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8日 星期二

明朝

重溫《明朝》,感到這真是一部很好的小說

尤其是看唐伯虎的人生經歷

唐伯虎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這是唐伯虎的名句

唐伯虎年輕時,意氣風發,想建功立業,就像大多數中國讀書人一樣

後來卻不斷遇上黑暗,遇上世態炎涼

於是去花天酒地

表面上,是看透了,是明白人,其實是他絕望的控訴

他知道,自己已沒法平治天下

而其實,就算真能建立功業,亦是過眼雲煙

我看著唐伯虎的一生,感觸甚深

這個社會,這樣摧殘一位讀書人,是不是要改變這種黑暗?

落筆

有時,心裡有一番感受,卻不知如何落筆

日子過去,忽然有一天,就寫出來了

2023年11月27日 星期一

陸遜

東吳的人物,我最欣賞陸遜

古龍

有的人的文字,沒有生命

而古龍,讓人感受到他的感情

他的文字,發自生命

隨緣

我最近感受較深的,是隨緣

現在的教學工作,整體來說是不錯,多數學生都認真學習,自己亦能發揮

能幫助學生應付學業,亦有滿足感

沒有強求得到很大利益

順其自然吧,讓事情慢慢發展

夏言和徐階

讀《明朝那些事兒》,讀到夏言和徐階的段落,印象深刻

夏言幫助了徐階,徐階想去答謝,卻吃了閉門羹

書裡說,夏言不喜徐階,但為國選材,因而幫助徐階,提拔徐階

我自己覺得,夏言是欣賞徐階的,不說而已

不理閒言

梁老師不會理會閒言閒語,而是專注做好自己

這是值得我學習的

感恩支持

每次發了新文章,都會看看瀏覽人數

發現一直有朋友看我的文章

只看瀏覽人數,不確定是哪些朋友

已很感恩

有朋友來看,給我一些滿足感,令我更有動力寫下去

其實就算沒人看,我也會寫

現在有人看,更好

學習涵養

過往的我下棋,相當好勇鬥狠,有時想要將對手趕盡殺絕

這不是最高的棋

要學習更好的涵養,像太極拳那樣,得饒人處且饒人

態度

我的學生來補習時,大多學習態度良好

這是我感恩的

迎合

世界並非我能控制,我要努力迎合他人

這就是我的世界觀

這樣的我,活得很累

我的很多問題,都在於我在迎合,可以嘗試學習保持自己

更值得學習

李白的詩,固然優秀

但李白平日,主要在旅行,而不多貢獻社會

相反,東坡一直為民服務

多次貶官,到任之後,總是不忘民生

同時在困苦中,學習豁達面對

相比之下,東坡是更值得學習

漫長的過程

找回自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經歷許多歲月,一點一滴找回來

東坡的書法

東坡的詩,固然最喜歡

東坡的書法,也很喜歡

書法

論書法,從前喜歡行書草書

現在,更欣賞楷書

追逐假想我

欣賞東坡的詩,對我來說,也是在尋找真正的自己

從前會說,最欣賞李白

確實,李白的詩自由奔放,很吸引人

但漸漸發覺,我是在追逐假想我

其實李白不是最適合我的

我只是想塑造一個自由的形象

現在覺得,欣賞東坡更多

不知是否最適合我,而目前,我是走到這一步

東坡的詩

最喜歡東坡的詩,有一份平淡

也可算作一種平凡,沒什麼技巧的,只是如實展現感情

就是這樣的詩,我最欣賞

平凡

其實,一直以來,我並不覺得自己有什麼特別,反而是很普通的

我不斷追求種種突出,正顯示自己的平凡

我的功課之一,也許就是去肯定自己的平凡,容許自己不用那麼多追逐

平凡,也沒什麼不好

很多人都是平凡的,也能貢獻社會,而這,已經是一件有意義的事

2023年11月26日 星期日

無力感

一直以來,我有很重的無力感,覺得世界不可掌握

