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30日 星期二

自主

年長的人對年輕人,往往會很多管制,他們覺得是為你好。也許,北京政府就是這樣。但是,這不是我們想要的。我們想要的,是自主。面對社會的不公義,我們希望去改變,而不是無止境的地產霸權……希望在上者不要以為自己總是對的,嘗試了解一下年輕人的想法……爭取民主,也許前路會很艱難,但我們希望自己去經歷,創造屬於我們的人生!

2014年9月29日 星期一

付出

有些人說學生出來是為了虛榮,想出風頭,我不排除有這樣的人,但我相信大部份人都不是這樣,走出來是一種付出,有代價的,而且大部份人都不會在前面,又平靜,怎樣出風頭?看鏗鏘集,就知道一些學生的顧慮和最後的決定,我欣賞這樣的人。

支持

剛剛看鏗鏘集,很感動,看到很好的學生,香港有這樣的學生,真好。有一幕,映著一位學生與她母親,母親沒有反對學生出來,只是提點一下。其實,沒反對已經很好了,不一定要支持。在這裡,我支持各位走出來的人,繼續勇敢追求屬於你的社會!

傷感與美麗

這是一個令人傷感的日子,各種暴力的消息,令人感觸,雖然有邪惡的事發生,但是,也就在這樣的時刻,看到另一些人的美麗,很多平日甚少留言的朋友,都在 facebook 站出來,支持學生,關心學生,更有朋友親身到現場……大家保重,加油,不要讓自己受傷,留下有用之身,在未來的日子繼續爭取你的理想!

2014年9月25日 星期四

感恩分享第六天

感恩分享第六天:

昨天替學生補習的時候,看著學生中文老師預備的資料,突然間,我明白到老師的辛勞和心意,以前我是不懂的,當我還是學生的時候,我只會挑剔老師,覺得老師這樣不好,那樣不好,要求老師是完美的,其實,很多老師都付出了很多,只是我沒看到,現在我也是老師了,在這幾年的教學生涯裡,知道老師的工作真的不易,譬如改簿,就挺煩厭,再加上一些頑皮的學生,有時心裡是不愉快的。我所付出的,其實也想學生知道,我已經很努力了……感謝主讓我有點成長,願主帶領我繼續了解生命,讓我在教學上做得更好。

記得大約是中五的時候,我開始接觸亦舒的小說,小說中,亦舒常常表達一個思想:任何人都是可以替代的,有沒有你都一樣。初初接觸這個思想,也沒什麼,但後來經歷多了,就有一些壞影響,既然有沒有你都一樣,那麼,你的價值在哪裡呢?任何你做的事,都可以由別人來做。因為這種想法,人開始變得空虛,覺得人生沒有意義。這樣的想法,維持了很多年,直到我遇到奧修,才開始改變。奧修說,神可以創造一個完美的人,但祂沒有,反而創造了你,這是你的榮耀。我開始明白到人的獨特性與無可取代,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一件事由你來做,抑或由別人來做,是不同的。譬如說,孝順父母,假設你是長子,那麼,以長子的身份孝順你的父母,這件事只有你能做到,沒有任何人能夠代替。其他事情也一樣,因你而獨特。明白了這些道理之後,人慢慢有了轉變,現在看人生已經比較正面了。感謝神讓我經歷了這許多,真是不容易,總算走過來了,也比以前樂觀了,很感恩……

今天,神讓我領悟到一個道理,就是說,一個人如果能夠做得更好,他已經做了,他之所以是現在這樣,是因為他只能夠做到這樣,他已經盡力了。想想我身邊的人,我的父母、老師、朋友、兄弟,他們都有做得不好的時候,但是,其實,他們已經盡力做到最好,我也是……更好的,不是不想做到,而是還未學懂。過去,我常常希望得到人的體諒,其實,我自己也不懂體諒。許多生活中的小事,其實都可以讓我們看到人的背後,問題是你有沒有用心去看……感謝主讓我有些成長,願主帶領,讓我更懂得體諒,明白別人背後的心意……

