對自己要求好高,好苛刻

如果能夠接納自己做普通人,應該會輕鬆好多吧

華德福

慈心華德福
https://youtu.be/rbt-viP9oVI?si=3bLY1GIPTufIyPrd

同心華德福
https://youtu.be/oermgcwIkC8?si=Ai2Er0xiRD5fLp4s

對我來說,華德福教育,一直令人感動

勵志

有時遇上逆境,好傷心

也許會看些勵志影片

為當中的故事感動,釋放一些情緒

被批評

我也是普通人

被人批評,也會難過

2024年1月12日 星期五

傳承

武學上,郭靖有很高天賦

但他選擇的,不是自創一路,而是傳承祖師的功夫

又在其中,加入自己的改良,令祖傳武功更趨完善

我覺得郭大俠的武學之路,值得借鏡

文徵明

好欣賞文徵明的書法

有自由的一面

而在底下,有一股正氣,一股剛健之氣

值得學習

夏濟安

在《驀然回首》

白先勇提到夏濟安先生對他的提點:

戒用過份熱情、浪漫感傷的文字

後來,白先勇讀《夏濟安日記》,更了解到

夏先生曾是浪漫主義者

所以對其中弊端了解甚深

重陽傳人

郭靖師承江南七怪、洪七公、全真教

而他的武學根基,是全真教內功

我覺得,郭靖不單學會全真的功夫,亦傳承重陽祖師的精神

重陽祖師是怎樣的人?

先是抗金志士,後來創建全真,一生追求兼濟天下

而郭靖,亦是以此為志

我覺得郭靖,是重陽祖師的真正傳人

唐生的學問

唐君毅先生,大中至正

李生,則是劍走偏鋒

唐生是郭靖,展現的是玄門正宗的功夫

傳承中國道統,兼容西方學術

相比李生,我覺得唐生境界更高

此外,就教育而言,以唐生的方式傳授,也是更得體的

穩步前進,處事有分寸

而功夫,亦能練到高處

承認

我有自卑的一面

相比以前,我的少許進步,就是現在承認自卑

此外,我沒以前那麼介意自卑

其實自卑也沒那麼大不了,生活中難以接受的事,多著哩

哀傷

從事教育工作多年,已不知試過多少次,想放棄

因為這工作實在太艱難,要面對的挫折太多

好不容易,捱到今天

但我不知能堅持到哪一天

如果有一天真的不想繼續,就轉工吧

好哀傷

2024年1月11日 星期四

多元化教育

對一個社會來說,我是主張多元化的教育

如果加入更多另類教育,讓人選擇,我覺得是好的

譬如香港已引入華德福教育,此外,又有本土的鄉師自然學校

但目前另類教育得不到政府資助,因此學費昂貴,這是其不足之處

希望將來慢慢改善吧

適合的教育

全人的教學方式,我覺得適合自己

但對於我的學生來說,不少都不適合這種教學法,而是適合傳統的一套

但有些另類教育的理念,比如自主,我也加入到我的教學之中

我覺得在求學時期,有這方面的培養,是好的

模仿

突然發覺自己,一直在模仿一位老師

即使方法無效,我仍跟隨

對這位老師,那些方法是有效的

但不一定對我有效

也就是說,我要尋找適合自己的方法

如果一個方法對自己無效,就慢慢放下

繼續去找,找到適合為止

跟這位老師學習,有其得著,但我也要懂得靈活變通

心倦

昨天看網上影片,見分享者提到「心倦」

也就是心靈的疲倦

身體的疲倦,較易恢復

但心倦,不容易面對

就我自己,教數已很多年,較為淺顯的題目,我沒有很大動力去處理

仍想教的,更多是那些較有挑戰性的課題

對淺的題目,我亦「心倦」

但也有很多課題,仍然頗有興致

梵高

據說,梵高生前,只賣出過一幅畫

一位偉大的藝術家,生前卻無人欣賞

感覺自己,已經好幸福

感恩

一休

想起「蛻變占卜卡」的一張,名為「靜心」

一個禪宗故事

一個弟子去見一休禪師

下著雨,去到之後,在門口放下雨傘和鞋子,就去見師父

一休問他:「你將雨傘放在鞋子的哪一邊?」

弟子答不了

一休說:「回去靜心七年。」

從前不明白

但如今,我認同一休的做法

2024年1月10日 星期三

宋朝立國之體

https://www.master-insight.com/esg-impact%e2%94%80%e2%94%80%e6%b5%aa%e8%b7%a1%e5%8d%8a%e7%94%9f-%e5%8d%83%e9%87%91%e6%95%a3%e7%9b%a1-%e4%bb%8d%e8%88%8a%e5%a5%bd%e9%a2%a8%e5%85%89/