亦有好多恐懼,總是覺得自己要達到某些標準

也就是說,自己的人生由他人決定

但今天的教學經歷,讓我覺得自己有能力去完成一些事,找回一點自信

開始覺得,自己的人生有些可以自己掌握

真的經歷好多,才走到這一步,好感觸

互相認識

人與人相處,是有些互相認識的日子

梁老師

中學時,我的體育老師梁老師,是我欣賞的一位師長

開始時,對這位體育老師,並沒什麼看法,但曾聽同學說起對他的意見

其實,一直到畢業,我對他仍是沒有什麼看法的

直至很多年後,我回顧中學時的經歷,才開始欣賞這位老師

中學時,我有學習田徑,梁老師平時不多落場指導

有段時間,我學習擲鐵餅,他曾特意教我,對我示範如何擲得好

當時,我只知跟著去學

多年後回顧,才知道這是對我的肯定

我想他觀察我已有一段日子,覺得我為人不錯,於是親自落場指導

我好感激

此外,在體育課,有時他會把更衣室鎖門的任務交給我

也是後來回顧,才知道是老師對我的肯定

除了這些,我也看到,梁老師有深藏不露的一面

平日相處,他不露鋒芒,但他其實修為甚深

剛才提到的擲鐵餅是其一

另一樣是太極

好像是中五的日子,在體育課,他教大家太極

過程中,他會示範每一個動作

當時,覺得梁老師的示範甚好

現在,我知道,梁老師對太極,其實頗有功力,應該是習練已久,才能做到的

但平日見他,你從不會聽見他誇獎自己什麼,展示什麼

由此,我認識到梁老師的內斂

中學時讓我遇見這位老師,讓我學會很多,我好感恩

現在我也是老師,希望也能給予學生啟發和幫助

另類數學

平日補習,我教得最多的,是數學

但在這個網誌,卻不多說數學

表面看是如此

其實,我仍在說數學,不過是用各種各樣的方式

我已將數學內化了

我覺得,只要是用數學的思考方法,就仍是說數學

比如找規律,比如建模

我這裡的很多文章,都是在建模

看過伍老師文章,他說用別的方式分享佛法

我也想到,我是用別的方式去分享數學

反詭辯系統

李生的《思藝》,有一篇文章,建構了一個反詭辯系統,教人如何破解各種詭辯

但這個系統,其實不限於這篇文章

李生其他作品,其中有些篇章,正是反詭辯系統的延伸

時日過去,將來可能仍有新的詭辯出現

這就需要其他哲者主持正義,予以破解

再次,對「禮」有所體會

儒家是深刻的

人與人相處,不是一味讓對方自由,亦要顧及自己的自由、自己的感受

人性有其限度,要有底線

相處時,學習拿捏分寸

2023年11月25日 星期六

共業

開始明白「共業」這個詞的含意

殘酷

幫助學生的方法,是讓他打倒其他學生

總有學生考最尾,亦即總有學生被打倒

這真是一個好的制度?

我覺得好殘酷

互相傷害

聽過一些學生說,班裡有很多同學成績不合格

不合格,對學生來說,是傷害

對老師來說,何嘗不是?

目前的教育,就是有很多這種互相傷害的情況

死局

最近看到新聞,有些學生受不了學業壓力,去自殺

確實,現今的學生,不容易

今天想到,做老師的亦好辛苦

尤其有的學生行為好差,更令老師難受

似乎是個死局

情況越走越差,曙光在哪裡?

藍色朋友

說過藍色的自己、藍色的學生,還有藍色的朋友

藍色的朋友,嚴謹、認真、細心,很為人著想,是可靠的朋友

但他們要求高,有時不接受自己,而生煩惱

較難相處的是黃色,由於太強勢,會令人吃不消

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等待

「神教會我等待」

這一句歌詞,我印象深刻,覺得可以用來形容我的心情

神的心意

今天教補習,亦有一些反思

發覺一直以來,我都想事情按自己的心意走,想學生學得怎樣好,考取怎樣的成績

但神的心意是否如此?