2014年9月23日 星期二

滄浪詩話精選

http://zh.wikisource.org/zh-hant/%E6%BB%84%E6%B5%AA%E8%A9%A9%E8%A9%B1/%E5%8D%B71

夫學詩者以識為主:入門須正,立志須高;以漢、魏、晉、盛唐為師,不作開元、天寶以下人物。若自退屈,即有下劣詩魔入其肺腑之間;由立志之不高也。行有未至,可加工力;路頭一差,愈騖愈遠;由入門之不正也。故曰:學其上,僅得其中;學其中,斯為下矣。又曰:見過於師,僅堪傳授;見與師齊,減師半德也。工夫須從上做下,不可從下做上。先須熟讀《楚辭》,朝夕諷詠,以為之本;及讀《古詩十九首》,樂府四篇,李陵、蘇武、漢、魏五言皆須熟讀,即以李、杜二集枕藉觀之,如今人之治經,然後博取盛唐名家,醞釀胸中,久之自然悟入。雖學之不至,亦不失正路。此乃是從頂𩕳上做來,謂之向上一路,謂之直截根源,謂之頓門,謂之單刀直入也。

禪家者流,乘有小大,宗有南北,道有邪正。學者須從最上乘、具正法眼,悟第一義,若小乘禪,聲聞辟支果,皆非正也。論詩如論禪,漢、魏、晉與盛唐之詩,則第一義也。大曆以還之詩,則小乘禪也,已落第二義矣;晚唐之詩,則聲聞辟支果也。學漢、魏、晉與盛唐詩者,臨濟下也。學大曆以還之詩者,曹洞下也。大抵禪道惟在妙悟,詩道亦在妙悟,且孟襄陽學力下韓退之遠甚、而其詩獨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而已。惟悟乃為當行,乃為本色。然悟有淺深、有分限、有透徹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漢、魏尚矣,不假悟也。謝靈運至盛唐諸公,透徹之悟也。他雖有悟者,皆非第一義也。吾評之非僭也,辯之非妄也。天下有可廢之人,無可廢之言。詩道如是也。若以為不然,則是見詩之不廣,參詩之不熟耳。試取漢、魏之詩而熟參之,次取晉、宋之詩而熟參之,次取南北朝之詩而熟參之,次取沈、宋、王、楊、盧、駱、陳拾遺之詩而熟參之,次取開元、天寶諸家之詩而熟參之,次獨取李、杜二公之詩而熟參之,又取大曆十才子之詩而熟參之,又取元和之詩而熟參之,又盡取晚唐諸家之詩而熟參之,又取本朝蘇、黃以下諸家之詩而熟參之,其真是非自有不能隱者。儻猶於此而無見焉,則是野狐外道,蒙蔽其真識,不可救藥,終不悟也。

夫詩有別材,非關書也;詩有別趣,非關理也。然非多讀書、多窮理,則不能極其至,所謂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詩者,吟詠情性也。盛唐諸人惟在興趣,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故其妙處透徹玲瓏,不可湊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言有盡而意無窮。近代諸公,乃作奇特解會,遂以文字為詩,以才學為詩,以議論為詩。夫豈不工?終非古人之詩也。葢於一唱三歎之音,有所歉焉。且其作多務使事,不問興致,用字必有來歷,押韻必有出處,讀之反覆終篇,不知着到何在。其末流甚者,叫噪怒張,殊乖忠厚之風,殆以罵詈為詩。詩而至此,可謂一厄也。然則近代之詩無取乎?曰:有之,吾取其合於古人者而已。國初之詩尚沿襲唐人:王黃州學白樂天,楊文公、劉中山學李商隱,盛文肅學韋蘇州,歐陽公學韓退之古詩,梅聖俞學唐人平澹處,至東坡、山谷始自出己意以為詩,唐人之風變矣。山谷用工尤為深刻,其後法席盛行海內,稱為江西宗派。近世趙紫芝、翁靈舒輩,獨喜賈島、姚合之詩,稍稍復就清苦之風,江湖詩人多效其體,一時自謂之唐宗;不知止入聲聞辟支之果,豈盛唐諸公大乘正法眼者哉!嗟乎!正法眼之無傳久矣!唐詩之說未唱,唐詩之道或有時而明也。今既唱其體曰唐詩矣,則學者謂唐詩誠止於是耳,得非詩道之重不幸邪!故予不自量度,輒定詩之宗旨,且借禪以為喻,推原漢、魏以來,而截然謂當以盛唐為法,(後舍漢、魏而獨言盛唐者,謂古律之體備也)雖獲罪於世之君子,不辭也。

