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31日 星期二

迷惘

有時,好迷惘,不知人生為了什麼

我想,還未找到真正的人生意義

不用迴避,不用永遠正面

人生是會遇上這些,就讓自己表達這些

祈求

祈求家人和親友平安

祈求自身平安

2023年10月29日 星期日

喜歡什麼

蝶谷半仙為令狐沖處方時,提到:

「楊過做的是『我喜歡做』而不是『我應該做』的事」

令我反思,不考慮應該如何如何,我喜歡的是什麼

哲理與感動

《笑傲》是一部滿有哲理的小說

卻不是一部感動我的小說

殷離

初看《倚天》,最喜歡、最令我感動的女角,是殷離

到現在,依然如是

不只求勝

對弈,不想只是追求勝利

亦想將之看作是修心的過程,讓自己練就更加平靜客觀的心境

恩賜

我的一切,都是神的恩賜,不是因我有什麼了不起

學習去感恩,去惜福

唯我獨尊

有的人不接受神,是因為唯我獨尊,他要自己是最尊貴的

我以前亦是如此,漸漸放下了些

現在更想去事奉神,以神為先,學習謙卑

東坡的詩

最欣賞的詩,是蘇東坡的詩

欣賞那份平淡

平淡美

日本藝術,能約束自己

有份平淡美,有份內斂之美

內斂

以前欣賞人的華麗演出

現在更欣賞人的平淡內斂

2023年10月28日 星期六

數學模型

對於曲線,解析幾何用代數方程做模型

在物理學,常用微分方程做模型

在很多其他領域,主要是量化,用數字表示所要說明的項目

量化

科學一大特色,是量化

而量化,是應用「數系」這一模型,令所研究的事物變得精確,變得可運算,變得有標準可言

接受不完美

修行,不是要自己成為完美的人,而是學會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這樣,你會更明白自己的渺小,亦更懂得謙卑