我覺得,這是我要思考的

也許,神想透過不同的作為,讓我有不同的學習

經歷神的磨練,自己會有更大的成長

不一定總是將事情掌握在手,而是接受神的安排,體會神的安排

這是我要學習的

新體會

最近有些新體會

發覺過去太集中在私人補習,太關注補習學生的學習情況,未能放下

但最近參與一些棋藝教學,而有新體會

比如今早,在一間小學教了一堂象棋,感到是很好的體驗

有時在學校教些課堂,也是好的

接觸更多學生,相比私補,可能帶來更大的影響,自己的生活亦能擴展

私補學生的去留,我覺得不用看得太重,接下來想有更多新嘗試

2023年11月22日 星期三

2023年11月21日 星期二

藍色學生

雖說不喜藍色性格

但對於學生,我卻最欣賞藍色

一門深入

與其走馬看花

不如找一部經典之作,反覆鑽研,一門深入

思方經典

我最常用的思考方法,不屬李生的系統

但李生的書,我仍不斷體會

我覺得李生的書,是思方的經典之作,不斷予人啟發

好深

很多書,看過之後,早已忘卻

而金庸小說,仍不斷體會。金庸好深

無為

讓自己有些時間,什麼也不做,無為

發展

世界有它的發展步伐,也有它要面對的問題

解決問題,有時就有大突破

這樣一路發展,學問就越發精深

傳播

傳播有用的方法觀念,自然是好

但也不用給自己太大壓力,不必要自己背負太多

比如建模,現在有新加坡數學在傳播

它的影響力,比我大得多

當然,自己亦可出一分力

不用太著緊結果,隨緣即可

解難

建模,是一種強大的解難策略

2023年11月20日 星期一

新加坡數學

新加坡這個國家,我並不喜歡

但新加坡數學,我卻頗為欣賞

因為它的理念:建模。正是數學精髓

建模

建模是數學精髓

但建模這一概念,不局限於數學

而是說,可以應用於其他領域,亦不必運用數學工具來建模,而可以有各種方式

回到生活

數學可以訓練思考,對的

但要將這份思考應用於生活,並非易事

我想很多人都做不到,一般是能力較高的人,才能做到的

如果真的想幫助學生,就教他生活要面對的事

現在的數學課程,並未做到這一點

我自己能從數學總结出有用的思考方法,但學習這些方法,對大部份學生來說,仍然太難

是時候讓數學回到生活,回到實際之中

2023年11月19日 星期日

教育攻略

旅遊攻略,真的幫助你應對旅行的事

考試攻略,真的幫助你應付考試

好的教育,需要更多像攻略般系統而實用的知識

而非現在這樣,與生活脫節

真正的教育改革

除了語文,學校所教,大部份不會在社會用得上

也就是說,教育須要真正的改革,讓學生受用

過去的改革,一直未能正視問題

攻略

攻略,是一種模型,一個很有用的概念,教我們應對遊戲

現實人生,亦需要攻略

運作

處身社會,要懂得社會如何運作

學數,要懂得數學如何運作

2023年11月18日 星期六

郭嘉

最喜歡的三國軍師,是郭嘉

每一道謀略,都是他的華麗演出

喜歡就喜歡

對於性格色彩,我喜歡其紅色性格,不喜其藍色性格

容許自己這樣喜歡和不喜歡,不用勉強自己欣賞藍色

沒錯,自己也有藍色性格,那就容許自己不喜歡這部份的性格

教學反思

看完白兵講教育,反思自己的教學狀況,有時在教學生應付考試,覺得不必太執著

現在的教育是訓練學生成為工人,這樣的制度下,考得好也不代表什麼

但以目前的課程去教學亦非全無用處,去找出有價值的地方,幫助學生,這是我可以做的地方

相比我的教學,我覺得白兵的片可能更有價值

就我自己來說,我的網誌才是最大貢獻,教學是其次

我覺得最有價值的知識方法,都分享在網誌之中

此外,亦想尋求更多新嘗試、更多貢獻,教學是次要,隨緣,幫到幾多就幾多

肥胖陰謀論

有沒有想過,「肥胖不好」是一個騙局?