2014年9月20日 星期六

感恩分享第五天

感恩分享第五天:

感恩今早做了一個深刻的夢,在夢中,見到幾位朋友,他們的學術成績遠勝於我,無論是真實還是夢中,都是這樣,不過這不要緊,只要他們不介意我成績普通,大家也可以相處得很好。

夢醒之後,想起很多過去的事,想到中學的時候,很努力考取好成績,尤其是公開試,更希望考得好,令父母歡喜,但是,我總是做得不如理想……到了大學,我還是一樣希望,結果也還是不好,我沒有讓父母知道我的大學成績,因為我知道母親一定會教訓我,她不知道,其實我很想令她歡喜的,我大學時的成績是沒什麼人知道的,無論好不好,我就這樣走在孤獨的路上……

記得中學的時候,尤其是中四五的時候,中文老師頗欣賞我的文章,但是,我卻常常遲交功課,甚至不交功課,有一次,老師說我任性,其實,不是的,我是有心理關口,跨不過去,我高興得到欣賞,但是,我恐懼自己做得不好,我沒自信,我希望一直保持名聲,但不知道如何去做……

初中的時候,我讀了三國演義和金庸小說,對我來說,這實在是影響至深的事,不但開始了我的閱讀生涯,更為重要的是,我也想像金庸那樣,創作出那樣好的文學作品,許多年過去了,我也經歷了許多事,我不知道自己會不會有一天想寫小說,不過,我仍然想寫出好作品,不一定是小說,在我心目中,寫作是我貢獻世界的方式,我覺得最有價值的東西,我會寫出來,分享給大家,對我來說,寫作是正職,雖然是不受薪的,補習、功輔班、乒乓球班都是副業。

寫這篇分享的時候,一邊寫一邊哭,很久沒試過這樣了,自從幾年前開始,人變得很麻木,難得有感動的時刻,感謝主,讓我再有這樣的體驗,我會繼續學習愛人,願主保守、帶領……

2014年9月19日 星期五

感恩分享第四天

感恩分享第四天:

1. 最近正在設計一些哲學課程,感恩網上有《論語》、《老子》的譯文,省卻我打字的工夫,只需比較一下,選出較好的譯本來用就可以了。但願有天我真能教授這樣的哲學課程。

2. 感恩今天看《標竿人生》,又有得著,書上說,信仰如戀愛,戀愛的時候,會時時想著戀人,在信仰中,人會時常想起神,雖然自己信主的時日尚短,但對這番話也有體會,漸漸地,自己的確會常想到主恩常在,願主帶領,令自己靈命日長!

3. 感恩發現四不像這位朋友,與自己有不少相同之處,譬如說,都想幫助基層學生,都喜歡藝術,都沒有使用智能手機,都想在教育方面作出貢獻,都想找到靈魂伴侶,感恩有這樣一位同路人、戰友!