謙卑

如果一切掌握你手,容易唯我獨尊

正因很多事情並非自己控制,你可以學習謙卑

事奉

我信御本尊,亦即信神

希望自己能夠一直事奉神

事奉的方式,就是教學

分享自己的知識,以此助人

寄托

不要將所有希望寄托在學生身上

你有自己要完成的功課

知足

有一天,你會知道,有些事,已回不去

但已經足夠了,知足了

無憾

經歷過某些事,會感到滿足,無憾

事恆角度

經歷美好的事,就是意義

這是李生的事恆角度。有所體會

一起

與家人一起,是幸福

2023年10月26日 星期四

京都

京都,浸染著歷史

感覺比東京更有深度

看得極透

《死神》作者久保

對人情世事,看得極透

明治維新

明治維新,是近代日本的開始

認認真真

我是希望學生認認真真地學習

而非嘻嘻哈哈就上完堂

自己練

田徑有樣好處

平日練習,可以自己練,不用和別人比

運動

運動的益處,其中之一是鍛煉人的堅毅精神

因為運動的訓練,著重刻苦、堅持

要持之以恆,才看見成果

而這份堅持,亦培養了你的性格

田徑

對運動並不擅長,也有小小想法

一直覺得,運動之中,田徑是更著重體能的

有技術的成份,也是為了發揮你的體能

可以看作是別的運動的基本功

想學好一樣運動,要練好田徑,練好體能

猶如武俠小說裡,學武要練好內功

2023年10月25日 星期三

修定

佛法有所謂戒定慧

平日修練,就是想練就「定」的心境

工作狂

有時覺得自己是工作狂

所有時間都要奉獻給工作,而不容許自己有休閑的時光

修心

心的調伏,是我一直的修行

思藝

最喜歡的哲道之作

仍是《思藝》

要休息

很多時,放假的日子,我仍在工作

其實,有時真的要讓自己有些休息時間,又或者去遊玩一下

處理情緒

面對情緒,實在是很艱難的一件事

這麼多年了,我仍是處理不好

好好地處理情緒,是我希望學會的一件事

2023年10月24日 星期二

希望

希望,好重要

聽來是老生常談,其實平實而深刻

如果沒有希望取得成績,就不容易堅持

要有希望,才能一直走下去

分享緣起

今屆亞運,港隊在象棋項目取得混合團體銅牌

回港後,隊員陳特大分享:「最重要的不是天份,而是堅持和熱愛。」

因著陳特大的分享,想起自己學習占星學和學習其他知識的經歷,而有前面兩貼分享

陳特大的分享,是很真切的體會

熱愛的事

當你熱愛一門學問,就會經常學習。慢慢地,你會看見自己未臻完善的地方

但你不斷學習,漸漸就克服困難,有所提升

能熱愛並堅持,我想還勝過有天份卻不堅持

其實,能做熱愛的事,已是快樂

而甚至比他人學得好,是錦上添花

對占星學的堅持

我之所以學習占星學,並非由於天份

我覺得自己其實不太有天份

初初接觸占星學,就感到興趣,但並不擅長,學得很慢

一直到現在,仍有興趣,也進步不少,但還是懂得不多

讓我堅持至今的,是對占星學的熱愛

懂得多少,其實不是好重要

能有這樣一份興趣,令我的生活更多姿彩,已值得感恩

用得最多

我用得最多的性格分析理論,就是占星學

教得不錯

今天的課教得不錯,亦對教學有所領悟

調適

生活中,心情常有起伏,要懂得去調適

成績

做一份工作,成績好重要

如果一直沒有成績,得不到肯定,就未必能堅持下去

陳構問題

面對事情時,要懂得陳構問題

也就是要知道有待解決的是什麼問題,並將它表達出來

再由此出發,去達成自己的目標

思辨功夫

李生的《思藝》,我看過很多次

內容我已熟悉,但我仍繼續看

是為了感受其中的思辨功夫,以此鍛煉自己的功底

不只技巧

學思方,不只是一些批判技巧

更重要是練出功力,以此為功底,去處理問題

當局者迷

一段日子沒有網上對弈,有所反思

發現自己一個主要問題是:

當局者迷

容易陷入棋局之中,無法抽離,無法客觀

心境不夠平靜,有時未看清,就心急行下一步

不知如何改善,先覺察自己的問題

初步方向,先慢下來

遊坪洲

昨天的坪洲一天遊,很愉快

更大影響

想尋求,對社會有更大影響,而非困處書齋,默默無聞

在思考這個問題,如何可以對社會有更大的影響?