我覺得癡肥確實不好,但現在的人肥少少已好緊張,似乎過火了

我想這可能是一個肥胖陰謀論

為的是令肥人自我感覺不好。而不斷花時間精力去減肥,甚至花費大量金錢參加減肥療程

社會不斷灌輸人「肥胖不好」的價值觀,它的真正目的,就是上述利益

2023年11月17日 星期五

社會遊戲

在這個社會生存,要懂得這個社會如何運作,懂得如何玩社會遊戲

不是去迎合,而是可以去顛覆

宋詞喻

感覺現在的網上短片,如宋詞之小令

而長片,則是慢詞

白兵

覺得白兵有些像李生,同樣在揭露社會真相

固然想建立名聲,除此之外,白兵是看不慣社會種種黑暗,於是揭露出來

知道真相的不只他,而他很勇敢,會說出來

這是我欣賞他的地方

2023年11月16日 星期四

智慧

痛苦令人深刻,經驗孕育智慧

與肥胖共處

今天有所反思,發現自己有不少問題,一直改不了。對人過度保護、過份遷就和不接受肥胖等,很多年了,依然存在,總是改不了

以肥胖的問題為例,很多人介意肥胖,我亦不例外。但要減肥,對我這類人而言,相當困難。我有時亦會減少飲食,但效果不大。而更重要的是,難以減肥令我明白很多肥胖者的感受,學會同理他們

再說,讓人看見肥胖,是不是一件大不了的事?一般看見你的人,幾多個會關心你?他們怎麼看,其實不用特別理會的。道理是這樣,但我也未放下

介意肥胖,很難改變,我想這就是社會價值觀的力量。從前會想,社會價值觀未必正確,不應隨便接受,而是自作主宰。話是這麼說,但要做到,非常困難

伍老師說過,有些心靈問題,是很難改變的,唯有接受它們,令它們不致影響太大就是。曾經,我甚至覺得自己已經無力自救

如果是容易改變的問題,早就改變了,哪會遷延日久?之所以未能改變,因為對你來說,這個問題相當難改,可能牽連甚廣,甚至是一生的功課

我留意到,有些肥胖多年的朋友,在一定程度之內,是接受肥胖的,他們已習慣與肥胖相處

改變不了,也有好處,就是讓你知道,有些事不是你能掌控的。如果一切掌握你手,你會容易驕傲,但有不可掌握的事,你就可以學習謙卑

這就是我的小小分享

2023年11月14日 星期二

掌握結構

布局、定式,是棋藝中的模型

要想學好這些模型,就要掌握其結構

滿足

昨晚有一局棋,覺得自己下得不錯

雖然輸了,仍感滿足

輸贏,未必是最重要的

這次我肯定自己的表現

基本功

從前唸書時,有些同學擅長田徑,同時又擅長其他一些運動

有好的基本功,更易學會其他

重拾網棋

好一段日子沒怎麼網上對弈

昨日重拾網棋,不錯的體驗

2023年11月13日 星期一

好勇鬥狠

今天對下棋有所反思

感覺自己以往太暴戾,好勇鬥狠,只想打倒他人

以後的日子,想學習更和平地與人相處

也許就如吳清源的理念:均衡

棋藝之道,好深

武論金庸

潘國森先生的《武論金庸》,一直欣賞

其中武道,令人深受啟發

最近重看,又有得著

尤其論太極拳的章節,拳理深刻

修養

太極令人欣賞處,是其修養

並非一味教你打倒他人,而是得饒人處且饒人

重拾太極

放下太極,已好一些日子

最近重溫,明白更多

2023年11月12日 星期日

想學生用心

做教學工作,想學生用心學習,想學生考好成績,是很自然的事。我亦不例外

授人以漁

授人以漁,勝於授人以魚

數學素養

希爾伯特一生,於數學創建甚多

我在想,他是如何創造?為何他有這般的創造力?