4. 感恩今天看到四不像的感恩分享,再次提到四不像,是因為他這次分享實在太好。感謝主,讓我認識到這位朋友。起初,在師訓班上,不記得聽見他說什麼,對他的印象不太好,但經過許多日子的相處、認識,慢慢發現四不像有很多優點,四不像是很有才華的人,見識廣博,同時關心學生,盡責,願意付出,他生命中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我想,這是神給他的磨練,同時是給他機會,讓他更深刻地體會人生,然後創作,影響他人。願神繼續帶領四不像,讓他越過黑暗,戰勝心魔,還有,更重要的,賜他一段美好的姻緣!我知道,這對他是最重要的。感恩交托,一切遵從主的旨意,向四不像獻上最深的祝福!

5. 感恩父親今天收拾好家中一個櫃桶,發覺自己完美主義的性格又發作,因父親不小心丟了我的物件而不滿,求主賜給我一顆更包容的心。

2014年9月18日 星期四

感恩分享第三天

感恩分享第三天:

1. 感恩最近看到《半澤直樹》這套劇集,雖然只看了兩三集,已覺得很好,記得有一集阿花對半澤說,很欣賞半澤的工作,會一直支持半澤,看到這一幕,我很感動,因為我也很渴望得到這樣的欣賞與支持,不一定來自一位伴侶,也可以是朋友、親人,願神帶領,讓我感受人間的愛!

2. 感恩今天家裡食水暫停半天,令我意識到平時食水充足的可貴。

3. 感恩今天不用工作,可以輕鬆地做一做自己想做的事:設計我的老子哲學課程。

4. 感恩過去幾年的教學生涯裡,遇到一些難教的學生:沒禮貌、對老師呼呼喝喝、不尊重老師,令我體會到儒家思想的重要性,以前我對儒家思想實在不夠重視。

5. 最近看了一些關於韓國儒家的資料,同意一些學者所說:韓國是當今世上對儒家傳統保存得最好的地方。感恩神讓儒家有這樣的傳承,期望有一天看到儒家思想的復興,不一定在中國,也可以在韓國。

2014年9月17日 星期三

感恩分享第二天

感恩分享第二天:

1. 感謝 facebook 上的每一個 like,雖然我過去寫過不少,但不是很多人 like,甚至沒有 like 也是很平常,感謝天父讓我體會這種心情,我知道世上有很多人比我孤獨得多,不過,我也想得到支持,希望大家分享你們的支持,不一定對我,可以是對那些孤獨的人們,慷慨地走出來吧,分享你們的愛!

2. 感恩可以看到很多朋友的感恩分享,再次感謝四不像,如果不是你,我還在恐懼之中,害怕朋友會給我感恩挑戰,因而不敢看別人的感恩,也不敢讚,現在終於解脫了!

3. 感恩神讓我從新拿起《標竿人生》,這次看的時候,明白多了,感謝 Stephen 送贈此書。

4. 過去很多年,我內心有許多黑暗,說話得罪人,不懂得為人設想,不會為好事替人高興,不會感恩,感謝神在這許多年裡慢慢教導我,令我有些少改善,願神繼續保守帶領,令我繼續進步!

2014年9月16日 星期二

感恩分享第一天

感謝四不像的邀請,現在開始感恩分享第一天:

1. 感恩受到邀請,由今天開始感恩分享。
2. 感恩 youtube 有很多福音詩歌,很好聽,常常聽。
3. 感恩自然學校的選修課經已開始,自己的乒乓球課還能應付,而且是受薪的,真好!
4. 感恩有機會替補習學生選購課餘習作,因而看了一些現時的習作,重溫了一些知識。
5. 感恩不必再恐懼會接到感恩挑戰,因為已經接受了!

2014年9月13日 星期六

我念

內心有股成長的力量,想提升自己。

重新發現自己我念重,為自己定下一個目標,減輕我念。

想像李白一樣,創作出那麼好的作品,背後是成就心,想建立一番大成就,那也是我念。

察覺自己不時有想勝過別人的心念。

2014年9月12日 星期五

恩賜

對生命了解多了,就更相信神,感謝神。

我的一切都是神所賜,神對我真的很好很好。

2014年9月8日 星期一

祝福

恭喜樂文和美丹,令人感動又歡喜的婚禮,祝福!