像我現在這樣,從事補習工作,也有一些影響,但太微弱了,想尋求轉變

一般的人生路

出來社會,一般人的想法是,尋找一份適合的工作,慢慢升職加薪,買樓買車

有的人會尋求更快的財務自由,從而可以提早退休,做自己喜歡的事

但我不想從這個方向去走自己的人生路

2023年10月23日 星期一

想學

想學英文

一種發展方向

如果要在數學界發展

需要了解裡面的情況,了解有些什麼數學問題有待解決

然後選取自己感興趣的題目,或者自己發掘題目

再去探究

自作主宰

如果你在一次考試成績欠佳,也只是以那一次考試的標準而言,你考得不好

但那個考試標準是否合理,是否最好,可以去質疑

有了更多經歷之後,現在覺得,不必接受某些考試的標準

而是尋求更合理的標準,甚至自定標準

自己決定自己人生的遊戲規則

這樣評價自己,是更恰當的

2023年10月22日 星期日

各自獨立

不是一味助人

而是同時有自己的發展,有自己的重心

別人對你有期望,但你不一定要滿足他

讓大家不太依賴,各自獨立

逐漸掌握

有的學生,起步未必很快

但學著學著,對知識亦掌握得不錯

理的文化

如果要我用一個字來形容中國文化,我會用「理」這個字

中國人學習,就是學理

譬如學棋,會學棋理。學音樂,會學樂理

中國人相處,會講事理,以理為討論依歸

宋明理學,如此重理,也許就是從生活中,總結中國人的根本特徵

啟發

金庸小說中

《笑傲》給我啟發最大,影響最深

2023年10月20日 星期五

意義

教學的過程

感到生活的意義

歷史的真相

《鹿鼎記》

嘗試寫歷史的真相

珍瓏棋局

十五部武俠小說

就是金庸布下的珍瓏棋局

歷史小說

《鹿鼎記》,表面是武俠小說

實際是歷史小說

通透

《鹿鼎》試圖刻劃的,是真實的歷史、真實的政治

對這些,金庸看得很通透

不是武俠的武俠

《鹿鼎記》的一個特點,是不著重武打和行俠

因此,倪匡說,這是一部不是武俠小說的武俠小說

這一特點,令人覺得它非同一般

而它對社會現象,對人情世故的刻劃,更是別具匠心

細心

若能細心一些,會看見身邊很多人事,都值得感恩

感恩

現在的生活,已相當不錯

感恩

回顧

空閑時,會回顧生活

看看有什麼有趣的題材,可以落筆

發覺可以寫的,也不少

容易忽略

有的學生,品學兼優

旁人看來,欣羨不已

但學生的內心世界,是如何?

有些其實過得好不容易

大家都期望你取得好成績,令你壓力不小

而你常常獨自面對,卻不為人知

這些學生,也需要人關注他的內心

期待

有些課堂,每星期都會期待

因為有所發揮

亦見到學生積極學習

更加感到自己的貢獻,對世界的影響

有題材

一直在寫,也會想,會不會有一天江郎才盡?

但生活確實好豐富,總會有些有意思的題材

繼續去寫吧,直至無法再寫為止

傳劍

讀《笑傲》,常看第十回「傳劍」

不單是風清揚傳劍與令狐沖,亦是金庸將他的學問精髓傳給讀者

爸爸的身教

爸爸年紀不輕,仍很好學

不限於要學令人賺大錢的學問,而是學習一般知識

令我有所反思

想到,不一定很偉大的事,也可以學,也可以做

會有益處的

這是爸爸給我的身教

我太有野心

其實人生可以簡簡單單,為何總是想爬到高處?

學習細意體會日常生活的事

2023年10月19日 星期四

書內的寶藏

有些好書,表面看來,令人卻步。其實內裡是寶藏

譬如李生的書,讀來感覺尖刻。但如能細思其中內容,會發現深刻的思想

又如李小龍的書,對傳統武術頗有批評,有些人會反感

但如能多反思,就會得到啟發

李小龍的截拳道,發前人之所未發。離世多年,思想仍未褪色,仍在影響世界

欣賞

開始欣賞《鹿鼎記》

2023年10月18日 星期三

激烈競爭

理想的教育,應該要培養人的愛心吧

而充斥著激烈競爭的教育,怎樣培養人的愛心?

憎考試

一直以來,我都好憎考試

做了補習老師,無可避免,卻要幫助學生面對考試

和平的追求

不是說要世界和平嗎?現實的教育,卻是鬥個你死我活

這樣的教育,真的能培育人對和平的追求嗎?