也許,因為他有極強的數學素養

首先,懂得問問題。然後,會界定概念,刻劃現象。之後,再尋找規律,建立定理。也就形成理論

因著這番素養,他為數學帶來既深且遠的影響

問題之重要

對於數學,問題是很重要的。能推動數學發展,亦能影響社會

譬如 1900 年,希爾伯特提出數學的 23 個問題,大大影響 20 世紀的數學

優化問題

數學裡面,有一個分支,稱為優化理論

面對解難,如果我們察覺,遇到的問題可以陳構成優化問題,也就可以運用優化理論去處理

問問題

有一種很有用的素養

就是懂得如何去問問題

用框架

解難之道,其一是運用框架

先從所學,設計框架

遇到困難,將問題陳構出來,再放進框架之中,以之尋求解決

2023年11月11日 星期六

倚天主角

《倚天》的主角,我覺得是武當和明教

安然面對

能夠安然面對困難,也就是以定的心境面對,就是幸福

問題所在

想要改變世界之前,先思考一個問題:

這世界有何不足?

要知道問題所在,再尋求改變

比如說,現在有情緒病的人很多,這就是現今世界要面對的一個問題

2023年11月10日 星期五

社會真相

李生的作品,除了講解思方,同時在揭露社會之真相

譬如偽專管理,譬如人的虛榮,譬如利益之爭衡

感謝

昨天經過商場,看見各間店舖的店員在工作

看似簡單,當事人可能頗感不易

正因有他們工作,才能為大家維持相關服務

感謝他們的辛勞

釐清自己

改變世界之前,要先釐清自己

想清楚,你要用什麼方式改變世界?

適合你的方式是什麼?

目標

目標:改變世界,令世界更美好,令世人幸福

定立目標之後,下一步就是,尋找方法,以達成目標

活在當下

「並沒有任何你必須做的事。」

有時,不去達成什麼目標,而是活在當下,也是很好的狀態

尋求改變世界

最近總在想,如何可以為世界帶來更多影響?如何可以改變世界?

想對世界有更多貢獻,令世界變得更好

不只爭勝

建立一個門派,自然會傳授功夫

但如果只為爭勝,只想打倒他人,這並不好

像武當,傳授武功,但宗旨是俠義,這才是令人敬重的門派

感恩金庸

昨天,突然想到,感恩遇上金庸

因著金庸,文筆好了,對中國文化加深了解,還有很多得著

遇上金庸,對我來說,是一件幸福的事,好感恩

2023年11月9日 星期四

救國

如果我是晚清的中國人,或者幕末的日本人,我也會思考:

如何讓自己的國家強大起來,立足於世界?

令世人幸福

對於人生的目的,我贊同學會的講法:令世人幸福

如何令人幸福?

李生的哲道值得參考,比如說其中的事恆角度,讓人找到人生的意義

為人付出

在這個社會,很多人只是想著自己

要名成利就,要買車買樓

但其實可以更多地為他人設想

當然要兼顧自己

但當自己情況已不太差,就可以適度地為人付出

確立宗旨

回顧武當時,想到一些問題

比如說,如果你創立一個門派,你的目的是什麼?

為了名利,抑或其他?

比如少林派,名義上,它是參禪為主,功夫是方便法門

又如武當,著重的是行俠仗義,同時會修道

要去思考、確立門派宗旨。以此為基,再去發展

武當派

金庸筆下門派,最欣賞的是《倚天》的武當派

承傳郭靖的為國為民,真正的俠義為懷

張三丰七個弟子,江湖敬稱「武當七俠」

武功以柔為主,背後是仁心,剛猛功夫容易傷人

術德兼修、儒道互補的一個門派,值得世人學習

儒道之間

儒家著重責任,道家著重自由

中國讀書人常在儒道之間,我亦然

既想保持一定的自由,又想對世界有影響,令社會朝更好的方向發展

盡力

有時覺得自己表達得不夠好

也不用太執著,盡力即可

走好自己的路

不用太寄望學生,能做多少就多少

學生有他的路,我亦有我的路

走好自己的路,就可以了

隨緣

「並沒有任何你必須做的事。」

仍然記著佛陀這番話

學習保持自己的生活重心,同時隨緣助人

2023年11月7日 星期二

不追求

現在下棋不多了

其實我不是很追求棋藝上有什麼成績

平日決定是否下棋,亦相當慎重

我想,間中遊戲一下,就不錯了

休息

讓自己休息一下

定是根本

定是一切的根本

猶如內功

想物來善應,就要修心

修至定境,就能善應世事

2023年11月4日 星期六

2023年11月3日 星期五

想做什麼

如果我即將要死,我會想做什麼?