2014年9月4日 星期四

教中交托

當我教導學生的時候,仍有我念,要教自己想教的東西,想學生成為我要的樣子,太多「我」,以後學習在教學中做到交托。

2014年9月3日 星期三

以前覺得,要讓人歡喜舒服才是愛,現在覺得,愛可以有很多種方式,努力做好本份,貢獻社會,將自己最好的東西分享出來,也可以是愛的方式。

早陣子,發覺自己很少將事情預先交托主,只是事後接受神的安排,現在,多了學習交托。

很多道理,人們都聽過,只是並不明白,要經過許多事才明白。

感謝神,讓我有這麼特別的人生,感謝祢的愛。

2014年9月2日 星期二

朱子論老

朱子對老子的評論,很鮮明,不過,我覺得徐復觀對老子的分析更好,下面是朱子的:

康節嘗言「老氏得易之體,孟子得易之用」,非也。老子自有老子之體用,孟子自有孟子之體用。「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此老子之體用也;存心養性,充廣其四端,此孟子之體用也。

老子之術,謙冲儉嗇,全不肯役精神。

老子之術,須自家占得十分穩便,方肯做;才有一毫於己不便,便不肯做。

老子之學,大抵以虛靜無為、冲退自守為事。故其為說,常以懦弱謙下為表,以空虛不毀萬物為實。其為治,雖曰「我無為而民自化」,然不化者則亦不之問也。

老子不犯手,張子房其學也。陶淵明亦只是老莊。

問:「楊氏愛身,其學亦淺近,而舉世宗尚之,何也?」曰:「其學也不淺近,自有好處,便是老子之學。今觀老子書,自有許多說話,人如何不愛!其學也要出來治天下,清虛無為,所謂『因者君之綱』,事事只是因而為之。如漢文帝曹參,便是用老氏之效,然又只用得老子皮膚,凡事只是包容因循將去。老氏之學最忍,它閑時似個虛無卑弱底人,莫教緊要處發出來,更教你枝梧不住,如張子房是也。子房皆老氏之學。如峣關之戰,與秦將連和了,忽乘其懈擊之;鴻溝之約,與項羽講和了,忽回軍殺之,這個便是他柔弱之發處。可畏!可畏!它計策不須多,只消兩三次如此,高祖之業成矣。」

老子之學只要退步柔伏,不與你爭。才有一毫主張計較思慮之心,這氣便粗了。故曰「致虛極,守靜篤」;又曰:「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又曰:「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谷。」所謂溪,所謂谷,只是低下處。讓你在高處,他只要在卑下處,全不與你爭。他這工夫極離。常見畫本老子便是這般氣像,笑嘻嘻地,便是個退步占便宜底人。雖未必肖他,然亦是它氣像也。只是他放出無狀來,便不可當。如曰「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他取天下便是用此道。如子房之術,全是如此。

陸象山語錄

「先生之學,亦有所受乎?」曰:「因讀孟子而自得之於心也。」

若某則不識一個字,亦須還我堂堂地做個人

讀書須血脈骨髓理會,今學者讀書只是解字,更不求血脈

為學有講明,有踐履。必一意實學,不事空言,然後可以謂之講明

問之曰:陸先生教人何先?對曰:辨志。復問曰:何辨?對曰:義利之辨

大綱提掇來,細細理會去,如魚龍游於江海之中,沛然無礙

老夫無所能,只是識病

愚不肖者不及焉,則蔽於物欲而失其本心;賢者智者過之,則蔽於意見而失其本心
愚不肖者之蔽,在於物欲;賢者智者之蔽,在於意見

今之學者,只用心於枝葉,不求實處。孟子云:盡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則知天矣。心只是一個心;某之心,吾友之心,上而千百載聖賢之心,下而千百載復有一聖賢,其心亦只如此

學苟知本,六經皆我注腳