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31日 星期五

擴展生活

世界有很多可能性,想去擴展自己的生活,做更多不同的嘗試。感覺會越來越豐盛,多彩多姿

可能性

感覺人生有很多可能性,覺得前路有很多可以嘗試,從未試過有這樣的感覺

魯迅

金庸是好

但選擇中華民族的民族魂,我還是認為魯迅適合

魯迅不是書生,不是腐儒

而是一位義士,一位鬥士,一位哲人

他傳承儒墨的仁義,博學於文,洞察人心,又有戰鬥精神

可謂文武雙全

魯迅的文章,就是他的批判武器

打破舊社會的壁壘,讓民族重生

梁啟超提倡中國的武士道,要重建我國的尚武精神

我覺得魯迅就是近代中國的武士

古時有孔孟,有朱熹,近代有魯迅

以魯迅為今時的效法對象

2023年3月30日 星期四

推理

推理,要講証據

什麼証據,令你作出如此推理,得出這一結論?

這就是推理之道

有時,只是蛛絲馬跡,已讓你知道許多

唐伯虎

以前看《明朝那些事兒》,喜歡看嚴世蕃評價天下奇才

現在,感受最深的是唐伯虎。看著他少年得志,之後卻坎坷一生

痛苦,同時令人感觸甚深

一燈大師

老頑童,總在玩樂

真正深刻的,是一燈大師

對於人間的苦與罪,一燈大師體會甚深。一直懷著很深的罪疚感,後來終於放下

予人啟示的故事

2023年3月29日 星期三

明事理

與家長接觸多年,感覺大多數家長,都是明事理的。你用心教學,他們會看得到

繼續一起幫助學生

對文法的看法

由於學生提問,讓我從新思考文法的問題。我整理了自己的想法,現在分享出來

語文並非一成不變,而是一直在發展。文法是學者總結出來的規律。因為語文在變,文法亦非一成不變。今天文法錯誤的句子,明天可能是對

既然如此,那麼我們學文法的意義何在?

我覺得這樣,雖然文法會變,但不會一下子全部改變。文法有時落後於時代,但如果你掌握了,對語文會有大概的掌握,這樣有助你去理解句子,理解文章

也就是說,要釐清學習文法的目的

正如我剛才所說,我想令學生對語文有整體了解,並且掌握句子結構,理解英文

這就是我教授文法的目的。如果能達到這個目的,學習文法是有意義的

進一步,我們再談談教材的問題。語文會變,文法會變,教材未必緊貼時代。那麼,我們遇到教材出錯時怎麼辦?

我的看法是,學習時,不要對教材照單全收,而是帶著批判思考。教材是有機會出錯的。但不必對之全盤否定,如果對我們有幫助,仍可以使用,小心一點就是

其實嚴謹如數學,教科書也有機會出錯題,書後答案也有機會錯,可以將之當作思考訓練

這就是我對文法的看法

2023年3月28日 星期二

猶如七傷

李生的思方,猶如七傷拳

功力未夠而去修練,會傷身。但如內功火候已到,則越練越有益

宿命感

有些事,譬如病業,我覺得是預先安排好的

有種宿命的感覺

2023年3月27日 星期一

詭辯遊戲

李生的詭辯,我覺得是他在遊戲

因為思方

我之所以掌握不少知識

是因為我的思考方法

對生命的熱情

經過歲月的洗禮,有的人會失去對生命的熱情,變得善於應對,也很聰明,但這樣好嗎?

我並不聰明。但我希望,自己會有一份熱情,愛生活,愛平日的工作和興趣

將釐清式應用於解題

解數學題,特別是証明題,我們首先要知道的,是題目要求什麼,怎樣為之証得結論,也就是釐清

釐清之後,再尋找方法去完成証明

思辨功夫

我的根底,是思辨功夫

教授數學,固然以思辨來駕馭。教授其他科目,亦以思辨為基

信心

最近,好像各方面順利不少,從未試過如此有信心

2023年3月25日 星期六

關於學習

武俠小說裡面,俠士學武。就如現實生活中,我們會學習各種學問

武功讓俠士可以行俠仗義。現實的學問,亦讓我們解決各種各樣的難題

人生於世,就要不斷學習,這樣才能成長

社會風氣

有一種意見認為,有了人工智能,人會多很多空閑時間

其實,科技一直發展,幫人做的工作越來越多,但很多人似乎時間越來越不夠用

譬如說,現在的孩子,時間表安排得密密麻麻,為了得到更好的成績

如果社會風氣不變,即使人工智能繼續發展,很多人的時間仍不夠用

我覺得,改變社會風氣才是根本之道

2023年3月24日 星期五

突如其來

人工智能的開發,已有不少日子

之前有過 AlphaGo 打敗人類棋手,我並沒有太意外

但最近的新聞,我卻感到突如其來

突然間,就到了人工智能的時代

期待

蓋茲說,人工智能的時代已經來臨。感到認同

對此我沒有焦慮,反而很期待接下來的變化

2023年3月23日 星期四

我的設想

最近在想,用人工智能設計,會否創作出更開放的遊戲?