也許就是重溫《思藝》,最後一次鍛煉自己

體會事恆

對事恆角度,體會更深

經歷過最有意義的事件,就會無憾

2023年11月2日 星期四

掌握

科學,追求控制自然,征服自然

我努力建構思考方法,其實是想將學習掌握在手

競爭

並非不可有競爭

但目前是太激烈,太殘酷了

訊息

留意生活,會發現其中有很多訊息

細心一點,就有得著

自主學習

今天補習時,對教學又有反思

感到「自主學習」,確實是很深刻的,值得學生學習

武的探索

除了維護正義,世間涉及攻防,涉及勝負的事,亦不少

比如武術、棋藝、學校考試等

如果危害生命,譬如戰爭,自然要盡量避免

若非危害生命,就毋須禁止

而且,要有武的訓練,才能維護正義

這是要考慮的

無關生命,無關正義的情況,去追求武的境界,亦無妨

這也是一門學問,也有很多人熱愛探索

世間有武學,是有它的價值的

維護正義

武的價值之一,是維護正義

因為世間確有邪惡之事

手無縛雞之力,就無法抗衡

因此需要有武力在手,而不能完全捨棄

如實

如實,是佛教特色

並非一味樂觀,或一味悲觀

而是如其所如地看

不增一分,不減一分

日夕不懈

學習一門學問,練習是重要的

如果那同時是你的興趣,你就能日夕不懈地鍛煉,且樂在其中

整理

透過寫作,整理自己

2023年11月1日 星期三

放慢腳步

今天行山,行得好慢

一方面,固然想學慢活

另一方面,也確實疲倦,因而放慢腳步

容許情緒

不用要求自己永遠保持良好狀態

容許自己有情緒低落的時候

人生就是有高低起跌

多方面鍛煉

有的人學習,是一門深入

也有的人,不只學一門,而是鍛煉幾個項目

後者,也許更著重融會貫通

不只探究一門,亦將道理推廣開去,應用於不同領域

不只要求自己一個領域做好,而是要求自己多方面做好

行山的老人家

今天去行山,看見一位老人家

已經見過很多次

他行得不快,撐著拐杖

有的人鍛煉自己,是為了成績

但對他來說,不需要追求什麼成績吧

而他仍然鍛煉自己

年紀不輕,仍然對自己有要求,也許亦想有寄托

這些是我想到的原因

不管真實源於什麼,他老人家堅持鍛煉,我是欣賞的

平衡

工作太忙,會想休息

工作太少,沒有寄托,又感空虛

最好是工作與生活,兩者平衡

平凡生活

平日去餐廳午餐,經常看見餐廳員工邊工作邊說笑

並非高薪厚職,但是快樂

給我啟示:不必總是想向上爬,學習體味平凡的生活

我的黑天鵝事件

黑天鵝事件,是指發生機率好低,難以預測,卻影響極大的事件。黑天鵝事件有分正面和負面,在我的人生中,遇到過一些正面的黑天鵝事件。

讀三國

第一個黑天鵝事件,是讀三國。讀初小時,我是不怎麼看課外書的。但上到高小,忘了是什麼機緣,我嘗試看家人買給我的簡略版《三國演義》,而我真的看完了。這是我第一次完整看完一本書。後來,我想看完整版,從朋友處借來。經過不少時間,也看完了。正因有這次讀三國的經歷,才有後來的讀金庸。