管先生的文章,除了品評弘一法師那一篇

這篇談到宋朝文化精神,宋朝立國之體

我亦敬重而欣賞

原則

看《死神》,有時感到,作者是個鬼才

但我覺得,這些是表面,真正的久保,是很有原則的人

久保真意

在《死神》

背面上,是死神做主角,死神是正派

但我覺得,久保真正讚揚的

是滅卻師,是星十字騎士團

死神

久保帶人的《死神》,是我最欣賞的一部漫畫

書中刻劃的護廷十三隊、十刃、滅卻師,都很精彩

而我最欣賞的,是星十字騎士團

漫畫佛學思想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31785

蔡志忠的《漫畫佛學思想》

以漫畫形式,精要地解說佛法

好友相贈,我曾閱讀多次,獲益不淺

在此分享給大家

如見真如來

除了前面提到六祖的話

佛陀亦有一番類似指導:

「看到法的人,就是看到我;看到我的人,就是看到法。」

聽心

記得伍老師說過,聽人說話,不要只聽字面意思,還要聽心

今天有所體會

六祖臨終的指導

這幾天,想起《壇經》的一段話

那是六祖臨終,對弟子說的:

「吾滅度後,依此修行,如吾在日。若違吾教,縱吾在世,亦無有益。」

意思是,六祖離世後,依著師父的教導修行,等於師父在身邊

如果沒依從師父教導,即使師父在世,也沒有益

我想到,不只佛法修行如此

在其他領域的師徒之間,亦是同樣道理

被傷害

在我的人生,被人傷害,被人侮辱

已不知試過多少次

就是愛你

https://youtu.be/m0v78mlS-KY?si=8eM_NnWSAVSfd55u

今天想起陶喆這首歌,好感動

不容易

突然想到,要做一個這麼不濟的人,仍然選擇來到人間

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不濟

修行多年,仍然好不濟

感到慚愧

敏感

好敏感,容易受傷

也許,並不是修練到寵辱不驚

而是接受自己,容許自己做個普通人

保護殼

世界太黑暗

許多人活在保護殼之中

真心

真心待人,可能被人利用,甚至傷害

但不是就此封閉真心

而是要小心,哪些人要防備

有些境界高的人,更是能夠感化他人

比如郭靖守襄陽時,楊過來訪

其實想報父仇,殺郭靖

卻最終被郭靖感化

郭靖就是一貫的以誠待人

我們未必做到郭大俠這樣

仍可學習,好好對待有緣的人

狼來了

想起《狼來了》的故事

開始時,大家都相信牧童

到大家被牧童欺騙之後,就不再相信牧童

別人對你好,而你不懂珍惜,反而利用,最終損失的是你自己

這樣的故事,世間仍有很多

無常

這世界原本有很多美好

卻因為一些黑暗,而令美好消失

看見這些,我會難過,放不下

其實,人世間就是如此,這是無常

人生歷程裡,要學習接受無常

2024年1月9日 星期二

創造

關於人生意義

我覺得,其中可以注意的一點,是創造

人生在世,如果能創造一些作品

比如說,一本書、一首歌、一間屋,之類

就是對世界的一些貢獻,令世界變得好一點

這就是意義

官子

下圍棋時,常常留意官子

感覺是相當難的事,總想好好收官

要多方配合,考量全局

是很好的修行,不斷讓人成長

感恩

對今天的分享,感到滿意

感恩

意義所在

人生在世,是要去實現理想

藉此貢獻社會,這是意義所在

至於隱居,我覺得是不圓滿的

就這一問題,我贊成儒家

曾昭旭

https://www.xueruxue.com/jin-yong-bi-xia-de-xing-qing-shi-jie.html

曾昭旭先生這篇文章,說的是人生之正道

教育

當初,之所以選擇教育工作,其實沒想清楚

傳播思方,甚至創建哲學理論,造福社會,是有這想法

但平日的教育工作,有點誤打誤撞

雖然經歷過重重艱辛,但我沒有後悔

我覺得這是最好的安排,亦覺得這是我最大的貢獻

感謝主

陳強立的話

在李生的名作《思藝》,附錄了陳強立的一篇文章,介紹李生的思考方法

這篇文章的末段這樣寫李生:

「低調地說,他是要推廣獨立思考;高調地說,他所走的是『五四』以來開啟民智、提高國人思考水平的路。眾人皆欣羨李先生的明星風采,筆者卻獨取李先生這份教育上的心思。」

李生才華橫溢,他的作品,都是他的華麗演出

但我覺得,李生最高貴的,是他在教育上的貢獻,是他在「教育上的心思」

這是我最欣賞李生的地方

弘一法師

https://www.master-insight.com/%e3%80%8c%e6%98%a5%e6%bb%bf%e6%9c%88%e5%9c%93-%e6%82%b2%e6%ac%a3%e4%ba%a4%e9%9b%86%e3%80%8d%e7%9a%84%e5%bc%98%e4%b8%80/