打倒他人的教育

這個社會的教育,表面是教人考好成績,實際就是教人打倒他人,不斷往上爬

接受這樣的教育,很容易加強人的鬥爭心,加強人的我念

這真是好的教育嗎?我對此感到懷疑

2023年10月17日 星期二

儒髓

儒家的精髓,致良知

廣宣流布

因著會友的提點,我才察覺,原來我一直在做廣宣流布

其實,我一直想帶給人幸福

從前想創建一套哲學理論,以之助人

現在沒有創建理論的想法,仍想貢獻自己,讓人幸福

未必一定用佛法的形式,仍可視為廣宣流布

在我心中,廣宣流布是很有意義的事

很高興,已為此做了不少。以後可以有更多的貢獻

實踐道家

最近察覺,教學上,我一直在實踐道家思想

我是因材施教的

也就是說,會因應學生的個性實踐教學

而順應本性行事,正是道家思想

順自然

道家的精髓

順其自然,順應本性而行

讀其意

最常想起的金庸小說,是《笑傲》

讀《笑傲》,讀其意

表面是武俠,內裡是政治

2023年10月11日 星期三

學理

下棋,要懂棋理

教學,要懂學理,也就是學習之理

譬如說,不少學生不喜歡重覆學習,對這些學生,不能太多重覆

也有的學生願意重覆,對這些學生,就不妨給予一些重覆練習

有時師長催谷太多,學生受不了,他可能定一個日子,比如升學之後,就不再學習

這些學生升學後的成績,也許就不堪入目

一對一教學的情況,一般不要一直看著學生做練習,讓他獨立面對,完成練習你再批改

這些都是學理

隨著教學經驗漸多,導師慢慢會懂得更多,也就能教得更好

朋友的啟示

出來社會已不少歲月

固然自己一直努力,除此之外,亦留意朋友的發展

他們的經歷,給人啟示

有的工作了一些年月,發覺不適合自己,因而離職,去讀另一個學位

也有的是邊工作邊進修邊申請工作

他們現在已成為專業人士

雖然他們不說什麼,但可以知道他們是有計劃的

順著計劃,一步一步找到現在的工作

學習之正道

曾認識同學,幾經艱苦,考到神科

但考到之後,不再學習,得過且過,大學成績不好

這就是一曝十寒,不能堅持,長遠是不好的

相比之下,即使不是唸神科,但能持續不懈地學習,這樣會有更好的發展

我覺得這是學習之正道,人生之正道

堅持不懈

人生是有困難的

要得到人生的幸福,就要懂得面對困難、解決困難

不同的困難有不同的解決方法

也有共通之處,就是說,如果你有持續的學習習慣和態度,就較能解決困難

因為即使你當下解決不了,你仍會繼續學習

日子有功,慢慢就能應付

你不會輕言放棄,而是堅持,這樣的話,很多事情都能做好

這裡面有公文給我的啟發

我最根本的理念,是因材施教

以上所說,亦是我一般的教學方向,在因材施教的理念之下,因應學生的情況使用

希望實踐這些理念,令學生得到幸福

一脈相承

文化既有普羅大眾的文化,亦有精英文化

記得李生說過,身為讀書人,尋求讓精英文化一脈相承,是重要的事

我也發覺,有的學問,要普及開去,是很難的事

譬如思考方法,掌握個大概不難,但要練就深湛的思辨功夫,是極難

又如佛法裡的純然覺察,也是極難練的

很多學問去到精深,都是很難的

這些學問,就不一定要尋求普及,而是在精英之間傳承下去

教學之問

曾經,我想創建一門哲學理論,為人們帶來幸福

教著教著,卻變得偏重思維之道,忘了初心

昨天和朋友飯聚,卻聽他們說起日蓮佛法,包涵更廣

我也重新思考,我要教給學生的是什麼?如何幫助學生得到幸福?

2023年10月10日 星期二

開拓與凝聚,要兩者平衡

一味凝聚,固然鬱悶

開拓太過,亦是貪

我察覺自己,有時太貪了

平靜的心境

修行的重心,練就平靜的心境

這是心靈功夫

有助處事和修養,值得學習

重事理

不只讀書人,一般普羅大眾,都著重事理

這是中國傳統

有爭拗時,去辨理

功夫

武俠小說裡,有武功

修行,有心靈功夫

哲學,有思辨功夫

在這些領域裡學習,慢慢就感受到這些功夫

2023年10月9日 星期一

嗔心

仍然易生嗔心,修行不易

家的觀念

在日本戰國,「家」的觀念,與中國不同

在中國,一般有血緣關係的,才算家的一份子

但在日本戰國,並非如此,家是一個集團

譬如織田家,主君是織田信長,家裡面又有羽柴秀吉、柴田勝家、瀧川一益等人,與織田並無血緣關係,但都是家臣,都是織田家的一份子

在中國的三國,曹操是曹家,司馬懿不屬曹家,但屬於魏國

這是「家」在日本戰國與中國的分別

北海道

北海道,感覺是個有靈魂的地方

世界觀

我的世界觀,是這樣的

世上有至高主宰,就是神,就是御本尊

神依據最根本的自然律創造世界

科學的目的,就是去探究這些自然律,將它們揭示出來

並且透過自然律,開發科技,影響世界

看得長遠些

教學的過程,有時會好想學生考好成績

其實,順其自然即可

重要的是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這樣的話,他就能逐步應付生命給他的挑戰。看得長遠些,就不會太執著短期的成敗