讀金庸

到中學,遇上第二個黑天鵝事件,發生在中一暑假到中二學期初。那時,我玩《金庸群俠傳》這款電腦遊戲,繼而閱讀了全套金庸小說。當時,我是由於喜歡看而看,沒打算要有什麼額外得益。但讀了金庸之後,寫作成績進步不少。我亦養成看課外書的習慣,經常到圖書館借書看。寫作要有突破,並非易事。但藉著金庸小說,我做到了。以後的日子,我亦好著重寫作成績,平日自己會努力練習。這是第二個黑天鵝事件。

學數學

歲月過去,來到中三第一個學期結束,派成績表,我數學成績得了全級第二。這是我人生第三個黑天鵝事件。中一二時,我數學成績並不突出。但中三這次考得這麼好,我就有了動力去學好數學。之後中學幾年,我數學成績多半都是名列前茅。

讀思藝

初中還有第四個黑天鵝事件,不記得中二抑或中三,我在圖書館遇到《李天命的思考藝術》。那時看得不大明白,只覺得這本哲學書文筆甚好。但自此之後,我會留意李生的作品,看他的書,看他在《明報月刊》發表的文章。

學思方

到預科,又有第五個黑天鵝事件,遇上《李天命網上思考》這個網站。網站上有李生哲學思想的介紹,藉此學會了他的四不架構。網站又有留言區,可以看見一些批判文章,以及筆戰。那時我看得津津有味。

總括中學

中學的日子,我主要的學習,就是:閱讀、寫作和解題。

雙主修

到大學,我選了哲學和數學做主修科,雙主修。這是第六個黑天鵝事件。之所以有此決定,即是從中學發展而來,起因於數學成績和李生作品。以至於今,我最喜歡的科目,仍是哲學科。

讀雲水

讀大學期間,仍繼續看李生的網站。遇見一位李生的學生(就是伍棟英老師),由此知道伍老師的「雲水網站」。閱讀裡面有關教育、人生、學佛、心靈成長的文章,獲益良多。以至於今,仍在向伍老師學習。這是第七個黑天鵝事件。

問問題

大學讀數學時,遇到瓶頸,無法突破。當時我想,哲學有思考方法這一科,數學會否亦有其思考方法?於是探究這一問題,找相關的書來看。對我來說,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並非我學好了數學的思考方法,然後數學成績突飛猛進。而是我開始會釐清自己要面對的問題,然後開始思考,嘗試尋求解決,尋求突破,尋求融會貫通。這是第八個黑天鵝事件。

尋本質

學數學的過程,我問自己一個問題,數學的目的是什麼?或者個別地,線性代數這一分支,它的目的是什麼?漸漸地,我形成自己的答案。我覺得,數學的目的,是要尋找事物的本質。線性代數,研究的是向量空間和線性變換,它要尋求的,是這兩類事物的本質。不只數學,西方很多學問,都在尋找本質。第九個黑天鵝事件,是透過把捉本質去了解事物。

找規律

出來社會,主要做教學工作。期間繼續反思學問之道。探究多年,漸漸地,我發覺最根本、最實用的方法,是掌握規律。這是從「尋找本質」發展而來。知道本質,就能把握其中之理,即規律。而掌握了規律,就能統攝,就能以一御多。黑大鵝事件,機率低,看似無規律。其實我們說它難預測,說它影響大,就是在說它的規律。可見黑天鵝事件的根底,仍是規律。總結了這番體會,我並沒有停在這裡,仍然繼續探究。以掌握規律、以統攝為核心,這是第十個黑天鵝事件。

全局觀

歲月過去,我又問下一個問題:如何可以統觀全局?之所以問這個問題,因為有時學習,會出現知識分散、沒有系統的境況。因此我想建立大局觀,消除支離破碎的局面。後來,我接觸到結構主義,於是將學習焦點放在事物的結構上,以此了解整體。作過一些嘗試,摸索,大局觀有些進步。這是第十一個黑天鵝事件。

繼續探究

目前是來到「全局觀」這一階段,不知將來會否有新體會,不知還會不會有第十二個黑天鵝事件。仍會繼續探究,喜歡探究的過程。能夠有喜歡的事,感恩。這次的分享到這裡。將來有新發現,再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