譬如每個人玩的劇情都不同,就像人工智能答題時,不會重覆答案

慢慢完善

雖然目前的人工智能會出錯,但我覺得發展下去,會越來越完善

關心

近來最關心的新聞,就是關於人工智能的新聞

善用人工智能

網上讀到,有院校容許學生使用人工智能,只是要在功課上聲明

與其抗拒,不如學習善用

感到認同

就像中學數學科,容許用計數機

我們不會禁用計數機,而是讓學生善用

現在的人工智能亦類似

只是比計數機的情況大規模得多,影響亦更為深遠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選擇傳人的考慮

在《天龍》,天山童姥逼得虛竹犯戒

但我覺得,是虛竹贏了

最終,是童姥認同了虛竹,而非虛竹認同童姥

童姥選了虛竹做傳人,將靈鷲宮絕學傳與虛竹,讓虛竹成為靈鷲宮主

這些行為,就表示童姥認同虛竹

其實不只童姥,無涯子亦認同虛竹,所以將功力相傳

而他們之所以認同虛竹,我覺得是因為虛竹的品德

很多人聰明,有才能,但行為不好。丁春秋就是

相比能力,品格是更重要的。選擇傳人,亦以此為準

2023年3月20日 星期一

武士教育引發的思考

在網上搜尋武士道的資料,讀到昔日的武士教育

並非只要求武藝,而是文武雙全

令我反思,一般人應該接受怎樣的教育?要怎樣設計課程?

香港有現存的教育制度,但是否完善?

身為教育工作者,我覺得要思考這些問題

自我期許

身為老師,除了知識,亦注重學生的品德修養

透過言傳身教,讓學生明白正義的重要

這是我對自己的期許

義更重要

自己讀武俠,很著迷武功

但現在懂得,義是更重要的

中國文化精神

中國武俠精神,以至中國文化精神,我認為就是這個字:義

堅守原則,有所不為

努力學習中

武俠之魂

對於武俠小說,嚴家炎先生有這番見解:「義,武俠之魂。」

也就是說,武俠小說的靈魂,在於正義

我覺得讀武俠,就要學習正義,學習做一個有原則的人,有所不為

今日說這些,或許已不合時宜

但我現在明白,相比力量,義才是最重要的

失卻初心

今時今日,讀書,並非為了成為有德之人,而是追求成績,追求成就

學武,是為了武功高強

我覺得,已失卻初心

崇尚武力的時代

在這個時代,很多人崇尚武力

譬如看武俠,人們時常討論,哪個角色武功最高

但武功是不是最重要呢?