分享

世間事物,本自具足。亦即人是有力量的

因此,不必總是為了責任去做事,而是去分享,讓世界更美好

2023年10月7日 星期六

表面寫武功

在小說中,金庸表面是寫武功,實際是寫哲理

各種武功,都有它背後的哲理

2023年10月6日 星期五

心境

心是根本

良好的心境,有助我們待人處事,有助我們面對人生

變化中的不變

世事萬變,並非全無規律。如果全無規律,我也不知怎樣教書

也就是說,變化中有不變

這不變之處,是教學的重點

平靜的心境

抓住自己的優點,是一種執著

要減輕自卑,也許可以嘗試培養放下、平靜的心境

抓住優點

越是自卑,越要抓住自己優勝的地方

但這不是根本解決之道

未能助人

有的人是自信的,他自己不用面對自卑的問題,但未必懂得怎樣助人建立自信

容許自卑

不必任何時候都要自信,容許自己有自卑的時候

自卑

一直以來,我都好自卑

總是和人比較

會看見很多不如人之處,因而將自己看得好差

也會看見自己優勝的地方,感到驕傲,但並無真正的自信

一直陷於比較之中,無法自拔

但近些年,自卑減輕了些,放下了些

我也不確定自己為何有這樣的轉變,可以再去反思

但還有很多問題要面對,譬如孤單、罪疚等

人生確實並不容易,一步步來吧

比較

在這個社會,在學校裡,充斥著人與人的比較

周圍人會拿你和別人比,就算你本身不和人比,亦難免受影響

比較的結果,常常會看見自己不如人之處,因而自卑

要想建立自信,並不容易

有時你不接受自卑,就設法表現得自信。但只是表面,內裡其實仍是自卑

想擺脫自卑,也許首先是接受自卑,容許自己有自卑的時候

減少內在的自我鬥爭,然後一步步累積經驗,一步步做好

也許,這樣就能一點一滴地建立自信

關於工作

一直以來,我都想找一份穩定的工作,讓自己安安定定地做下去

漸漸察覺,工作不斷在變,即使同一份工,也會變化

開始想到,也許,不是找一份安定的工作,而是適應變化

而且,不斷做相同的工作,自己也會想變

也許,這是無常的體現

2023年10月5日 星期四

批判精神

西方哲學精神,就是批判精神

了解中國

文史哲中,最能令你了解當今中國的,是中史

走在中間

執著套路,固然不好

走到另一極端,執著無套路,亦是不妥

最好是走在中間,恰到好處

可用則用

不一定任何時候都要做到無套路

給自己更多空間,對於套路,可用則用

彈性

不必每一事上都自定規則

有時,可以參與現有的遊戲,與別人一起,探索遊戲

譬如棋藝,當中學問很深,可以學的很多

現實社會有很多現成的學問,都有其深度,譬如數學

學校的數學,就是要你依從定理解題。這種學習方式,也能讓人有很多得著

不一定任何時候都要自由、要自創,容許自己有更多的彈性

心境

就算不斷練習,棋藝亦未必能有突破

對上一次揭棋升級,已是一年前

我覺得不只是技術,更是自己的心境問題

當局者迷,太陷入棋局之中,而無法抽離,也就不夠客觀

讓自己更多的沉澱,去修心

玩你自己的遊戲

要取得獎項,一般就是要在比賽規則之下做到最好

譬如圍棋,有它的規則,想玩得好,不能違反規則,而且要掌握種種技巧

如果你享受其中,自然不錯

但你不一定要參與這些遊戲

而是像李生說的,玩你自己的遊戲,規則你定,做你真正想做的事

兩者兼顧的教學

其實我是想做更自由的教學,讓學生得以解放,就像截拳道那樣,但要如何實踐呢?