管仲連的文章,我最欣賞的,是寫弘一法師這篇

其中提到,法師認為佛法大意,在菩提心

有所感悟

佛法有各種法門,但最高貴的,是這份心意,去利益眾生

我覺得,這就是佛法心髓

管仲連

https://www.master-insight.com/author/guanzhonglian/

好欣賞管仲連先生的文章

解說中國文化精髓,又品評金庸筆下人物,讚揚近代傑出人物,令人得益不淺

在此推介管先生的文章給大家

無憾

患癌之前,我已分享不少學習心得

做完癌症治療,更加把握時間,將未寫的都寫出來

現在,我覺得最好的,都已分享

我已經完成我的使命,沒有遺憾

以後的日子,就是隨緣樂助

如果有新發現,會繼續分享,那是錦上添花

但做到現在這樣,我也覺得足夠

至於平日的工作,我亦無懼

我會用我認為應當的方法去教,學生要留要走,都可以

走到這一步,這一生也不錯了

最後想說,感謝主,感謝上天

2024年1月6日 星期六

人間

袁思樂《人間》
https://youtu.be/6FR-HnZjPfs?si=VURCAJtPCUJVXN52

喜歡思樂的演繹,唱出那份天真

郭大俠

金庸筆下,有形形色色的人物

而郭大俠,最是令人敬佩

陳墨說,郭大俠是儒家之俠

感到認同

他的立身處世,謹守儒家之道

追求的,是「為國為民,俠之大者」

欣賞杜甫的詩,欣賞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他的一生,好完美

這個榜樣,值得我們效法

德行為根

最近,會思考人生的根本

今天想到,根,或許是德

以德行為根本,去待人處事,無愧於天地

這,也是儒家的核心

兩種風格

曹薰鉉,人稱「柔風快槍」

而他的弟子李昌鎬,人稱「石佛」

兩師徒,兩種風格

即使如此,曹薰鉉仍然容得下李昌鎬,並且悉心栽培

而李昌鎬,亦沒有辜負期望,最終成為冠軍

曹薰鉉

李昌鎬,世稱「石佛」

之所以有此稱號,因其心如止水的功夫

而其官子,號稱天下第一

一步步,走到圍棋的頂峰

除了他自己的天份,更因為他有一位偉大的老師

曹薰鉉

面對

「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

今天想起《論語》這句話

我的學生,有不少仍然未有功力「久處約」,「長處樂」

也就是說,未懂得面對失敗,亦未懂得面對成功

因此,就現在這般,一步一步鍛煉自己,提升功力,是更合適的

這是上天的祝福

「少年得志大不幸」,穩步向前,成功不怕遲

張良

今天,想起圯上老人和張良的故事

依蘇東坡的見解,圯上老人折辱張良,是要提醒張良不要再行刺客之事

學會「忍」,學會珍惜自己的才能,作有為之事

臨別,圯上老人對張良授以《太公兵法》

後來,張良輔助漢高祖劉邦,平定天下

之後,又懂得功成身退,從赤松子游

讀張良的故事,感受到張良的智慧,心嚮往之

教訓

前輩的教訓,嚴厲了些,卻是很好的提醒

要學習接受批評,從中學習,讓自己不斷成長

這就是修行

2024年1月5日 星期五

陶傑

陶傑,是一位我欣賞的作家

中學時,開始看他的文章

斷斷續續,一直看到現在

感覺他的功力越來越深

對人情世事,看得通透

他是真的分享他的見解,讓讀者得益

未必全都認同,仍然欣賞

接下來的日子,會繼續向他學習

感謝

2024年1月4日 星期四

2024年1月3日 星期三

術德兼修

有句話叫「術德兼修」

也就是說,技術和品德,兩者要一起學習

一直以來,我都好重視「術」的學習

至於品德,當然要身教

但有時對學生給予提點,也是好的

之後的日子,希望在品德方面,做好自己,影響學生

以道御術

https://youtu.be/L5Z-jLNt9io?si=zSffQAHq4RqCoM86

楓燧師兄的分享很好

行走江湖,當以道御術,正正當當地待人處事

守候

一切,神自有安排

我只需安心守候

隨緣

有時,當自己陷入事情之中,我就會告訴自己

最好的已分享,其他事就隨緣

藉此平伏心情

2024年1月2日 星期二

意義

世界不好,不代表你要跟著不好

你可以在你的崗位上,做有意義的事,做你的貢獻

捐書

新一年的舊書回收又開始,今早去捐書

很多年了,每隔一段時間,我都會捐書

有時就是趁著舊書回收而去捐

我的想法是,希望那些書會去到適合的人手中

我有時也買舊書,有些很喜歡

希望別人也有這樣的得著,而不想浪費

自己不再看,但有些人可能想看

就嘗試這樣送出去

舉辦機構得益多少,我不知道

重要的是,我想藉著這個活動,讓書流出,到其他適合的人手中

這是我最想做到的

對我來說,這就是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