至少金庸認為不是。金庸認為,對於武俠小說,俠義才是最重要的

但現今大眾,太沉迷力量

金庸的見解,值得大家深思

義之輔助

松濤二十訓,是松濤館流空手道給學員的二十條訓示

我最欣賞的,是這一條:「空手道為義之輔助。」

也就是說,對於學習空手道,武藝並非最重要,義才是

空手道的目的,是要成就正義

去體會和學習

2023年3月18日 星期六

肯定自己的價值

真正自信的人,不會一直追求成就,不會一直需求別人的肯定,因為他已肯定自己的價值

珍惜時間

大病之後,體會到,你有多少金錢也好,如果你死了,也沒法享用

既然如此,更要珍惜時間,做你真正想做的事,而不是一直追逐金錢

各行其是

很多人想改變你,你也會想改變他人

其實可以各行其是,保持自己,亦尊重他人

關於追求成就

認識不少人都在追求成就,也會推動你去追求成就

但我有自己想做的事

有沒有成就,我覺得不是這麼重要

反而有其他事,譬如家人健康,譬如自己的夢想,我覺得更重要

2023年3月17日 星期五

不進反退

有時好執著,總想看見自己進步

但不是常常做到,有時甚至不進反退

學習接受,學習面對這樣的情緒

不介意分享

如果你擁有很多,就不介意分享

靈活應對

學數,我們不會記下每一題數的解法,而是掌握方法之後,靈活應對題目

同樣,學語文的話,也不是鉅細無遺地記誦,而是掌握主要內容和結構,以之應對各種題目

欣賞武當

很多人追求剛強

但金庸筆下的武當派,卻是以柔為主

因為柔和不容易給人太大傷害。這正是我欣賞武當的原因

2023年3月16日 星期四

倚靠神

想學習倚靠神,而非總是靠自己

溫柔背後

溫柔,有時出於慈悲

剛猛,容易傷人。正因為人設想,所以溫柔

電子書

不知會不會有一日,出實體書

但有這個網誌,我已當作出了電子書

好感恩,好滿足

2023年3月15日 星期三

根底

你反覆讀誦和學習的文章,就是你的根底

譬如基督徒的根是聖經,佛教徒的根是佛經,古時讀書人的根是四書,等等

2023年3月14日 星期二

課文結構

溫習一篇課文,不必將課文內容盡數掌握,而是要掌握課文的主旨、段落大意、寫作手法和修辭手法

這些就是課文的結構

以結構為基礎,再去把握課文,去應對題目

文史的溫習法

應對中文、歷史這些科目的考試,我的溫習方法是,掌握每一課的主要內容,以之為基礎,去應對各種題目

每一課內容都不少,若要全都背起來,並不容易

因此要集中記下重點,以少御多,入到試場就隨機應變

溫習時可以用這種方法做題練習,但不必將題目答案全記下

2023年3月12日 星期日

明辨概念

對概念的慎思明辨

數學另一基本功

數學內功

代數運算,是數學的內功

練好代數運算,能讓你駕馭許多數學課題

焦慮

不時感到焦慮

不容易面對的情緒

方程推演

中學數學的核心技能,是懂得方程如何推演

這是解數學題的基本功

木人樁

學武練木人樁,我覺得好似象棋練殺法

練木人樁,我們會將木人樁看作假想敵,與之拆招

練象棋殺法,亦要設想對手如何應對,並一一將之破解

2023年3月11日 星期六

都是那些殺法

下象棋,殺法就是那些

高手之為高手,不在於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絕招,而在於那些殺法用得出神入化、爐火純青

以簡御繁

好的武功,來來去去都是那些招式

但就是那些招式,讓你應對各門各派的武功

正是以簡御繁

以一御多

從前玩遊戲王,會探索如何建構卡組

除了設計卡組的主要戰術,亦常常思考,如何以一套卡組,應對各種不同卡組?

就像學武,講究專精一藝,以一御多

譬如學詠春,即以詠春應對各種武功

而不是學很多種武功,以不同武功應對不同武功

2023年3月7日 星期二

以史為魂

雖然金庸小說,有的沒有歷史背景,但其實,沒有一部不在寫歷史

金庸小說的魂魄,就在歷史

2023年3月6日 星期一

做真正喜歡的事

下棋,不一定總是想得獎

是否享受,是否成長,也是重要的

即使得獎,卻原來一直不喜歡,那又有什麼意思?

世間是苦,不要太苛刻自己,去做真正喜歡的事

死亡的陰影

覺得自己,活在死亡的陰影下,不得安寧

2023年3月5日 星期日

中國版英雄

甄子丹說,金庸武俠世界,是中國版的超級英雄聯盟

頗有見地

學生成長

看見學生成長,是值得感恩的一件事

韓國儒家

曾聽人說,韓國是「儒家思想的活化石」,「真正的儒家在韓國」

我覺得頗有道理

看韓國的書院建築,看韓國的電影,感覺到真正的儒家精神

2023年3月4日 星期六

柔和背後

中國人的「以柔制剛」,也許,背後是仁德,愛惜生命

剛易傷人,柔較和平

經驗

學棋,經驗好重要

勤練習,見得多,能進步

學習其他技藝亦然

不要過份

棋,不要過份,而是恰到好處

聽過這番道理很多次,仍在學習中

孟子精神

中國武俠精神,就是孟子精神

「義以為質」

2023年3月3日 星期五

極一時之盛

《射鵰》時,全真教興旺之至

就如今日的補習社,有些亦是極一時之盛,有很好的理念

但百年之後,有幾多能長盛不衰?

忠厚長者

重溫《神鵰》中郭靖的一言一語,感到郭靖實是忠厚長者,令人敬佩和感動

立國之本

正正在宋朝,儒家思想復興

成我國立國之本

滿江紅

看完張藝謀的《滿江紅》電影,重溫《滿江紅》這首詞,似有所悟

感覺岳飛的《滿江紅》,所體現的,正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

2023年3月2日 星期四

不安

現今社會,很多人好焦慮

怕落後,怕被社會淘汰,長期不安

沒止境

追名逐利,沒有止境

今天你得到一個第一,明天你又追逐下一個第一

人生就是這樣永遠爭第一嗎?可以有不一樣的人生嗎?

追趕

這時代,許多人在追趕,想盡快名成利就

我也在追趕,卻又想讓心境慢下來

匆忙時代

內心仍然匆忙

不時會吝嗇時間,總是將更多時間留給自己

也許,正因這是一個匆忙的時代

未能免俗

要擺脫匆忙,並非易事

焦慮

常感焦慮

往往外境稍變,即觸動內心

假象

「完全沒有假想我」,也可以是一種假象,一種假想我

要小心覺察

改變外境

覺察到自己不安時,會努力改變外境,而忽略轉變內心

如果心境改變,就能面對

但不容易。容許自己慢慢去學

減輕即可

今天突然有所領悟

假想我和低下我固然都是不好的,但如想徹底消除,亦是一種執著

減輕到較低程度就可以了

容許自己有這些不足,這些不足亦是生命的一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