從前教學,我有不少自由作風。現在少了

現在教學,主要是教學生依照遊戲規則,盡力做好

希望慢慢調整,做到規則與自由,兩者兼顧

截拳道感悟

昨晚重溫截拳道,有些感悟:

李小龍之所以創出截拳道,始於對傳統武術提出質疑

截拳道有一可貴精神,就是不受套路制約。是否跟隨套路,決定在我

在解說截拳道時,李小龍描述習武之人如何被傳統套路綑綁,而截拳道能令之解放

批判性

讀過哲學和數學,覺得對生活來說,哲學受用更多

其中一點,是哲學的批判性

不會隨便接受一套觀點、一套規則,而是會提出質疑甚或批判

2023年10月4日 星期三

沉澱

總是不能悠閑地下棋,所以近來暫停了

沉澱一些日子吧

適當的時候,再重新上路

2023年10月3日 星期二

獎項

昨晚,在網上看見一段影片,映著參加亞運的香港象棋隊伍,在後台準備領獎

這次比賽,港隊取得團體銅牌

等候的時間,港隊一位棋手激動落淚

我明白他的心情,如果我是一位棋手,我也渴望有這一天

我又想到,如果我是一位日本推理小說作家,我會想得到直木獎

對於一個人的事業,獎項是很大的鼓勵,也是很多人一直的目標

如果一直得到肯定,就能較順利地走下去

2023年10月2日 星期一

欣賞樹木

今天去行山,因為想學慢活,所以讓自己行得慢些

平日匆匆走過,但求最快速度完成,今天卻會看看沿途樹木

有點感悟

一般人喜歡看櫻花,看紅葉,那是美景

看樹木的人,少很多

若無樹木襯托,如何顯出櫻花美麗?

可見樹木亦很重要

但它們一直默默貢獻自己,好低調

而同樣的人,社會上有很多,值得我們欣賞,記念

謎蹤

《謎蹤》,衛斯理小說

表面是科幻,實際寫諜戰,寫政治

深刻,令人感概

慈悲

很多人的生活,都好不容易

學習慈悲,對人多點體諒

對人慈悲,亦是對己慈悲

小病

小病是福,真的。其實,有時大病也是福

2023年10月1日 星期日

貪心

覺得自己好貪心,亦好有野心。總想囊括更多,創一番大成就

平常心

就算你是棋王,也有衰落的一天,何況只是無名小卒?

因此,將重心放在修行,放在平常心,而非放在爭勝

和平之可貴

過去,很多年與人爭勝

其實我已很累,漸漸明白和平之可貴

現在,不想有那麼多爭鬥,而是想大家和平相處

古仁人的心量

有的老師教學,是教學生戰勝別人

至於別人被戰勝之後會怎樣,是不管的

但我覺得,如果是古仁人,就如范仲淹所說,「先天下之憂而憂」

又如張載,追求「為萬世開太平」

也就是說,不只看到自己的學生,亦看到別人的學生,甚至看到整個天下

這樣的心量,令人敬佩,值得學習

戰勝別人

過去很多年,我好努力

雖然沒有什麼世俗成就,但我會找自己比別人優勝的地方,以此戰勝別人

但近幾年,這方面的表現淡了些,下棋仍會想贏,但總體來說,沒那麼追求戰勝別人

反而想實現自己,貢獻社會,在生活找到意義

對棋其實不是那麼渴求,近來也少下了

也許,自己其實不是那麼追求爭勝,而是和平主義

勝過完美主義

我是一個完美主義者,我清楚知道這一事實

但我一直不接受

也許因為,「完美主義者」這一身份,並不完美,而我要求更好

而這,仍然是完美主義的想法

完美信仰

早一陣子,與一位基督徒朋友相聚,聽他說起信仰

他說自己對信仰不是那麼嚴格,那麼完美,如果有人挑戰基督教,他亦未必懂得回應,但他仍然信仰基督

我察覺到,我自己對待信仰的態度,與他剛好相反

對於信仰,我是完美主義者,既要求信仰本身完美,亦要求自己是一個完美的信徒

但這樣,好辛苦

要學習放下,不容易的

如果容易放下,這麼多年,早就放下了。先去覺察吧,逐步調整

放生

昨天與人談天,有點體會

如果與人辯論,自然要留意對方一字一句,抓著對方的破綻攻擊

但平日與人談天,就不必如此

看見對方出錯,不用緊抓不放,而是放過對方

有時候,也可能是對方正確,自己錯誤,卻以為是對方錯誤

其實這個社會就是辯論那樣,對人要求完美

我卻覺得,要放生大家,雖然並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